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湘西》的血性及其他


《血色湘西》的血性及其他

 

《血色湘西》是我所看到的所有电视剧中比较有特色的一部。之所以这么说,并非是其剧情独特,而是其表达语言、表现主题和题材独特。它把湘西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作为抗战故事的发生地,并演绎了民族内部、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一种血性的情仇。

然而,就其剧情来说,仍然是一部没有什么鲜明特色和独特艺术表现力和冲击力的电视剧。那么,为什么这部片子会引起那么多人包括我的关注?我想,主要还是其独特的表达语言、独特的民族地域风情和独特的表现主题。

在没有看到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便被其预告的片花所深深吸引。那湘西的魅力和风情、湘西的野性和血性着实让人震撼。而且,这部由湖南卫视自制的抗战大戏没有理由不去关注。

然而,或许是由于事先对这部电视剧期望太高的缘故,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

故事开篇就用大量的篇幅描绘了湘西赛龙舟的民风民俗,由赛龙舟而引出后面田穗穗与石三怒、龙耀文、龙耀武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并引出排帮与龙家的世代恩怨。开篇的这个剧情是非常引人入胜的,在古朴彪悍的民风民情中展示出了湘西人的血性,看似没有波澜的赛龙舟,却荡出了千层巨浪。正如导演所说,这是一种铺排手法。

然而,接下来的情节却让人有些失望。整部电视剧,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述龙家与排帮的恩怨,而所有这些恩怨,皆是由田穗穗与龙家两少爷及排帮石三怒之间的爱情纠葛而起,而且,这种感情纠葛中又蕴含了许多杀父之仇。换句话说,这部片子的重心并没有放在对于人的个体塑造及湘西人特有的血性和野性上面,而是将大量的篇幅放在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上,而且这种感情纠葛与一般电视剧的感情纠葛并无二致,无非就是两个男人同时爱上了一个女人,然后这个女人又与自己所爱的男人之间有杀父之仇,这种仇恨又注定了两个人始终不能在一起。这种感情纠葛在现代都市之间随处可寻,并没有脱离窠臼,只不过是将其放在了湘西这个独特的地方而已,却又没有挖掘出湘西人面对感情的独特表现。而且,该剧中所展现的仇恨也没有超脱一般电视剧所描述的仇恨,并没有将湘西所特有的野性力量和人性力量体现出来,或者说是有一些体现,但没有体现得淋漓尽致,至少从艺术角度来说,我认为体现得还很不够。

《血色湘西》在湘西民俗风情的展现上确实值得一赞,而且其台词也独具湘西纯朴、野蛮、憨厚的特色。然而,综观整部片子,我认为在血色艺术上着墨并不多,这与其片名“血色湘西”有些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人物个性欠鲜明。整部电视剧,让人感觉人物个性鲜明的,除了石三怒、十四太爷等个别人外,没有第三个人物着实能让人产生久久回味的形象,这不能不说是人物塑造上的一些缺憾。为什么会如此?乃是因为剧作者或导演对于湘西的了解并不是很充分,对于人物的内在个性的关注并不够,虽然该剧在外在上确实有很多是湘西的特色,但是将这种外在的特色内在化、人性化。

如果诸位看过同是抗战题材的电视剧《大刀》、《亮剑》或者是《烈火金钢》就知道差距了。无论是《大刀》还是《亮剑》,它都把宏观的家国仇恨与微观的个体性情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每一个人物的个性十分鲜明。什么是血性?什么是野性?血性和野性是与理性相对的。《大刀》和《亮剑》中,对主人公的塑造都是一种血性的、野性的,剧中主人公并没有《血色》里主人公那种理性和教化色彩。《大刀》和《亮剑》中的主人公既是抗战英雄,铁铮铮的汉子,又是非常执拗、性格倔强、毫无理性和说教色彩的普通人物,展示了人物性格中矛盾、真实的一面。而反观《血色》剧中,很多主人公都具有浓厚的说教色彩,像田穗穗这样一个纯朴而且充满着野性的湘西妹子说出来的台词竟然十分理性、十分知识分子气质,而且还把她塑造成了一个能靠理性说动土匪的类知识型精英,她身上湘西妹子的那种野性和纯朴少了,而却多了理性和知识分子气质,让人感觉很不真实,人物塑造也很平面化。

二是情节过于拖沓,剧情发展节奏太慢,且前后脱节。剧情的发展对于一个电视剧的主题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该剧总共是36集,然而,前20集差不多都在表现几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情节推进相当缓慢,给人一种柔曼、平淡之感,尽管这20集中也有各种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但却远远没有体现出那种血性和野性。另外一点就是故事情节有前后脱节之嫌。《血色湘西》在叙述手法上似乎感觉有点力不从心。这部剧情节复杂,人物众多,人物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如何在剧情上更好地把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链条叙述清楚,这是需要花一番功夫的。然而综观该剧,整体感觉线索不清晰,没有一条十分清晰的故事情节发展脉络,一会儿在讲这,等到这里还没有叙述清楚,又转到另一个故事上去了,给人感觉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棰,意犹未尽。这一点也是导致整个故事个性不鲜明、节奏不紧凑的重要原因。

三是对日本人的描述剧情过少,对手戏份的过弱,有时也能削弱整部剧作的主题表现力度。尤其是对于一部抗战大戏来说,如果忽视了对日本人尤其是日本民族那种特有的武力、暴力和扭曲的人性的塑造和展现,那将大大削弱整部电视剧的艺术表现力。当然,我这里所说的日本民族的特性,并不一定都是贬义的,事实上,日本民族也有其值得赞扬的民族特性,比如刚强、自信(说得不好也可以说是自恋、自负,看从哪一个角度说)、宁死不屈、信念坚定等,而这些都是导致其血性、野性十足的重要因素。而湘西也是一个具有着血性和野性十足的地区,只有这样,血性这个主题才能够充分、艺术地展现出来。

然而,恰恰有网友反映,《血色湘西》场面过于血腥、过于野性和剽悍。其实,比起那些突显血性和野性魅力的影视剧来说,《血色》剧根本就算不了什么,而且,整部片子,真正表现血性和野性魅力的剧情很少很不够。这个导演好像也公开说过,他说,他所要表现的并不是血性和野性。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血性?什么是野性?血性和野性到底是一种粗野还是一种艺术?

其实,真正的血性和野性,是一种真正的艺术,它将人性深处的本真赤裸裸地暴露了出来。回归野性,并不是说要回到野蛮和蒙昧,而是对现代社会城市虚伪人性的一种反拨和批判。现代都市社会,虽然产生的是知识、科技、文化和理性,然而,却同时也产生了虚伪,处处充满了虚伪、充满了狡诈、充满了伪道德和伪崇高,充满了勾心斗角,充满了忽悠和欺骗,深处这个社会,我们处处都被别人忽悠着,也处处都在忽悠着别人。商人忽悠政府,政府忽悠老百姓,老百姓之间又互相忽悠。这里面,没有血性,没有野性,没有本真,只有处处充斥的虚情假意。现代社会里的爱情也参杂了太多利益,再深再真的爱情也会在现实利益的碰撞中支离破碎,《血色湘西》的爱情,没有杂质,没有利益,它是一种赤裸裸的爱情,一种原始的爱情,一种凸现人性本真的爱情。湘西人的血性完全是基建于爱情的基础之上的,而湘西人的爱情也完全是建立于人的本来的血性和野性基础之上的。或许,多一点血性,并非是坏事,血性并不等于是暴力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