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民网上发表的《“公家人”累倒在岗位上,群众为其立起“清风碑”》一组文章,我仔细地阅读着,认真地思考着,阵阵感动掠过心头。
写在工作日志上的发展规划还没实现,也没来得及给家人和乡亲们留下一句话。2006年11月22日,陕西韩城市芝阳镇东英村村党支部书记郭孝义,放下了8年的村支书重担,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东英村。——这让我想起了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写的一首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今天再读这首诗,我感觉这就像是为纪念郭孝义而写。
郭孝义是一面镜子,以其人为镜,可知吾辈之得失。郭孝义是一位良师,以其人为师,“高山苍苍,淇水泱泱,先生风范,山高水长。” 郭孝义是一面旗帜,以其人为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党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表明,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必须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事事、时时想着人民,才能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坚持民众的利益至高无上,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实事、好事。
正因如此,郭孝义才“把群众的事情看得比天还大,而对自家的事却考虑的很少。”一个当了多年村干部的人,房子竟然还是上世纪40年代祖辈留下的土坯房,三间房子一间做卧室,一间为过道,一间是厨房,房子里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连一辆自行车都没有。他去世后,人们在他家里竟找不到一处放棺木的地方,但他却用激情燃烧的生命,为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旗帜添上一抹耀眼的亮色。
让村民印象深刻的是郭孝义常说的一句话:“东英村只要还有一户村民的日子过不好,就是我这个支书没当好。”言为心声。郭孝义这句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不正是对“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最好诠释吗?
郭孝义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所做的都是事关百姓生活的小事,但群众的利益无小事,党的威信就是靠一点一点的民心会聚起来的。郭孝义是思想建设的好榜样,更是一面镜子,与他照一照,比一比,怎不让我们干部队伍中的一些“官僚”们汗颜?
郭孝义走了,告别了他深爱的东英村,却在群众心中留下一座优秀共产党员勤政为民的丰碑!人民怀念他,敬仰他,因为他都是好人,是一心为民的好官。但这也就告诉我们,谁把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谁就会被人民所拥护。为官贵在为民,实乃颠扑不破的真理。
新闻链接:【人物周刊】“公家人”累倒在岗位上 群众为其立起“清风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