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囚日记:生殖文化和性生活文化》
2007年2月2日,第10天。
生殖文化是性的文化,但生殖文化反对性生活。
性生活并不是一种公开的生活,它在现在依然处于生殖文化的压制之下。也因为这样,我们的生活的充满了矛盾、纠缠和伤感。
性生活和生殖文化的差异就是快乐和实用的差异。
性生活的特点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以及非契约化的。它不应该由性生活的双方来承担性生活的义务,也不应该由性生活本身来实现它的结果。在性生活的光芒里,被彻底照亮的只能是也必须是自由的身体。对它的多求是对它的反动。
根据以上原则,性生活的唯一标准就是快乐。
但是,生殖文化是反对性生活的。
生殖文化由于生殖的特点,它首先具有绝对地排他性。为了保证精液顺利地抵达子宫,并且继续顺利地与卵子结合,生殖文化一开始就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方案。爱情是它的软方案,婚姻是它的硬方案。面对强大的生殖文化,面对它无所不在的影响,比如它的嫉妒,它的醋意,它的失恋,它的男性霸权主义和女性神秘主义,性生活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成为我们需要的生活。不仅如此,我们的平等思想,我们的民主制度,以及我们快乐的哲学抱负,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的性生活文化,离我们还非常远。
除了排他性之外,唯一性是生殖文化的自然延伸。为了完善生殖系统,巩固它的实用机制,保证自身生殖的良好发展,生殖文化引进了爱情机能,对人类的情绪和生理进行软处理。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成功地接受了这套理论。占有欲被爱情转化为忠诚,情感的私有制和性交的专制主义,也理所当然的被书写为爱情的颂歌。
而爱情的保障就是婚姻。
婚姻在生殖文化中承认了生殖的合理性,在爱情生活中又承认了爱情的绝对权威。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只是生殖文化对性生活的调侃。它的目的非常简单,主要是为了缓解在生殖文化的强大压制下,避免出现性的萎缩。那是可怕的,它将直接影响生殖和繁衍。一方面为了保证生殖的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杜绝它的异化,在生殖文化中婚姻和爱情都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以为。
当然问题非常简单,我说得那么文化,其实它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当生殖退出性生活的舞台,也就是说,当性生活成为性生活自己的目的,爱情和婚姻也就自然不会再横行在性生活里。爱情的排他性、唯一性和永久性,婚姻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确定性,当然也就自然的成为性生活中多余的部分,它必须被解除。
性生活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成为我们正常的生活。它以快乐为唯一原则,那它自然就不再强调它的排他性。它是短暂的,没有责任和义务。而失恋这样的词语,基本上在性生活的辞典里再也找不到:谁也没有通过恋爱、婚姻到生殖,那么谁还主动来承担失恋的结果?不仅如此,包括醋意、嫉妒这些看上去很像人的本能的心理反映,也必然从人的生理机能中消失。甚至好多言说的方式,也会和生殖时代断裂。到那个时候,平等、民主的性制度,必然为我们民主、平等的社会制度所互相接纳。
下面我讲一个故事。
它其实是一首诗。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青年A,爱上一个姑娘B,这姑娘又爱上另一个青年C,这青年却爱上另一个姑娘D,并且和她结了婚。这个失恋的姑娘B一时愤怒,居然嫁给她在路上偶然遇见的任何一个男人,那还爱着她的青年A,还等着她的青年A,非常的郁闷。在很久很久以前,也就是说在生殖文化时代,在我们不公平的婚姻制度里,这样的爱情故事都处都是。作者在其诗的结尾,绝望地写下这样两句:
谁恰好遇见这样的事,谁的心就将裂成两半。
2007年2月2日,第10天。
生殖文化是性的文化,但生殖文化反对性生活。
性生活并不是一种公开的生活,它在现在依然处于生殖文化的压制之下。也因为这样,我们的生活的充满了矛盾、纠缠和伤感。
性生活和生殖文化的差异就是快乐和实用的差异。
性生活的特点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以及非契约化的。它不应该由性生活的双方来承担性生活的义务,也不应该由性生活本身来实现它的结果。在性生活的光芒里,被彻底照亮的只能是也必须是自由的身体。对它的多求是对它的反动。
根据以上原则,性生活的唯一标准就是快乐。
但是,生殖文化是反对性生活的。
生殖文化由于生殖的特点,它首先具有绝对地排他性。为了保证精液顺利地抵达子宫,并且继续顺利地与卵子结合,生殖文化一开始就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方案。爱情是它的软方案,婚姻是它的硬方案。面对强大的生殖文化,面对它无所不在的影响,比如它的嫉妒,它的醋意,它的失恋,它的男性霸权主义和女性神秘主义,性生活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成为我们需要的生活。不仅如此,我们的平等思想,我们的民主制度,以及我们快乐的哲学抱负,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的性生活文化,离我们还非常远。
除了排他性之外,唯一性是生殖文化的自然延伸。为了完善生殖系统,巩固它的实用机制,保证自身生殖的良好发展,生殖文化引进了爱情机能,对人类的情绪和生理进行软处理。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成功地接受了这套理论。占有欲被爱情转化为忠诚,情感的私有制和性交的专制主义,也理所当然的被书写为爱情的颂歌。
而爱情的保障就是婚姻。
婚姻在生殖文化中承认了生殖的合理性,在爱情生活中又承认了爱情的绝对权威。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只是生殖文化对性生活的调侃。它的目的非常简单,主要是为了缓解在生殖文化的强大压制下,避免出现性的萎缩。那是可怕的,它将直接影响生殖和繁衍。一方面为了保证生殖的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杜绝它的异化,在生殖文化中婚姻和爱情都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以为。
当然问题非常简单,我说得那么文化,其实它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当生殖退出性生活的舞台,也就是说,当性生活成为性生活自己的目的,爱情和婚姻也就自然不会再横行在性生活里。爱情的排他性、唯一性和永久性,婚姻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确定性,当然也就自然的成为性生活中多余的部分,它必须被解除。
性生活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成为我们正常的生活。它以快乐为唯一原则,那它自然就不再强调它的排他性。它是短暂的,没有责任和义务。而失恋这样的词语,基本上在性生活的辞典里再也找不到:谁也没有通过恋爱、婚姻到生殖,那么谁还主动来承担失恋的结果?不仅如此,包括醋意、嫉妒这些看上去很像人的本能的心理反映,也必然从人的生理机能中消失。甚至好多言说的方式,也会和生殖时代断裂。到那个时候,平等、民主的性制度,必然为我们民主、平等的社会制度所互相接纳。
下面我讲一个故事。
它其实是一首诗。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青年A,爱上一个姑娘B,这姑娘又爱上另一个青年C,这青年却爱上另一个姑娘D,并且和她结了婚。这个失恋的姑娘B一时愤怒,居然嫁给她在路上偶然遇见的任何一个男人,那还爱着她的青年A,还等着她的青年A,非常的郁闷。在很久很久以前,也就是说在生殖文化时代,在我们不公平的婚姻制度里,这样的爱情故事都处都是。作者在其诗的结尾,绝望地写下这样两句:
谁恰好遇见这样的事,谁的心就将裂成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