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灵犀(28):治生之祖道白圭


〈商海灵犀〉(25):治生之祖道白圭
2002-12-21

  白圭,是战国时期魏国的著名商人,与范蠡齐名。史载:名丹,周人,梁(魏)惠王时在魏国为官,后在秦为官。他和范蠡都提出了农业经济循环说,同时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商业经营思想家。白圭在魏国做官时在政治上曾提出"二十取一"税制,但最终没有推行开。

  白圭的商业经营很有一套,首先,其善于分析客观环境,白圭提出了一套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周期变化,从而预测市场需求状况的方法,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经营。

  其次,白圭善于使用权变策略,白圭在经商上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思路,采用"乐观其变"的行为方式,"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 在年岁丰收时买进粮食,出售丝、漆等物;荒年则卖出粮食,买进帛絮,从事不等价交换,获取大利,成为当时魏国最富有的人。

  其三,其能够厚积薄发,善于掌握时机,《史记》中记载:其能够"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懂仆同苦乐",懂得勤俭与低调的道理,但是时机一旦成熟,他就会"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看准时机后要当机立断,毫不含糊。

  其四,白圭把治国的思想应用到经商里,他说"吾治生产,犹伊吕谋国,孙吴用兵,商鞅行法",也就是他从事经商就象伊尹、吕望的治国,孙子、吴起用兵,商鞅变法一样,精于筹划、讲求计谋、诚信决断。看来两千年以前白圭就开始研究孙子兵法和治国之术,并用于商业领域了。

  同时,白圭也忠告欲学其经营之道的人说:"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告之矣",也就是做生意如果不能灵活决断、拿的起放得下、善于竞争,那么连其皮毛也学不到了。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做生意讲求"智、勇、仁、强",善于变通灵活、决断坚定、注重仁义、进退自如,这些对于当今的商人来说都是不二法宝。难怪两千年来白圭被世代商人尊称为"治生之祖",也就是商人的祖师爷,并供奉至今。

——转贴请标明作者、出处、联系方式、“商海灵犀”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