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坛新星系列.陕西省长袁纯清


力推「生态陕西」 挥别「黄土荒坡」
 
2001年,49岁的袁纯清由中纪委调往陕西工作,从去年6月开始任陕西省代省长、省长。虽然来陕工作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提起这个以黄土高坡著称的革命老区,袁纯清不但熟稔于心,如数家珍,而且充满了骄傲和自豪。3月6日,正在北京出席「两会」的袁纯清会见中外记者时,以一句「今天来的都是关注陕西,关心我本人的记者朋友」作为开场白,引得与会记者开心一笑,一下子拉近了省长与记者的距离。言辞中,透着袁纯清对陕西的厚爱和平易近人的作风。
 一提起陕西,袁纯清就显得眉飞色舞,话匣子一下子就被打开了。过去,陕西给人的印象就是「八百里秦川,黄沙扑面;三千万儿女,高唱秦腔」。不过,袁纯清告诉记者,如今的陕西正在以崭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过去文学和影视作品里描写的「大地呈黄色,空气尽浑浊」的陕西已经成为过去!
三秦物产 如数家珍
 袁纯清对陕西近年来的生态建设,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西部大开发实施7年来,陕西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面积达到1,500多万亩,居全国之首,「绿色」正成为陕西的主色调。尤其是秦岭的绿色覆盖率已达52%。「十一五」期间,陕西财政每年将投入不低于1.5亿元,用于一批环境改造项目。因此,现在的陕西不仅是历史人文底蕴厚重的陕西,而且正在成为山清水秀的陕西。陕西展现在旅游者面前的,已不仅是兵马俑、大雁塔等历史人文景观,还有太白山、大熊猫、金丝猴等自然景观。
 袁纯清推介起陕西的「名山、名水」来,口若悬河,好比「旅游局长」。他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陕西的华山以险峻闻名天下,有『自古华山一条道』之称;太白山在纬度上与日本的富士山遥遥相望,由于海拔落差大以及地理环境特殊,有『一日看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其独特的旅游价值,让很多首次来的游客都有相见恨晚之感。而横贯陕西东西的秦岭,不仅是中国地理意义上的一条重要分界线,而且还包括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游客身处其中,常会遇到『人在山上走,水在脚边流』的景象。如果幸运的话,还可遇到生活在其间的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说起大熊猫,袁纯清更是来了劲。他说:「全世界大约有1,500只大熊猫,陕西占了四分之一还多。与四川的熊猫像熊相比,陕西的熊猫则像猫,显得更可爱。」
陆空交通 连南贯北
 一席话,说得记者们对陕西顿生向往之情。记者们发现,袁纯清不愧为学者型官员,讲起话来不但思维清晰,细致周密,而且旁征博引,知识性强,且颇具文彩,不知不觉中把陕西的旅游资源恰到好处地介绍出来。这位省长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让在场记者感慨不已。
 有记者提问,陕西的交通设施能否满足2008年奥运会期间大量境外游客的观光需要﹖袁纯清介绍说,陕西的交通目前已经可以承载大量人流。另外,「十一五」期间,陕西将投资80亿元扩建咸阳国际机场的第二条跑道,竣工后可容纳1,500万客流量。就陆路交通而言,西安的铁路目前是国家六大枢纽之一,营业额排在全国第五名;公路方面,陕西将投资800亿元增修2,640公里的高速公路,使陕西真正成为通江达海、贯通南北的交通要道。
学者型官员 任职团中央17载
 1952年,袁纯清出生于湖南汉寿。青少年时代的袁纯清即表现出过人的天赋。1980年,袁纯清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
 大学时代的袁纯清,由于品学兼优,政治过硬,获推选为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成为名贯燕园的风云人物。那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国门刚刚打开,学子们思想异常活跃。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纵论国是,成为学子们共同的精神追求。袁纯清更是对国是民瘼显示出极大的关心和兴趣,很希望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富强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业余时间不但把学生会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还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北京大学的这段经历,开阔了袁纯清的视野与胸怀。尤其是学生会主席的阅历,锻炼和提高了他的工作能力。这些都成为他日后发展的宝贵财富。
攻读法学经济管理
 毕业之后,袁纯清进入团中央工作,前后长达17年,历任团中央学校部部长、全国学联秘书长、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并曾直接在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锦涛手下工作。1997年,袁纯清离开团中央,担任中共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兼发言人。2001年3月,袁纯清调往陜西工作,从去年6月开始,任陕西省代省长、省长。
 曾是北大高材生的袁纯清,深明知识对于工作的重要性。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他抓紧时间,攻读了湖南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后又在北京大学从事经济学博士后研究。虽然省长的工作千头万绪,但集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背景于一身的袁纯清,在处理工作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时,得心应手,成为名副其实的复合型人才、学者型官员。
治官微服查陋习 爱民关怀拾荒人
 袁纯清对官员的严格要求和对群众贴心关怀,形成了鲜明对比。还在任西安市委书记的时候,袁纯清曾连续两天不打招呼,只带一名工作人员和一名记者,在西安市的街头巷尾和村镇小区转悠,让记者抓拍到10多个与机关作风有关的社会问题的照片。事后,在西安市经济工作观摩交流会即将结束的时候,将这些照片放给与会干部看,令一些干部面红耳赤。
 而对于老百姓,袁纯清的态度和做法则截然不同。2004年1月13日下午,他走进西安市保吉巷小区居民王月英家,听说王月英宁肯拾破烂也不要吃救济,袁纯清非常感动。他对王月英说:「党和政府会对你这样善良的老人给予适当的安排,让你安度晚年。我们会帮助你的孙子找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并按政策把您纳入低保,不再让你为基本生活操心。」
 今年2月当选陕西省省长后,袁纯清在日前召开的陕西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上,又对各地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一律不得对乡镇下达招商引资指标;乡镇政府一律不得举债搞建设;政府不得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担保;违反规定,一经查实,谁签字,谁还债。」话说得掷地有声,令在场官员感到,新一届政府将是令行禁止,决不能再打马虎眼了。
省长语录:
 「不管我们干得有多好,也只是获得了运用权力为人民服务的资格。」
 「我们的领导干部,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保持自己的修养:一是要慎独、慎微、慎初;二是要慎守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三是要注意小节、珍惜晚节、保持大节。」
袁纯清简历
 ★1952年3月生,湖南汉寿人
 ★1971年10月-1977年2月:湖南省汉寿县、常德地区公安局干警
 ★1977年2月-1980年1月: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
 ★1980年1月-1997年9月: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干事、副处长、副部长、部长、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7年9月-1997年10月: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
 ★2001年3月-2004年1月:陕西省委副书记
 ★2004年1月-2006年5月:陕西省委副书记、西安市委书记
 ★2006年6月-2007年1月:陕西省委副书记、陕西省代省长
 ★2007年2月至今:陕西省委副书记、陕西省省长
 ★中共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
省长关键词:「生态陕西」
 长期以来,陕西给人的印象是满眼黄土,难觅绿色。为了改变这一面貌,袁纯清上任以后加大了打造「生态陕西」的力度,提出了重点做好「一山」(秦岭)、「两水」(渭河、汉江)、「三大块」(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韩城、川口)的环境治理和保护工程。在具体实施上,除了坚决关闭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以外,还把重点放在打造绿色工程上。陕西近年来退牧还草达1,500多万亩,居全国之首,秦岭的绿色覆盖率已达52%,2007年,陕西计划完成造林绿化3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