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2-23 20:38:39
企业的原材料的购入与产品的销售是企业里两个重要环节,但是许多企业在原材料的购入与市场的销售问题上出现脱节。
目前许多企业都尽力降低库存量,包括原材料的库存量和产品的库存量,降低库存量当然有其许多的优点,譬如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风险,能够在原材料的购入时有更多地选择余地,以及能够根据客户的要求而适时生产有针对性的产品等。但是从目前市场的现实情况来看,有如下的特点:
一、“零库存”对某些行业来说是一种理想情况。
“零库存”给了企业更多回旋余地的同时,也对原材料的购入程序提出了更多要求。笔者在一家企业进行管理时,就遇到如此问题。首先其产品的规格包括常销规格以及不常销规格计算出来有400多种,由于其产品的规格比较全,使经销商有了许多的回旋余地,这是吸引经销商加入的重要因素。
但是在下游经销商在销售过程中,经销商一般也只保持一定的库存量,由于市场的随机性,经销商往往很难提前了解到其用户要使用哪一种规格,大部分是靠其主要客户的需求,来决定其需要购入的规格以及产品的数量,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其下游客户什么时候使用,以及使用的具体规格怎样,他们就不是百分之百地把握的准。
同时由于各个市场的需求不同,所以各个经销商购入的规格和数量是不一样的,综合到企业中来,400余规格即使库存再少,即使一个规格只有10吨货,加起来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如果在零库存状态下,由于生产过程中设备的调试、设备的使用效率、生产人员的安排等,导致生产上具有相对的滞后性,使得销售部门没有办法面对客户的各种需求。
二、原材料购入到市场的销售具有时间差
企业的上游市场上也具有如此的情况,自原材料的购入、运输到企业生产也有一个时间差,有时候由于其上游企业的原材料紧张,或者需求比较大时,问题就更加突出,如此一来,原材料的购入上也就要保证一定的库存量。但是原材料的购入应该维持合理库存,而合理的库存需要经过市场需求的必要分析与预测。
三、采用自动化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库存
由于自动化管理的即时性,能够把产、供、销系统紧密结合,所以产出量与销售量几乎没有差异,同时数据统计也比人工快捷许多,在此情况下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上的需求,进尔安排生产与原料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