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中原

朱中原,男,1981年生。四川人。学者、资深评论家、文化批评家、艺术策划人。曾任经济日报报业集团编辑、《中国报道》编辑部主任等职。研究横跨多个领域,包括:宪政理论、自社会转轨、体制改革、宏观经济、土地问题、社会现代化、艺术批评等。现为《中国改革》杂志编辑、记者,多家专栏作家。

关于房地产及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纵深对话


 

关于房地产及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纵深对话

 

顾则徐    朱中原

顾则徐:上海人,独立学者。研究横跨多个领域,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哲学、历史研究等多个领域均有较为独到的研究。

朱中原:独立学者,批评家。

 

 

朱中原(以下简称朱):先生,关于中国房价问题,你前几年曾有过几篇文章,当时很有影响。中国在2006年,国家曾进行过几次房地产宏观调控,但是效果均不明显,对于房价问题,你有什么新的看法吗?

 

顾则徐(以下简称顾):我谈房价问题,第一次是20046月,给一个喜欢读我文章的...

Read more

公路收费乱局拷问路政体制


公路收费乱局拷问路政体制

 

朱中原

 

世界银行前不久发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高速公路通行费比发达国家的还要高。这份专门就中国高速公路而做的研究报告指出,在下一阶段的高速公路发展过程中,中国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投资规划、融资和管理运营三个主要战略领域。

报告指出,中国高速公路的通行费和许多发达国家相当,甚至更高,货车为每公里0.12-0.21美元。与中国车主的收入相比,这个费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之一。报告建议,中国政府不应继续提高目前已经较高的通行费率,而应该考虑实施全国范围的统一收费政策,避免用户即使在短途行使中也必须多次缴费、各路段费率...

Read more

中国式民主困境:协商民主与党内民主


中国式民主困境:协商民主与党内民主

 

 

如果要说世界上哪个国家喊民主口号最多的话,大概要数中国了,就连美国那样的民主国家,在口号上恐怕也没有中国这么多;但如果要说世界上哪个国家最缺乏民主意识和民主实践的话,恐怕也应该数中国。

中国民主的口号,早在清末就开始了,其中,历经百年发展,无论是真民主,还是假民主,或是不真不假半真半假的民主,总归是民主了一把,口号了一把,忽悠了一把。甚至在专制集权的文革时代,民主的口号也仍然是没有丢的,只不过,这种民主是变相的民主,是集体专政下的伪民主。在这里,民主不是一种目的,而变成了一种手段。

在中外历史上,都曾出现过民主的一...

Read more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20年难产


  朱中原

  本刊记者从中纪委有关人士处获悉,2007年8月底,国家颁布了《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该制度对党员干部财产申报进行了明确的规范。相比过去的规定,这次规定申报的财产范围不仅是“收入”,还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包括股票、期权等。另外,监察部副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屈万祥于2007年9月13日在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纪委、监察部一直在抓紧研究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在适当时候将建立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

  而中纪委研究室主任、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也曾向记者证实,中纪委和监察部准备在2010年以前制定包括廉政法、...

Read more

《血色湘西》的血性及其他


《血色湘西》的血性及其他

 

《血色湘西》是我所看到的所有电视剧中比较有特色的一部。之所以这么说,并非是其剧情独特,而是其表达语言、表现主题和题材独特。它把湘西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作为抗战故事的发生地,并演绎了民族内部、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一种血性的情仇。

然而,就其剧情来说,仍然是一部没有什么鲜明特色和独特艺术表现力和冲击力的电视剧。那么,为什么这部片子会引起那么多人包括我的关注?我想,主要还是其独特的表达语言、独特的民族地域风情和独特的表现主题。

在没有看到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便被其预告的片花所深深吸引。那湘西的魅力和风情、湘西的野性和血性着实让人震撼。而且,这部由湖南卫...

Read more

跳出“左”、“右”之争再思中国改革


 

中国人历来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帮派意识、朋党意识。《大明王朝》里清官海瑞的上司、户部尚书赵贞吉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官员,他深谙中庸之道,做官做得滴水不漏,是很多现代官员的明代版典型。在海瑞上书嘉靖惹怒嘉靖时,迫于太监总管陈洪的压力,由他主审自己的下属海瑞,当他问到与海瑞相交甚深的王用汲是否与海瑞有同谋时,王用汲说海瑞上书嘉靖并未与自己商量,海瑞怕连累自己,反倒让自己的这个朋友王用汲离开京城,也就是说,海瑞向嘉靖皇帝上逆书根本与王用汲无关。但是,这个赵贞吉为了自保,却强行地说,“朋,党也”。同样将王用汲定了罪。这是典型的欲加之罪,也是中国官员...

Read more

“土地彻查风暴”到底该彻查什么?


 

据《上海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媒体报道,上海市已于今年4月份掀起了一场“土地彻查风暴”。到目前为止,上海市负责土地及地产的相关主要领导人如殷国元、陈士杰、朱文锦等已经被中纪委及上海市纪委调查。殷国元、朱文锦等人的落马,为上海市土地闸门打开了一个缺口。殷国元原为上海市房地局副局长,分管上海土地长达10年之久,而上海市房地局土地利用处原处长朱文锦则是殷国元的老部下,此二人为上海土地案的关键人物。

据调查,殷国元落马的主要原因是在任职上海市房地局副局长期间,滥用职权,违规审批、批租上海土地,为开发商非法牟取暴利。200...

Read more

茅于轼的睿智与天真


  在中国主流经济学界,茅于轼算得上是一个敢说真话的人。当然,敢说真话未必就等于说的是正确话,错误的话也可能是真话。说不说真话是道德和人格的问题,而说没说正确的话则是一个水平的问题。

  茅于轼曾经在多个场合和采访中谈到了房地产问题,在最近一次接受《博客中国》的专访中,他又一次暴出了“不赞同建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是政府强加给穷人的特权”、“房价高涨是由市场主导的”等等言论。

  老实说,依茅于轼一贯的作风,这些高论确实是茅于轼的肺腑之言,没有半点作假的成分在内。很多媒体或人士都认为茅于轼是在为房产商...

Read more

工资分配不均源于国家的政策偏斜及行业垄断




  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的一项全国工资调查表明,我国的工资分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工资分配和调控制度不完善,二是工资分配极不均衡。(新华网2007年3月31日)

  这两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是体制和机制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直接表现。这两大问题实际上自改革以来就一直长期存在。改革的收入分配机制、税收制度、财政分配机制等的弊端,造成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均衡,而工资收入,又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

  具体而言,我国的工资分配,主要存在着几大问题:一是城镇居民工资收入增长幅度放缓。调查显示,1990年~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从3471.1亿元增加到...

Read more

“土地换社保”的财政困境



  不久前召开的上海“两会”上,松江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张金泉在其提交的政协提案中写道:“由于国家土地政策的变化,各地提供的换镇保(即小城镇社会保险)的土地没有指标不能如数开发而变现,因此不少地方在支付镇保资金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据2007年2月19日《经济观察报》)。

  松江地区是上海所有区县中,三资企业最多的一个地区,松江毗邻江苏昆山,美资、台资、港资企业相对集中,因此其财政收入也应该在上海所有区县中名列前茅。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据新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松江区财政收入仅为129.69亿元,同比仅增收5...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