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末,由近百家民营企业共同发起的“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高调宣布成立。这是继温州的中瑞、中驰财团之后,在中国出现的又一个民间财团。
民间财团的成立,说白了也是为“寻宝”。那么,它们的寻宝之路,又走得如何呢?
财团纷纷亮相
2004年11月26日,由江苏知名的远东集团、雨润集团、红豆集团、月星集团、一德集团、利安集团等6家民企发起组建的“江苏投资联盟”,正式在宜兴亮相。公开数据显示,6家总资产已逾百亿元。值得关注的是,投资联盟的成员均属于实业型企业,分属6个不同行业,即食品、电缆、家具、服装、机械、高科技等。
这个投资联盟定性为“既非社团也非企业集团”,而是“依据国家有关法人间经济合作的法规、以经济合作协议的形式构建的旨在加快各企业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也是一些优秀企业间进行策略联盟的尝试”。
江苏投资联盟与温州两个财团的不同点,就是低调。早在2004年6月中旬,江苏投资联盟在黄山就签订了合作协议,6家江苏民企几乎是秘密的签订了投资联盟协议。而与之同月,温州中瑞财团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并邀知名人士参加,同时举行了的“中国资本市场和中国民企发展论坛”。
中瑞财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为“中瑞财团”)由9家企业共同出资组建而成。温州民间的第2家财团为中驰财团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驰财团”),由7家民企合资组建,于2004年6月2日正式浮出水面。
至于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简称石油商会),是由湖北天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发股份)、大连实德集团、浙江海越股份等名声显赫的50家石油民企牵手成立。2004年11月初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目的各不相同
据石油商会首任会长、天发股份控股股东——湖北天发集团董事长龚家龙称,石油商会成立后,先是将联合有关部门和会员企业,在香港或境外注册一个相当于10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石油产业基金,意欲在中东乃至全球范围内进入石油上游产业,打造全新的中国石油产业链。
据了解,民营企业进军国际石油市场已经有三四年时间。好几家民营企业,如亿阳集团、湖北天发集团、中国博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正在国外石油市场发展。这些民营资本的投资国主要集中在西非、北非、独联体等地区。
龚家龙说,现在美国有4000多家企业在全世界投资石油产业,而中国只靠两三家国有企业,这肯定不利于解决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他认为,当前中国应该改变石油行业的垄断现状,动员更多的民营石油企业出去发展,民营企业找到石油后可以采取某种方式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国企合作。
有的能源专家认为,民营企业尽管具有比国有企业机制灵活、更容易被国外合作方接受等优势,但是在民营资本走出去的道路上依然有两个难题:资金和政策。特别是资金。由于石油等能源项目所需资金量极大,动辄数亿、数十亿美元,民营企业很难有这样的资金实力去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竞争。所以,成立民间石油商会,目的是解决资金问题,即利用商会这个平台,欲筹资打造石油产业基金。
而江苏投资联盟共同投资的项目则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操作的项目必须是一家企业难做到、做不好但又确实存在市场空间的事情;二是响应政府号召,做那些于国计民生有益的事情,比如参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红豆老总周海江说:“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不会像浙江的财团一样去炒房地产、炒地皮,不会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来做文章。”
中瑞和中驰两家财团,当初发起组建时都与房地产投资需求有紧密关系,高端房地产项目开发是他们的首选目标。所以,继炮轰温州炒房团后,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尹中立又将目标瞄准了上述两家温州财团。尹中立认为,温州财团只不过是以往温州炒房团的升级版本,其操作目标与温州炒房团几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寻宝之路不好走
2004年6月份高调亮相的两家温州财团,当年国庆节前陡生变数,两家财团高薪礼聘而来的职业经理人担任总裁不过两三个月就相继挂冠离去,而温州政商各界对财团的态度也在几个月内发生变化,“财团”二字已成为人人惟恐避之不及的标签。
曾名震一时的两大温州财团何以落得如此下场?是外在原因所致还是本身组织之问题?是中国目前的环境没有大型民间财团成长之环境与条件,还是这种财团从成立的那天起就存在着先天不足?
可以说,温州财团的组成基本上没有体现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基本原则。特别是从公开出来的信息来看,该两大财团的出世,目的不在于如何利用已有企业优势做出有竞争力的产业或产品,而是希望大造声势来进入金融业,以从事具有暴利的房地产业。所以说,温州两大财团之所以会“触礁”,在于一开始财团联合的倾向性,在于希望聚集规模巨大的资金进入它们个体无法进入的金融业,在于希望进入房地产及城市大项目等暴利行业。
基于这种快速赚钱的动机,温州财团的组建根本就不会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而形成企业的组织结构,并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早在财团成立之初,温州市金融监管机构的一位官员就曾公开表示,财团就是同时从事产业和金融运作的企业集团,而中瑞和中驰显然没有得到进入金融领域的许可证。
在这一点上,江苏投资联盟比较高明,发起人之一、远东集团蒋锡培董事长就透露,投资联盟的第一个项目将不会动用6家发起人的银行信贷,投资资金来源于6家发起人的自有资金。
至于石油产业基金目前还只是纸上谈兵,能否得到国家政策扶持尚需观望。同时,海外投资不仅仅是资金问题,还牵涉到政策层面的问题。
民企联盟是趋势
实际上,在中国,类似于财团性质的企业不是今日才出现的,例如中信、光大等公司,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国有财团”,已经有若干年发展历史了,德隆集团也算得上是一个“财团”。而在国际范围内,财团(如美国的“十大财团”)的成功运作和发展,更是为国际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的财团的成立与发展,也应该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提升做出贡献。温州等地民间财团的成立的确是中国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创新,财团如果从一开始就能按照规范的方法来进行资本运作,将实业与金融很好地结合,要注意宏观政策面,要注意规范运作,也许结局会好些。
此外,尽管温州财团打算走投资公司的路子,目标既包括实业,又包括金融。不过,这个财团更像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而不是公司,其未来能向前走多久,确实不乐观。
但不管怎么说,当中国正加速进入后工业时期,民企向重化工业阶段转变时,部分民企似乎有些力不从心了。因为投资项目明显偏大偏重,对于民企的资金、人才和管理都提出了全新要求。而民企的特征之一是小而散,组建民间财团应该是一个做大做强的方向,像温州的中瑞财团,甚至有过做大而成为控股公司,将原股东集结在旗下的美好设想。
中国这些民企财团的成立似乎已经表明,当下越来越多的民企正深刻理解新一轮出现的投资机会。它们也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单打独斗的居多,所以在投资过程中,一遇到大的阻力,项目便会倒下来。现在需要团结起来,集中力量,做以前单个民企所难以投资的大项目,实现民企投资的转型。可以认定,民企财团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强大的民企联盟时代正在形成,虽然它需要时间去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