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梁军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大国资”是中国特色国资监管体制发展的中级阶段


  (原文发表于《南方日报》2013年1月8日第二版)

    党的十六大以来所构建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在国企改革实践上的体现。它通过政府授权的特设机构,对经营性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监管,将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与出资人职能分开,又统一于由人民授权、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的人民政府之中,在理论上解决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以及公平与效率的兼容问题。

  构建中国特色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必须积累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推进。在历届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理论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从2003年3月成立...

Read more

以“大国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原文发表于《南方日报》2012年1228日第二版)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大国资”体制就是在现有的实践基础上,为完全、彻底地实现这一目标任务而发展的理论成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其核心主要有两条:一是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走共同富裕的发...

Read more

“大国资”体制:未来五至十年国企改革中心工作


    (原文刊发于《南方日报》2012年1227日第二版)

    自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国企改革一直沿着政企分开——政府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的原则不断深入,在强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宏观上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

    虽然经历了各种思潮的影响乃至交锋,党中央在国企改革大政方针的把握上从未发生动摇。从党的十五大到十六大、十七大,乃至刚刚结...

Read more

“郎顾之争”八周年祭


    (很遗憾,没有编辑敢发表这篇文章,只好在这里自娱自乐了,但愿有识之士能够看到并广为传播。不敢正视问题,甚至不敢给正视问题的人一个平台,改革还怎么搞?还要不要解放思想了?真是悲哀!) 
 

  一.争论,还是不争论?

  2004年8月9日,香港大学教授郎咸平在复旦大学的一场公开演讲中,点名批评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由此点燃了一场迅速席卷全国的“郎顾之争”。

  争论从国企改革问题开始,迅速向着主题深处的所有制...

Read more

说“奇异同盟反对国企改革”的奇异同盟


    (原文发表于2012年4月18日的《南方日报》,编辑有所删节,在此发布全文)

    当前的舆论环境似乎出现了这样一种不正常的倾向:一个自以为“主流的”理论群体,认定自己的改革主张就是“正确的”,将所有质疑他们或持反对意见的声音,视为“错误的”和“保守的”,甚至直接给对方扣上“反对市场经济改革”的帽子。

比如近期《新世纪》刊发的《反对国企改革的奇异同盟》一文,正是这种不正常倾向的代表作。该文的引子是...

Read more

关于国企改革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


  (原文发表于2012年3月27、28日的《南方日报》,编辑有所删节,在此发布全文)

    迄今为止,所有关于国企改革的学术流派都未能形成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都未能从理论和实践上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

    以所有制为核心分歧,国企改革理论形成两大阵营:一方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另一方要推行彻底的私有化。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一方,对改革大方向的判断无疑是正确的,但在理论阐述上依然未能走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本本”,未能根据社...

Read more

高度警惕即将来临的国企上市潮


(原文发表于2011年6月28日的《南方日报》,编辑有所删节,在此发布全文)

    有谁知道即将上市的国企总盘子有多大?

    从国家和各省市的国资委“十二五”规划中,上市,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欲望,甚至是唯一有具体时间表和量化指标的工作指向。国务院国资委已经确立了央企以整体上市为主的工作思路。地方国资委则摆出一付茅塞顿开、知耻后勇、只争朝夕、当仁不让的态势。可以预见的是,一个大规模的国企上市潮即将来临。

    此前的国企上市是以分拆上市为主。即把不良资产剥...

Read more

国资委直接持股或许还是一次折腾


(原文发表于2011年6月22日的《南方日报》,编辑有所删节,在此发布全文)

    国资委近期派出8个调研组赴央企调研,此行很是引人关注。媒体评论认为,这预示着在王勇主政国资委并“十二五”发展思路上,或将有大动作。据报载,其中有一个课题关于国资委直接持股央企问题。在“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之后,有接近调研组并了解情况的消息人士透露:“基本上达成了共识”。

    这个议题本来并不足以引起关注。但是联系其前因后果,以及理论界人士的评论,反而引起了笔者...

Read more

缺乏约束的激励或将激励更大的腐败


(原文发表于2011年6月14日的《南方日报》,编辑有所删节,在此发布全文)

    激励!激励!除了激励,还是激励。

    上海市国资委日前表示,“上海市国资委希望通过激励机制上的改变,让国有企业更具竞争力,今后所有整体上市的公司,不仅仅是上海汽车,都要推出激励方案。”有媒体称,上海国资委的改革将成为国企整体上市的风向标。更有分析人士指出,股权激励“将成为央企开启内生性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今年可能是央企的“激励之年”。

  &...

Read more

顶层设计偏差导致国企渐行渐远


(原文发表于2011年4月7日的《南方日报》,编辑有所删节,在此发布全文)

    几乎是在同时看到三条与国企相关的信息,内心无比郁闷。

    第一条信息(人民网3月28日):天津近日出台新规,加大对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收入管理监督力度,“凡一线岗位职工收入未增长的,企业经营者收入不得增长。”

    第二条信息(中新网3月31日):《上海市职代会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根据相关规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干部须向职代会作述职述廉报告,“评议结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