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贽的思想价值谁人知?
蔡律
我自己做梦也没有想到:中学时代《历史》参考书上记载的唐朝宰相陆贽,1200多年来,长眠在三峡库区的腹心忠县,他的陵墓就在翠屏山下,翠竹和绿树环抱的长江南岸。
2005年阳春三月,我在忠县陪同三位香港友人拜谒陆贽墓。此时我在编著《魅力忠州》第十二章《忠县代代出英贤》,正在收集有关陆贽的资料。历史学家白寿彝这样写道:
陆贽的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引用陆贽的文论,达三十九篇之多。像这样连篇累牍地记录一个人的政治主张,在长达二百九十四卷的《资治通鉴》中是罕见的,可见陆贽言论“资治”作用之大。苏轼则说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使德宗 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并把陆贽的奏议文集进呈给当朝皇帝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 南宋也有人把陆宣公的奏议进呈给皇帝,说:“斯皆治道之急务”。陆贽在日本受到普遍的崇敬,自从宋代苏东坡将陆贽全集介绍到日本后,历代天皇都将陆贽著作当成必读的治国经典,日本人称陆贽是圣哲中的圣哲。
陆贽被近现代史学家称道为“中国古代十大贤相”之一。陆贽本身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史书,我在他墓前默默的鞠躬,长江上汽笛声声,圆墓上芳草萋萋,四周花木葱茏。东溪镇官员说:后人为了纪念陆贽,在翠屏山上为他修建了怀忠堂,连同周围的陵墓,飨堂、玉虚观、紫极楼、神道、读书洞等,形成了一个宏伟的建筑群。怀忠堂气象庄严,香火旺盛,堂内挂满了楹联匾额,可惜毁于“文革”荒谬的年代,令人痛惜!
“仁义百篇唐孟子,排奸劲节凛秋霜。人生一死终难免,落在忠州骨也香。”这是明代姚夔赞美陆贽的诗句。史书记载:陆贽(754—805)字敬舆,浙江嘉兴人。十八岁登进士第, 任为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尉,可谓少年得志。《旧唐书陆贽传》称陆贽“其于议论应对,明练体理,敷陈剖判,下笔如神” 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都遭到了严重破坏。藩镇割据,山河破碎,战火纷飞。到唐德宗时出现了一派萧条破败的气象,田园荒芜,人烟断绝。陆贽以敏锐的政治目光,参与机谋,此时天下大乱,机务繁忙,千头万绪,一日之内诏书数百,而陆贽才思敏捷,一挥而就。贞元八年(792年),陆贽任为中书侍郎、门下同平章事,当了宰相。陆贽向德宗皇帝写了近百条奏疏,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主张。陆贽的治国安民的思想举要如下:
“人君立国,以民为本”,“治乱由人,不在天命”
陆贽进一步阐发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传统儒家思想,认为“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夫欲治天下而不务 得人心,则天下固不治。”②陆贽反复强调人心的作用,这是他的治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得民心者得天下,陆贽反复强调人心的作用,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他认为人君要“得人心”,“在于审查群情,若群情之所甚欲者,陛下先行之。所甚恶者,陛下先去之。欲恶与天下同者而天下不归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夫理乱之本,系于人心,况乎当变故动摇之时,在危急向背之际,人之所归则植,人之所去则倾,陛下安可不审查群情,同其欲恶,使亿兆同趣,以靖邦家乎!”
“均节赋税”、“养人资国”以发展社会经济
陆贽在德宗贞元十年(794)写成的《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奏疏,一千多年来仍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屡为史家所征引。丁柏传在《试论陆贽的经济管理思想》指出,陆贽是一位将经济管理与治国实践紧密结合的极具特色的经济管理思想家,其经济管理思想既有对传统思想的承袭和坚持,也有对传统思想的突破和发展。陆贽认为“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以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固不立矣。” “夫国家之制赋税也,必先导以厚生之业,而后取其什一焉。其所取也,量人之力,任土之宜,非力之出则不征,非土之所有则不贡。”陆贽反对朝廷对农民进行敲骨吸髓式的剥削,认为“当今之要,在于厚人而薄财,损上以益下。下苟利矣,上必安焉,则少损者招大益也。人既厚矣,财必赡焉,则暂薄者所以成永厚也。”为此,他提出一系列的改良措施:限止土地兼并,实行轻徭薄赋,节约国家开支。这些措施总的原则是“安富恤贫”,这些措施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缓和阶级矛盾、调整生产关系、解决经济危机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 立国之权,居重驭轻 ”主张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到德宗时地方割据有增无减,“假王者四,僭帝号者二,其他顾瞻怀贰,不可悉数。”节度使的权力不断扩大,有的已经世袭;“官爵、甲兵、租赋、刑守,皆自专之”;“虽称藩臣,实非王臣”。唐王朝要维持其统治,去掉藩镇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陆贽郑重提出“立国之权,在审轻重,本大而末小所以能固,故治天下者着身使臂、臂使指,大小适称而不悖。”他建议德宗采用强干弱枝之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居重以驭轻,才能保持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并提出“修偏废之权以靖人,复倒持之权以固权”的方针,加强关中实力以巩固皇权,逐步削弱藩镇割据势力,以便最后剪除“凶逆”。终德宗一朝,解决了“四镇之乱”和“淮西叛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
“求才贵广,考课贵精” 整顿吏治,反贪倡廉。
唐代中朝以后,“权臣用臣,其余除授,类多徇情”,有的“一月数迁”,有的“积年不转”,吏治十分混乱。陆贽任宰相后,为了整肃吏治,将吏部内外官员分为三部分,每年置选,计阙集人。这样一来,选司之弊端改掉不少,天下称之。陆贽认为任用官吏,必须坚持“求才贵广,考课贵精”的原则。“求才贵广”,就是要广泛地选拔人才,使人“各举所知”,不仅宰相可以推选官吏,台省长官也可以荐举贤能,“唯广求才之路,使贤者各以汇征,启至公之门,令职司皆得自达”,“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考课贵精”就是要“按名责实”,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考核。为了奖惩分明,升降得当,在“考课”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核才取吏”的“三术”:“一曰拔擢以旌其异能;二曰黜罢以纠其失职;三曰序进以谨其守常。”这样使有才干的人得到重作,使庸碌无能与尸位素餐的人受到贬斥,保证吏治清明。
陆贽提倡反贪倡廉,唐贞元九年(793)二月某日,德宗与陆贽交谈时说:“卿清慎太过,诸道馈赠,一皆拒绝,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类,受也无妨。”陆贽地对德宗“鞭靴之类”的观点,认为“监临受贿,盈尺有利。”一语道破了“监临”者在公务中接受“馈赠,哪怕只是一尺布,也是受贿的实质。得出“鞭靴不已,必及金玉”的论断。陆贽的结论是“接受“鞭靴”之类的贿道“涓流不绝”,必然酿成贿祸泛滥的“溪壑成灾”。他强调在上者要带头自律,不能只禁“士吏之微”,而自己反可通行“受亦无妨”。陆贽反贪倡廉的思想,对今日反腐败斗争仍有借鉴意义。
在当代中国,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减轻农民负担,反腐倡廉,乃至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从千年陆贽的思想里获得有益的启迪和借鉴!重庆市委、市府及三峡库区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库区产业发展和民营经济,与1000多年的陆贽的思想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可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卓越的思想是没有时空限制的!日本一位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名叫鬼头友一,他是日本东京大东文化大学理事、元皇学馆大学教授、日本东洋文化研究会会长,著名汉学家。几十年来,他一直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唐代文化尤有兴趣先后到过中国19次,凡是陆贽走过的地方他都去过,他到浙江嘉兴考察陆贽遗迹,未能找到陆贽真墓,后到北京查阅资料,“贞元十一年(795)春,又被贬为忠州别驾。唐顺宗即位后,下诏征还,诏未至而陆贽已卒,时年五十二岁”。1998年3月13日下午,以鬼头友一先生为团长的“日本东洋文化振兴会.惜心会访华团”一行27人到了忠县。这批日本虔诚的陆贽崇拜者们,在修茸一新的陆贽墓前打开了一个从日本带来的纸箱,取出专程带来的糖果糕点香烛等供品摆在陆宣公墓前,鬼头友一先生上前三鞠躬,俯身单腿跪拜,将一杯酒缓缓地绕着香烛浇到地上,再拜,然后退到墓侧,朗声诵读从日本带来的《祭陆宣公文》:
“维时一九九八年三月十三日,日本国名古屋‘惜心会’等同志27名,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唐大相国陆宣公之灵……”《祭陆宣公文》完全用中国古文格式,韵味深长,文笔晶莹如翠屏山泉,澎湃如长江波涛。
陆贽的思想和精灵也吸引浙江的商人。就在陆贽墓附近1千米左右的神水溪和三台寺,有两位浙江人发现了商机:2004年12月,那时,三峡工程蓄水135米,朱建生和温州的几个朋友游览长江三峡,精明的温州人想到“2009年三峡三期工程完工,蓄水185米,在三峡库发展船舶业,那绝对是个赚钱的好机会。”朱建生和温州其他三位造船老板沿三峡库区一路考察,终于神水溪这个地方江面宽阔,有一块地方地势平坦,似乎是大自然造化适合造船的好地方!2005年1月25日,朱建生和温州其他三位造船老板在忠县东溪镇兴建了重庆神溪船公司。
“在三峡库区造船,成本至少比沿海地区低30%。”朱建生算一本账。三峡正常蓄水后,川江河段水深增加40%,航道宽度增加2倍,江水流速降低50%,这给大型船舶的通行也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长江上游船舶运行周期缩短一半,运输能力提高5倍,成本降低3成以上。另外,三峡库区最近推出的产业政策优惠非常多,电力、人工成本低,拉大了重庆与沿海的造船成本差。
重庆神溪船公司创办不到两年,投资近亿元,造船4艘,货运吨级共计近万吨,总产值近6000万元,现正在完成8艘总价值过亿元的订单任务,其中最大的船只达5600吨级。预计今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实现税收180万元。船厂现已通过国家CCS认证并获得乙级船厂资格证书,具备建造万吨级以下各类船舶的能力,神溪船业就将打造出长江中上游最大的浮船坞,供大型船舶年检、维修,被列为忠县16户重点企业之一,也是三峡库区建造能力最强的民营造船厂。“修船站稳长江、造船拓展沿海、迈向国际市场” 神溪船业与重庆、涪陵、万州、宜昌等航运企业建立了业务关系,并与中国外运长江运输有限公司、中海集团、中远集团等建立了长期合作修造船舶业务关系。神溪船业在库区打造了一个崭新的实现价值的事业平台,也为古老的忠州增添了扬帆出海经济增长点。一生悬壶济世的陆贽看到万吨船舶从自己长眠处远航,定会含笑酒泉。
如何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涉及到科学的配置资源。陆贽在《论缘边守备事宜状》认为,“三代立制,山泽不禁,天地材利,与人共之”。反对官府垄断山泽之利,让人们自由经营的思想。我到过深圳的笔架山公园和广东的龙母庙。笔架山的绿地、树木、景观、设施都是人工设计,巧夺天工,给深圳及世界各地的游客带来休闲静养的好去处。龙母庙则以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给人以心灵的慰藉。旅游的功能不管是人文的、自然的,还是休闲娱乐的,不就是调整身心,增长见识,给人愉悦吗?笔架山没有忠州翠屏山那样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没有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的磅礴气势!龙母庙的神话传说是动人的,但是发生在翠屏山、长江边、古忠州许多真实的故事惊天动地,荡气回肠!君不见,这里有大三峡“一郡所仰”的古盐场,这里有秦良玉“沙场点兵”的古城防,更有巴曼子刎首留城谱写千古绝唱!“海纳百川、心胸开阔、忠诚信义、耿介豪放、勤劳勇敢、坚忍不拔、善于学习、敢于创新”这是巴文化精髓,400多年前,忠州人就创造出世界第八大奇异建筑—石宝寨,2007年初,忠县在全国2000多个县(市)脱颖而出,与重庆大足一起成为中国66个“人文旅游大县”!精明强干的浙江人又一次抓住机遇:杭州临安市普蓝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平,先捐修三台寺,复建文峰塔,经营廊屋、塔林,然后打造水上游乐中心。两位浙江商人经营的项目正好在陆贽墓东西两面,依山傍水,与钱塘江有点神似。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没有错。但是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在追求功利的时代氛围里,常常有人忽略文化资源的价值。文化和经济是相辅相成的,诚然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一个光有发达经济是畸形社会。大凡历史文化遗存都是宝贵的稀缺资源,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讲,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的科学配置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社会经济价值!深圳把文化产业作为第四大支柱产业是一个科学的战略性的决策!我们没有办法计算陆贽的思想值多少钱,但惟有思想长存于天地之间!惟有思想文化流传百世、生生不息并发扬光大!为什么要纪念陆贽,或换言之陆贽为什么被海内外的人们纪念?他的思想、智慧、品德、学识,他的情怀、他的悲剧性的命运令人敬仰也令人遐思!法国思想家布莱斯·帕斯卡说得好:人不过是一根脆弱的会思想的芦苇,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一个好社会,应该学会倾听,学会尊重每一根芦苇的思考与生息,让每一根芦苇获得并拥有持久的公正。
我不是重庆忠县人,在读陆贽时,知道陆贽是浙江嘉兴人。史料记载,明朝中后期,中国资本主义生产要素最早在嘉兴萌芽。儒雅、激越、精致、大气、深邃、开放的嘉兴文化是江南文化的代表。在一次从海南飞往上海市的途中,我透过机窗眺望嘉兴,心里跳出一个念头:陆贽后人今何在?如果江南文化和巴文化再来一次交流,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相关文论参见:cailv.bokee.com www.cqcailv.com
蔡律 200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