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考察记(6)--把循环经济引进库区


忠县考察记(6))--把循环经济引进库区

  忠县构建渝东生态经济高地,首先引入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忠县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循环经济一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主要通过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其特征是实现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

  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

重庆天运生物液体燃料有限责任公司管理人员向笔者介绍
年产1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情况

 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即将完工投入生产的年产10万吨燃料乙醇生产线

 2007年忠县引进生物化工项目,由重庆天运生物液体燃料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投资承建年产10万吨燃料乙醇生产线搬迁技术改造。按照热电联产、循环使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产业模式,首先盘活国有存量闲置资产原忠县火电厂、苏家污水厂、苏家件杂货码头,节省投资1亿;利用热电循环,降低燃料成本;利用长江黄金水道,降低物流成本;利用当地红薯为主要原料生产乙醇,有力带动周边区县甘薯规模化种植业的迅速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同时解决了800多名库区移民和下岗职工就业。

热电联产,循环使用,节省1亿投资。

年产1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的成功建设,填补了川渝地区燃料乙醇生产空白,项目正常投产后,可直接为企业带来年均销售收入6.7亿元,上交税金16亿元,年实现利润逾8千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未完待续,相关文章

  参见:cailv.bokee.com

  蔡律     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