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1500点筑成中国股市的箱底?


如何将1500点筑成中国股市的箱底?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董登新(教授)

 

时至今日,中国股市已走过了16个春秋。然而,1500点的“痛”却依然停留在人们心间。曾几何时,我们将1500点狠狠地踩在了脚下,并且直冲历史新高2245点,为此,众人欢呼:1500点成为了中国股市的真正“箱底”。可好景不长,长达五年的漫漫熊市不仅下破了1500点,而且还下穿了中国股市1000点的敏感心理关口。之后,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上证综指再次从1000点附近启动,并猛串至今天的2000点上方,似有再创新高的冲动和蛊惑。

不知这次中国股市是否真的长大?它是否还会重回1500点下方,甚至1000点。我们衷心的希望1500点能够成为中国股市今后的大“箱底”,并将1500点筑成中国股市的“万里长城”。同时,希望历史不再重演。

再回首,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依旧历历在目,清晰可见,晃如昨日,给人的感觉似乎“中国股指”总喜欢大起大落、难于长大。

第一轮暴涨暴跌:以19901219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1992526,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29%。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1116,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第二轮暴涨暴跌: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215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涨幅达284%。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729,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第三轮暴涨暴跌: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81,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913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119,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第四轮暴涨暴跌: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119500点上方启动。19975121510点。不到半年时间,大盘暴涨1000点,上证指数上涨接近300%。自1997年下半年股市开始了长达两年的“调整”,1999517跌至1047点。

第五轮暴涨暴跌:1999年“519”行情井喷,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股指上涨将近70%1999630上证指数上攻至1756点。它第一次将历史的“箱顶”(1500点)狠狠地踩在了股民的脚下。随后股市大幅回调。200014,上证指数直抵1361点。

第六轮暴涨暴跌:由于继续受欧美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国股市最后奋力一搏,终于冲上了本轮行情的“至高点”。2001614,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国本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

20011022,上证指数快速跌至1515点这一敏感点位。1500点究竟是中国股市的“箱底”,还是“箱顶”?历史似乎跟我们股民开了一个大玩笑。原来1500点仍是中国股市的“箱顶”,曾经的“箱底”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不是吗?就在中国股市在1500点的上方稍作停留后,她依然还是回到了她熟悉的1500点的历史“箱顶”下方,这样的指数点位似乎让人感觉更真实、更安全、更踏实可靠。

2002129,上证指数跌至1339.2点;2004913,上证指数跌至1259.43点;200566,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与20016142245点相比,总计跌去1247点,这与此前专家预言“推倒重来”的1000点预测是十分巧合的。这便是一种技术性的报复,更是上一轮疯狂的大牛市自制的“苦果”。

第七轮暴涨暴跌:20055月,管理层启动股改试点,9月份进入全面展开阶段,截止目前为止,沪深两市股改任务基本完成,只剩下个别“难啃”的骨头。这一轮行情正是靠着“股改”题材的大肆炒作,将上证指数从一年前的1000点附近迅速推高至1500点,随后机构投资者又启动了大盘指标股的炒作,并将股指上推至了目前的2000点之上,一年半中大盘累计涨幅超过了100%。这一轮行情的上涨应该算是猛烈的。这一波行情能否再持久些,我们将拭目以待。当然,这一轮大的行情结束后,将回调至何处,我们仍将拭目以待。

今天,上证指数再次站上了2000点这一敏感点位,是上?是下?这将又是一个谜。总之,1500点将再次考验中国股市投资理性之所在。笔者曾经预言,若有朝一日,中国股市能真正站稳1500点之上,而不再重返1500点之下,只有到那时,中国股市才叫“长大”、“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