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副委员长近日作客新华网,就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进行了在线交流。
以下是[RD]评述
[成思危]:已经过去的两年,应该说是在股市的加强监管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制度建设等等方
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离广大投资者的预期还是有一段距离,特别是"国九条"发布以后,落实"国
九条"的步伐还是比较慢。所以我是期望今年能够切切实实的采取一些措施落实"国九条",让我们
的股市能够从今年开始逐渐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所以我是一个审慎的乐观主义者。第一,我相信
中国的股市总能够从低谷走出来;第二,我认为今年不要期望过高,不要像去年那样股市刚涨一点就
说牛市可期,甚至跟国外相比,中国的股市重新回到两千点、三千点。我建议大家还是扎扎实实的努
力工作,争取今年中国的股市能够有一个转机,让它往上爬坡,但是这个坡还是很难爬的,甚至会掉
下来。
[RD]:落实"国九条"的步伐,取决于政府各部门协调和对效率与公平的思想统一与认识,证监会职
能有限,担当不了拍板的任务。密切注视人大关于《公司法》《证券法》条款的相关改动。成思危副
委员长说到:争取今年中国的股市能够有一个转机,其背景与二法修改出台有一定的关系,让它往上
爬坡,但是这个坡还是很难爬的,甚至会掉下来。也表明了高层意见的不统一,存在争执。
[成思危]:股权分置问题是在股市设计的时候一个制度上的缺陷,当然这有当时的客观背景。我曾
经说过中国股市先天不足,其中三个缺陷之一就是它是一个半流通市,只有流通股可以流通,国有股、
法人股不能流通,由于这样,实际造成了同股不同权,实际上就造成同股不同值的现象。这种现象再
延伸一步就造成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利益不一致,这个问题是要解决的,但是我们要慎重的看
待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我跟一般学者观点不一样,(学者)感觉中国股市不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其他问
题免谈。我认为不是这样,解决这个问题存在相当大的复杂性,如果解决的的时候,政策设计有问题
,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一旦有国有股减持的风吹草动,股市都往下掉。我觉
得对股市一定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公平对所有的投资者,大中小投资者都应该公平。在国有股
减持的过程里,如果做得不好,很可能大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得益,而中小投资者受损。所以我一再
强调要试点,而且在试点的过程里,要找出一些办法。
[RD] 找出了问题的关键,不信人大没有智慧去解决问题:一旦有国有股减持的风吹草动,股市都往
下掉,很可能大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得益,而中小投资者受损。那么,能否在下跌中,引入做空机制
提供给投资者一个避险的工具呢?这个结论本来是一个与动机无关的逻辑推理,如果有谁说做空机制
还要具备条件的话,我们到是要考虑他的动机了。
[成思危]:中国股市在制度设计上的三大缺陷:
第一个就是过于强调它的融资功能,忽视了它的投资功能。过于强调它能够为企业融资,为解决
国有企业的困难,促进它的发展。但是就没有强调它因为有风险,怎么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比证券更高
的收益,这个问题就重视的不够。所以当时(为融资而融资的企业)有很多,因为我们采取指标法,每
个省给两个指标,甚至连共青团、妇联、工商联都给指标,所以股市成为一个稀缺指标,不管上市公
司质量如何,谁都不愿意浪费这个指标,所以就造成第一个问题。
第二,当时是单边市,就是只能做多,不能做空。这样有个什么问题呢?只有股市上涨的时候大
家才能赚钱,股市一旦跌了,大家都赚不了钱。股市一旦跌了以后,交易量迅速萎缩,因为只有单边
市,这样股市的活力就会受到影响。
第三就是股权分置。
[RD]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存在就是合理,充满书生意志的推倒重来,也仅是一味捍卫自己学术的借口
而已。他们忽略了权利也有所惧怕的民生需求。当发现民生连信心都没有的时候,一切工作变得毫无
意义。
[成思危]:我认为(要解决)中国股市现在的问题,就是要行使股市发生扶优汰劣、优化资源的配置
功能,就不能不发行新股,而应该像国外一样,在老的股票里头,把欺骗公众、严重违法、没有给投
资者带来效益的(股票)摘牌退市。只有退出一部分,才能让好的、新的股进来,不让新的股进来,股
市的坏孩子又不能淘汰掉,所以不能发挥股市扶优汰劣的作用。把好的企业逐个请入股市,而把那些
坏的孩子从股市里清除出去。
[RD]把好的企业逐个请入股市,那么,好的标准是什么?这个好的标准,如果没有相关法律界定和约
束,最好还是时刻保持警惕,况且,一个企业的发展变化,不是想当然,充满变数,企业没有好坏之
分。
[成思危]:落实好国九条,我还是一句话,就是标本兼治。
本就是我们制度上的三个缺陷,要强调股市的投资功能,因为有时候矫枉过正。第二,要使得单
边市变成双边市,要允许信用交易、融资融券、买空卖空。第三,通过试点,积极慎重的解决股权分
置问题。
[成思危]:股指期货是一个很好的通过套期保值、防范风险的工具。在国外来看,它用得比较广,
它可以使得高风险的股票通过股指期货的对冲作用进行套期保值,在这方面我们国家要发展。一个东
西总是两刃剑,有套期保值、防范风险的作用,也会给投机者提供投机的机会。但是我认为股指期货
的推出将是我们国家证券市场的一个进步,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移的。
[RD]:不是不明白,是有人装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装不明白?--因为他能控制做多的时间和幅度,简单到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
[成思危]:可以这样说,这个原因我刚才说了,就是因为中国的股市规模小,不规范,没有发挥扶
优汰劣的作用,所以它现在还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如果股市是经济晴雨表的话,经济上升的时候
,它可能先于经济上升,经济下掉的时候,他可能先于经济下掉。
[RD]:大家明白了,过去10年,市场是政策的晴雨表,从现在开始要转到经济的晴雨表。
[成思危]:《证券法》修改从2001年证券法执法检查以后就在不断考虑,本届人大把它列入了立法
计划。我现在可以告诉大家的就是《证券法》修改的草案起草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有望于4月份的人大
常委会上进行审议。只要一启动审议,我认为就有通过的希望。
刚才我提到的一些问题,在《证券法》修改里,绝大部分是做了考虑,因为人大是一人一票的场所,
草案提出来以后,经过审议以后,可能会有不少的修改,所以我现在不能承诺说哪个问题一定通过,
很可能有的问题大家觉得不行,可能就通不过。比如说单边市的问题,我们确实想增加信用交易,但
是信用交易同时也可能带来风险,在很多人眼里买空卖空就是投机,可能讨论时就通不过。但是我刚
才讲的几个主要问题,特别是制度建设问题,我想在《证券法》里都会有所反映。
[RD]:制度建设是建立和谐社会,达到盛世的根本。通过不通过,不在具体条款要制定什么,而是需要
什么。
[成思危]:证券市场是发达市场经济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是研究虚拟经济的,证券市场的发展,
实际是把人们手中的闲置货币变成生息资本。比如我把钱借给你,我没有参加活动,但是我的闲置货
币就变成能够产生利息的资本了。但是这种个人借贷情况底下是很有限的,而且不能保证信用等问题
。进一步发展就产生了银行,银行就是把大家手中的闲置货币集中起来借给需要的人,就变成了能
够生息的资本了。再进一步就产生了债券和股票,银行的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有一个差额,银行靠这
个来赚钱。投资者觉得我存银行收益太低,对企业来讲,觉得融资代价太高,所以发行债券可以把这
个价格定在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之间,这样大家都高兴。发行股票,企业赚钱可以多给你一点,企业
不赚钱可以共担风险。
再进一步,由于股票和债券如果不能流通的话,我现在有钱可以买,如果家里需要用钱没办法变
现,这样第三步就变成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就是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我需要用钱时可以变现,这样
就不担心了,同时就产生了投机的可能,因为可以利用它的差价来赚钱。
从这个发展过程来看就可以看出证券市场的重要性,就是它可以把社会的资金集中起来优化,投
给发展好的企业和部门,这样既可以使得需要发展的企业能够以比较低的成本融到资金。另一方面,
也可以给投资者带来平均总体上高于债券的回报。我讲的收益是指分红加上企业的增值,它可以高于
债券的回报。所以股市的本色之一就是它是一个有效的投资和融资的场所,而这两个功能是不可偏废
的,是相辅相成的。这应该说是股市原来的作用,当然我们国家目前的股市还起不到这样的作用。
[RD]第二代股民的入门知识,好好体会。
[成思危]:这是开始制度建设上的缺陷。当时设计只有非流通股流通,而非流通股在很多国有企业
的股权结构里是少数,所以非流通股总体上是少数,股东又是分散的,实际上就产生了非流通股一股
独大,甚至操纵整个上市公司的问题。我们发现很多问题都是这样,都是某公司把它的子公司掏空,
最后造成投资者的问题。现在政府有两种职能,一种是作为市场的监管者,要保证制度的完善,保证
市场的公正、公平、公开;但另一方面,政府又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上市公司里又有很多国有企业
,所以当这些上市公司遇到问题的时候,地方政府千方百计的还是要维护这些上市公司的利益,甚至
有的已经很差了还不肯让它退市,还千方百计的救它,比如重组或者买断,所以这两个角色是有矛盾
的。如果股市要想做好,应该让证监会公正执法,而不受政府部门的干扰,该退市就退市,不能说谁
说情或者领导批条子就不退市。
[RD]:理论只是理论,实践才能检验,而且是唯一标准。为什么要说情?为什么要批条字?不是政府
要怎么样,是政府的官员要怎么样。政府官员当然有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成思危]:我认为这就是现在中央领导正在考虑的问题,按照"国九条"的精神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这反过来也牵扯到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国有资产的管理等问题。
[成思危]:这个问题提出来是正常的,但是要寻找答案是困难的。因为证监会主席都换了好几届了
,你说谁来承担这个责任,政府也在换届。
[RD]:追究责任不现实,强调制度化约束,要靠依法治理,
[成思危]:就是要成立三板市场,就是所谓柜台交易,就是允许投资者通过三板市场卖出手中的股
票,当然这个时候你想赚钱是不大可能了,但总不会成为废纸一张,从国外来看,还专门有人收集这
种垃圾股。所以在允许退市的同时,必须建立三板市场。这种制度建立以后,退市的股票就可以在那
里买卖,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现在看这个企业不好,没准换了一些管理人,再进行重组,可能
就咸鱼翻身了,那个时候就赚大钱了。
[成思危]:我认为如果我买股票的话,我会选择那些经营业绩一直比较好,而且市盈率在十以下的
企业,我会买它的股票。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现在银行的利息很低,如果说能有10%的回报,那
就已经很不错了。现在有的企业经营的还是不错的,如果我花十块钱买它股票,今年能有一块钱的分
红,我会非常高兴。现在投资者不买的原因是我不相信,现在它说它的业绩这么好,万一里面出一个
大窟窿怎么办。像四川长虹(资讯 行情 论坛),突然暴露出来一个大窟窿,它的业绩就是假的了。现
在问题就是看你是不是真正相信这个企业是一个好企业,如果你相信它是一个好企业,你买它的股票
,我觉得比存银行,拿那点小小利息划算。这只是个人观点,你赔了,我不负责。
[RD]2元的彩票,中了10元叫投资,中了100万,就成了投机?
[成思危]:周小川去年还被评为十大经济人物之一,所以我觉得对一个人的工作,不同的角度会有
不同的评价,我个人不好发表什么意见。但是我觉得我们也应该理解,中国的股市不过有十几年的历
史,跟国外发展上百年的股市相比,我们确实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确实有很多东西缺乏经验,所以
任何一个证监会的领导都不可能说他做的决策都正确。
我倒希望历届证监会的领导能够好好反思,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个评价,哪些决策对中国股市作出
了贡献,哪些决策不够全面、不够慎重造成了问题,而是通过这种经验教训的总结,能够有利于下一
任的工作。这只是希望,我不能强迫每个人去写回忆录。但是我相信每一届证监会的主席都会给下一
任留下一些好的经验,所以应该一任比一任更好。
再一个,证监会里需要有一部分人了解国外情况,我觉得国外情况不能照搬,但是完全不了解国
外情况来搞我们自己的股市也有问题。所以对国外股市的情况,特别是对他们发展过程的经验教训,
我们应该做认真的、很好的学习和总结,并且结合中国自己的情况,一个是加以警惕,一个是加以运
用。所以证监会里需要有一些海归派,但是海归派不能太多,特别是那种不了解中国情况,照搬西方
政策的情况。如果说海归,我也算半个,但是我在国内做了很长时间的工作,所以我不会承认西方的
都好。但是有的大学一毕业就在国外,回来以后就觉得西方什么都好,这就容易出问题。所以海归派
不能一概否定,但确实要了解中国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