城市垃圾渗滤液及其处理[2]


渗滤液的来源及控制

() 渗滤液的定义

渗滤液是指降水、废弃物自身含水及废物分解产生的水分和液体等在填埋场中产生重力流动并在固体废弃物中冲淋浸泡所产生的液体的总和。

() 渗滤液的来源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主要来源如下:

1.自然降水

    直接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它是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降水冲刷填埋场,使渗滤液水质严重恶化。影响渗滤液产生数量的降雨特性有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频率、降雨持续时间等。

2.废物中的水分

随固体废物进入填埋场中的水分,包括固体废物本身携带的水分以及从大气和雨水中的吸附(当储水池密封不好时)量。入场废物携带的水分是渗滤液的主要来源之一。

3.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是指来自场地表面上坡方向的径流水,对渗滤液的产生量也有较大的影响。

4.有机物分解生成水 

    垃圾中的有机组分在填埋场内经厌氧分解会产生水分,其产生量与垃圾的组成、PH值、温度和菌种有关

5.地下水 

如果填埋场地的底部在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就可能渗入填埋场内,渗滤液的数量和性质与地下水同垃圾的接触情况、接触时间及流动方向有关。但一般在设计施工中采取防渗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地下水的渗入量。

() 渗滤液产生量影响因素

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量通常由:场地地表条件、获水能力、固体废物条件、填埋场构造、操作条件等五个相互有关的因素决定,并受其它一些因素——如形成填埋场气体所消耗的水分、形成水蒸气所消耗的水分等的制约。

(四)控制渗滤液产生量的工程措施

1. 入场垃圾含水率控制

填埋过程中随填埋废物带入的水分,相当部分会在废物填埋压实过程中沥渗出来,其量展相当大的比例。通过入场前的废物压实、破碎和分选以保证垃圾含水率<30%

2. 控制地表水渗入

地表水渗入是渗滤液的主要来源。消除或者减少地表水的渗入量是填埋场设计的最为重要的方面。主要是对降雨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量。可供选用的控制设施有雨水流路、雨水沟、涵洞、雨水储存塘等。

3. 控制地下水渗入

1)设置隔离层法

通过低渗透率材料的隔离作用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区。一般的防渗材料从下到上以此为粘土层、卵石滤层和土工布。

2)设置地下水排水管法。

3)抽取地下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