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
近日,华为公司包括任正非在内的所有工作满八年的华为员工,在2008年元旦之前,都要先后办理主动辞职手续,再与公司签订1-3年的劳动合同,并废除现行的工号制度,所有工号重新排序。知情人士表示,华为此举意在规避即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
10月22日,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在中国位于深圳、上海、莆田、东莞的四个分部,全部下达了裁撤令,2007年11月30日将终止200名员工的合同,同样遭受质疑。昨日,沃尔玛中国区负责人表示,此次裁员不会涉及到沃尔玛超市员工。
专家分析
“现在很多企业都感觉《劳动合同法》加重了他们的责任,打算赶在明年《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大量裁员。这是对《劳动合同法》的误解。”人大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黎建飞表示,“《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丝毫没有加重企业现有的责任。”
深度解析
“华为七千人辞职事件”被披露以来,短短的几天时间,华为在公众舆论的视野已经从一个高新民企标杆迅速蜕变为一个规避法律的企业范本。不少评论对“华为事件”颇多道德谴责。但即便批评者,也不否认华为所为的合法性。其实,我们理应跳出“华为”看“华为”——如果“七千人辞职事件”确可视为“规避法律”之举,那么至少说明在华为的眼里,看到了《劳动合同法》已在前面亮起了红灯。相对“规避法律”的行为,我们还应反思的是,为什么我们的立法给华为这样的资本强权提供了如此宽松的规避空间?
《劳动合同法》在鼓励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同时,也体现对企业的平等保护。例如,如果员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等,用人单位均可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同时,还规定对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以及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员工,都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外,对合理合法的竞争上岗,《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依旧可行。
如果我们把这一段时间“华为事件”与“沃尔玛事件”的程序语境比对起来看:在合法与非法的争议上,在规避与应对的分歧上,基本上都是热心的媒体、民间的法律专家与舆情在众声喧哗着。有一些声音正在缺席,譬如工会,譬如劳动监察部门。“华为”不是开篇,“沃尔玛”也不是终结。企业都是理性经济人。在2008年1月1日到来之前,这种异动的浪潮值得我们保持最坏的警惕。
近日,华为公司包括任正非在内的所有工作满八年的华为员工,在2008年元旦之前,都要先后办理主动辞职手续,再与公司签订1-3年的劳动合同,并废除现行的工号制度,所有工号重新排序。知情人士表示,华为此举意在规避即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
10月22日,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在中国位于深圳、上海、莆田、东莞的四个分部,全部下达了裁撤令,2007年11月30日将终止200名员工的合同,同样遭受质疑。昨日,沃尔玛中国区负责人表示,此次裁员不会涉及到沃尔玛超市员工。
专家分析
“现在很多企业都感觉《劳动合同法》加重了他们的责任,打算赶在明年《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大量裁员。这是对《劳动合同法》的误解。”人大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黎建飞表示,“《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丝毫没有加重企业现有的责任。”
深度解析
“华为七千人辞职事件”被披露以来,短短的几天时间,华为在公众舆论的视野已经从一个高新民企标杆迅速蜕变为一个规避法律的企业范本。不少评论对“华为事件”颇多道德谴责。但即便批评者,也不否认华为所为的合法性。其实,我们理应跳出“华为”看“华为”——如果“七千人辞职事件”确可视为“规避法律”之举,那么至少说明在华为的眼里,看到了《劳动合同法》已在前面亮起了红灯。相对“规避法律”的行为,我们还应反思的是,为什么我们的立法给华为这样的资本强权提供了如此宽松的规避空间?
《劳动合同法》在鼓励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同时,也体现对企业的平等保护。例如,如果员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等,用人单位均可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同时,还规定对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以及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员工,都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外,对合理合法的竞争上岗,《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依旧可行。
如果我们把这一段时间“华为事件”与“沃尔玛事件”的程序语境比对起来看:在合法与非法的争议上,在规避与应对的分歧上,基本上都是热心的媒体、民间的法律专家与舆情在众声喧哗着。有一些声音正在缺席,譬如工会,譬如劳动监察部门。“华为”不是开篇,“沃尔玛”也不是终结。企业都是理性经济人。在2008年1月1日到来之前,这种异动的浪潮值得我们保持最坏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