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7日16版《光明日报》刊登了由陈克恭(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和马如云(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共同撰写的文章《太极图的数学表达》,清华大学历史系廖名春教授为其作了导语。廖教授认为“《太极图的数学表达》一文的作者相信体现《周易》哲学逻辑智慧的太极图,绝不是随意性的美工图。”他还引用了长期从事数学与《周易》关系研究的数学家欧阳维诚先生对论文作出评语:“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太极图的一种新的构图方法,并用一个初等函数给出了‘S分界线&rs...
作者文章归档:叶阳红

关于撤消《太极图的数学表达》一文的建议
关于撤消《太极图的数学表达》一文的建议
《光明日报》编辑部:
因贵《光明日报》刊于2016年10月17日 16版由作者陈克恭(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和马如云(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七届“秦元勋数学奖”获得者)撰写的《太极图的数学表达》一文,其太极图S形曲线的数学表达式的中间数学推导过程存在违背数学逻辑的错误,建议撤消该论文。特此建议。如有不妥见谅。
谢谢!
...
小故事深藏的哲学思维
伟大的数学公式系列 这个数学公式开辟了21世纪

天干地支的科学内含
天干地支是我国古代用于历法纪时的符号,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共二十二个字符组成。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那么天干地支到底是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呢?这个问题,因时代久远又找不到确切的记载至今仍无正确答案。
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仑尚书正义》解释说:“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rdq...
如何解释黄赤交角与北回归线纬度的差异
如何解释黄赤交角与北回归线纬度的差异
据百度百科查询资料可知,地球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和地球赤道面的夹角是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存在缓慢的变化,这是由于春分点位置的变化产生的。黄赤交角变化的范围在22°00′得到24°30′,变化的周期约为4.1×10^4年。上次黄赤交角最小值约距今2.8万年。近期计算黄赤交角的公式为:
黄赤交角=23°27′8.26″-0.4684″t
其中t是1900年起算的儒略年数。黄赤交角正以每世纪约...
中科院测定我国首个北回归线坐标点,位于云南蒙自碧色寨
中科院测定我国首个北回归线坐标点,位于云南蒙自碧色寨
据央视新闻移动网6月21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天文研究机构21日在云南红河州蒙自市碧色寨,测量并认定我国首个北回归线坐标点。在我国,北回归线穿越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地。夏至这天正午,在北回归线上的地区将会出现“立竿无影”的有趣现象。
我国首个北回归线坐标点(图片来自于百度地图坐标拾取系统)
地址: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坝镇开河高速公路碧色寨站东北
坐标:东经103.417244, 北纬23.469497
...
寸千里──《周髀算经》的幽灵
寸千里──《周髀算经》的幽灵
《周髀算经》原名《周髀》,是算经的十书之一。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唐初规定它为国子监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经》。(注:来源于《周髀算经_百度百科》)
按照“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的说法,名词是可以用来命名的,一旦命名之后,这个名词就不再是通常意义的名词了,而是赋予了新的内含。因此,不同的名词有不同的概念。《周髀》与《周髀算经》是两个不同的名词,前者主要介绍的是一种日影观察测量工具,而后者则是以介绍对日影数据转换计算的方法为主。...
《周髀算经》(简体阿拉伯数字)
周髀算经
说明:《周髀算经》原名《周髀》,是算经的十书之一。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唐初规定它为国子监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绍了勾股定理。(周髀算经_百度百科)。现将繁体字简化,并用阿拉伯数字取代文中汉字数字,以方便今人阅读。
上卷一
昔者周公问于商高曰:窃闻乎大夫善数也,请问古者包牺立周天历度,夫天不可阶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请问数安从出?
商高曰: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为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既...
心的演变(续二)
心字由人体泵血器官的形象演变成具有感觉思维能力的形态,继而又增加了具有控制调节功能的竖心,其字形结构从象形文字演变为抽象文字,极大地丰富了反映人们思想情感以及生理活动的汉字描述形式。虽然心字的书写字体从逐渐变为“心”又延伸至“忄”只是简单的形态变化,却深刻地反映出我们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精细观察、对社会活动的高度提炼、对情感交流的精确把握,是人类意识的进步。不过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现在的心字已经没有了当初人体泵血器官的结构形式,心字充分地体现了运动的整体系统,可后来延伸的竖心“忄”似乎缺了些什么。
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