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建军

李建军14年的培训、咨询实践,考察过的市场涵盖23个省、5000个以上的终端门店;培训、咨询过不同类型连锁企业一千多家,并与企业老板、总经理、营运总监、店长进行深度访谈,5000名以上的消费者访谈,培训过几十万名的连锁经营从业人员。对国际连锁巨头成功经验的本土化应用,有深刻的研究和实践。擅长连锁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店面运营、赢利提升等培训与咨询,涉及到的领域:食品、酒店餐饮、保健品、美容美发化妆品、鞋服、数码电器、家具建材、健康用品/器 材、家纺、汽车美容等。

实体店要崛起 学会这二十招才是关键


招式一:行业洞察力式的模式变革

先说ZARA,吸金程度能帮其创始人混了刻全球首富。背后则是商品从设计、试做、生产到销售,只需3周,480位设计团队。

肯德基、星巴克之所以能从家美国小店成为全球餐饮巨头,几代人积累的工厂式+连锁加盟开店模式则是关键,虽说如今在创新在变体验,但靠谱的借势的运转模式才是做大的根本。

招式二:口碑才是核心竞争力

如今这时代,信息的转播在加速,有口碑,主动形成口碑才是突破品牌价值及增人流的重要一环。

魔都这一阵火过的在一起书店、LINE COFFEE、香港豚王拉面、桂满珑,冒牌却天天排队小熊饼干,都是其中经典。

招式三:脉准自己的客户玩颠覆创新

把握...

Read more

增加客流量、提高营业额最“直接粗暴”的办法是……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客流量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四个递进的层面来考虑客流量。

首先是门店商圈所覆盖的人口容量,例如在上海,由于卖场超市的密度已经非常高,对于大卖场,半径在1至2KM以内,对于标准超市,半径0.5至1 KM以内,对于便利店,一般在500米以内。这样一个人口容量的多少,最终决定了该门店的理论上的存活空间有多大;

其次是门店前的人口流动量,如果商圈内人口覆盖多,但是门店前的人口流动量小的话,特别是对于标超和便利店这种很难再创造吸客能力的门店,关注从门店前走过的人口流动量就非常关键,特别是对于便利店更是如此;

第三是进店客流量,光从门前走过还是不够,还得进门才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