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销组合策略


促销组合策略

  促销及其促销组合的战略意义,越来越被认识,然而如何组合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企业来说,有许多因素影响到促销形式和手段的选择,于是,依据不同的因素就应该形成不同的促销组合策略。

  1.目标因素。企业的整体目标具有阶段性的侧重点,由于目标重点不同,则促销组合策略也不同。以提高知名度和塑造良好形象为主要目标时,应以公共关系和广告为主;而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标时,公关是基础,广告是重点,人员促销是前提,销售促进是关键。

  2.策略因素。菲力普·科特勒认为,企业可能采取两种促销策略:“推”与“拉”,如下图所示:

  “推”的策略

  生产者竭     批发商竭     零售商竭

  力向批发→    力向零售→    力向消费→     消费者

  商推销      商推销      者推销

  生产者竭

  力向消费→    批发商→     零售商→      消费者

  者推销

  “拉”的策略

  企业采取“推”的策略,以人员促销和中间商促进为主;采取“拉”的策略,则以公关促销、广告促销和消费者促进为主。

  3.产品因素。首先是产品类型,生产资料商品具有技术性强、价高、批量大、风险大等特性,购买时一般要经过研究、审批等手续,因此,应以人员促销为主,配合公共关系和销售促进,而广告相对使用较少;消费品主要供个人和家庭生活之用,面广量大,常以广告促销为主,辅以公共关系和销售促进,人员促销相对较少。其次是产品生命周期阶段,菲力普·科特勒把产品所处生命周期阶段。

  4.市场因素。在诸多市场因素中,主要是市场规模与集中性、购买者类型、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和竞争对手的促销攻势对促销组合影响较大。(1)市场规模与集中性。规模小且相对集中的市场,人员促销是重点;规模大、范围广且分散的市场,则应多采用广告、公共关系和销售促进。(2)购买者类型。对个人家庭消费者应以广告、公关促销为主,辅之以销售促进;对组织用户、集团消费应以人员促销为主,辅之以公共关系和广告;对中间商则宜以人员促销为主,并配合销售促进。(3)消费者心理和行为。主要是分析消费者处于购买决策的哪一阶段。菲力普·科特勒将消费者所处购买决策阶段、促销成本效应与促销组合的关系用上图表示。可见,广告与公共关系在认知阶段比销售促进和人员促销的作用大得多,应当作为促销组合重点选择;理解阶段主要选择广告、公共关系和人员促销;信服阶段,人员促销是重点;成交阶段应主要选择人员促销和销售促进;再次购买应以销售促进和人员促销为主,配合广告与公共关系。(4)竞争对手的促销攻势。根据自身与对手的实力分析和比较,选择针锋相对的促销方式或避其锋芒的促销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