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为何倍受世人瞩目和期盼


许多日子因为某位伟人的诞生或某一重大事件而被历史重重地写上了一笔,日历上凭添一页亮色,2007年10月15日,也因为党的十七大要在这一天召开而变得不同凡响,熠熠生辉,我们期盼的这一天终于来临。
这一天,56个民族,13亿人民,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将洋溢着欢庆和喜悦……人们要为他而聚,歌要为他而唱,所有的祝福都将凝聚在盛会召开的那一刻。这虽不同于烛前的许愿,但这却是13亿人民对一个政党信任的体现,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标志。
上世纪之初,在南湖的那条红船上,一个震惊世界的政党点亮了红色征程上的第一缕曙光。在云雾浓重的时代之中,他们用过人的智慧和胆略,用无畏的行动和开拓,用全新的理想和主义,用鲜明的旗帜和宣言,用坚定的信仰和纲领,打扫旧中国结网的门窗,书写东方传奇的神话,托起新中国红火的太阳。那绣在红色旗帜上的故事,那留在长征途中的足迹,那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丰碑,那书写在红色诗典上的名字,至今仍然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和精神营养。
记得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毛主席曾激动地写道:“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手中,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辉煌的火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历史把民族复兴的重任赋予了中国共产党,而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辜负历史的重托,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巨大成就。这不仅令世界瞩目,更让中国老百姓切实享受到了当家作主的成功喜悦,见证了改革开放给国家、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积极推动科学发展,努力促进社会和谐,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进一步显现出来,更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伟大与正确。而10月15日召开的十七大将是一场新的“民生的盛宴”,所以,老百姓翘首期盼之情自然也就更加日益高涨。
回顾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十七大的光辉足迹,油然而生的是荡气回肠的颂歌,一往无前的气概,矢志不渝的理想和坚定不移的信心。我们自豪,为有幸成为中国共产党7336.3万同志中的一员;我们自豪,为有幸能把自己的微弱之躯,微薄之力奉献到人类最壮丽、最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中去。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感受到,对于一名共产党员来说,自豪更是一种使命,一份责任,一个动力。党的十七大将为我国今后发展描绘一幅宏伟蓝图,而这一战略部署,将要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贯彻和落实。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自豪之情化作前行的动力,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精神过程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高昂的热情,更加勤奋的工作,更加旺盛的斗志,更加科学的态度,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抒写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与执着。
所以,记住2007年10月15日,就是铭记中国革命的历史,就是铭记共产党人的使命的责任。我们相信,党的十七大一定能开成一次科学描绘新阶段发展美好蓝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的大会;一次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意志,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大会!从这个意义上说, 20071015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不仅仅是一个值得期盼和纪念的日子,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