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户型的变化


 

  中小户型将成为市场的主流,而研究中小户型住宅的购买群,研究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起居习惯成为开发商们考虑的重点。可以明确的一点是,现在的中小户型和以往相比,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以年轻人为主的住宅产品中,是否专门要考虑电脑的位置?”、“业主喜欢封闭的单独阳台还是喜欢房间大些?”、“客厅还需要像以前一样大吗?”……类似这样的关于中小户型设计的疑问,目前正让许多房产开发商左思右想。

  随着当前购房群体、客户家庭结构、居住需求等的变化,当然也是因为政策的导向,中小户型将成为市场的主流,而研究中小户型住宅的购买群,研究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起居习惯成为开发商们考虑的重点。可以明确的一点是,现在的中小户型和以往相比,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中小户型回归

  在北京,中小户型成潮流所趋,从一二两月开盘的房源以及不少将在今年面市的新楼盘的相关资料来看,80~100平方米之间的户型成为开发商的新宠。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住宅面积必然呈现中小户型回归的趋势。在经过了贪大求阔的住宅需求潮之后,现在许多购房者意识到大住宅中的很多面积使用率并不高,甚至出现闲置的情况。从节约资源的角度来看,现在的购房者正从奢侈消费回归到按需消费。就如同从前人们买汽车,很少考虑油价的问题,而现在则不同了一样。

  中国楼市朝小户型方向发展已成定局,随着消费的理性将带来住宅需求的合理化,现在80平米左右的房屋是青年群体消费的目标面积,不同的是客户对于住宅位置的要求不同,对于住宅本身的性能出现了分化。他们知道多20平米不仅仅是多付20平米钱,而且还要多付相应的贷款利息,同时每年还要多付20平米管理费,这是非常理性的需求变化。

 

变化一  开间变大,舒适度提高

  跟前几年的那些中小户型相比,如今市场上中小户型的变化是明显的。今年入市的八十平方米中小户型,一般都“硬”设计为两室两厅,客厅面积还好,开间会在4.2米左右,并勉强开辟出相对独立的餐厅。现在的主卧普遍为开间3.6米,小房间的开间也增加到3.3米左右。这样的变化,在居住舒适度上比上世纪的中小户型明显要高出很多。这一不同的明显结果是建筑成本的增加,所以,单价降低是不可能的事了。

 

变化二 空间变化少了

        现在的户型均设计大多为极紧凑的两室两厅,目标直指三口之家。在户型布局上,这类户型最大的优点便是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限度地对生活功能区进行了明确划分,“动区”主要是餐厅和客厅;“静区”是卧室和儿童房间。因为设计师可以发挥的面积空间小了,所以变化自然也少了,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因为总面积小了就取消了餐厅,而是通过压缩走道面积和厅的面积来控制房屋面积的,所以说,“功能为王”的设计理念现在是更为突出,同时也应该更受客户的欢迎。

 

变化三 模糊功能房开始出现

  前不久看到一个针对年轻客户群体进行调研的报告,发现不少客户都希望户型为两个半房间——即主卧、儿童房加一个多功能的房间,这个房间可以是独立的娱乐间,也可以是附在主卧的半敞开式小书房。同时,我在跟年轻的同事们的聊天中发现,大家现在工作后很少再有机会翻看大块头的书籍了,一般都是通过上网来获取信息,因此传统的大书柜和书房不再是必需,取而代之的空间能放得下一张电脑桌或一张书桌就可以了。但让人头痛的是,上网似乎与看电视和睡觉格格不入(横不能一个人边上网边咯咯地乐,另一个人对着电视发痴)。也就是说,这张电脑桌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好让两个人隔着点儿距离含笑相望。于是乎模糊空间产生了。

  当然,对现在很多人来说,来了外地朋友,一般也会安排到宾馆去住,因此客房的功能大大减弱,而兼具健身、娱乐、书房等多功能的房间对现在的年轻人的丁克家庭来说更重要。

 

变化四 年轻人也爱阳台

  在以后的中小户型中,阳台的需求将会增加——这是我的一个预言。这是因为通过封闭阳台有增加使用面积的功能,同时晾晒衣被是生活的一部分,怎么能说没就没呢?

  由于现在的住宅基本都是商品房,购房者在购房时也因此而变得更具有经济视角。一般购房者都喜欢可以自己封起来的阳台,因为这种阳台通常是按半价销售的,通过封阳台,能把阳台的空间很好的利用起来。但这多少就与开发商的想法相左喽。

      

  随着新政后设计出来的产品陆续上市,马上市场上将充斥90平米以下的户型,从我的直观感觉看,这些房屋的竞争力非常强,也希望有了开发商的研究能使客户住上更好的房子。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