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文信

朱文信,亦名闻中,70年代出生,哲学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曾先后于英国伯明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学术机构访学,现于中国美术学院社科部工作;主要文章有《梵,吠檀多,瑜伽》(载北京三联《读书》2011年第9期),《全球化时代诸宗教相遇时的一种选择 》(北京三联《读书》2010年第1期),《第二轴心时代的福音书》(北京三联《跨文化对话》第26期),《阿凡达里的东方元素》(《上海书评》2010年3月),《商羯罗的智慧瑜伽》(北京大学《哲学门》第23期)等。 结集作品有《梵·吠檀多·瑜伽》、《愚鲁斋札记》、《精神的黄昏》和《精神的守则》等。

穆提,姆提,慕尔蒂!




  我猜自己可能会是国内最初一批接触并注意克里希纳穆提中文作品的人。那时克氏究竟是何方神圣,有些什么业绩,几乎完全不被国人所知晓,通过阅读,我当时就判断这是位非常有价值的圣者,深觉此人应该引起国人的关注,不宜当面错过。但是十几年下来,他的作品居然成了我们最畅销的读物之一,还是有些出乎意料的。
  我记得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在温州的新华书店看到了一种小开本的上海三联出版的“猫头鹰文库”丛书,除了一些诸如尼采,加缪,蒙田,柏拉图等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以外,我注意上了两本容易被人忽略的书籍,而事实上我很快就喜欢上了,一本是当时还知者寥寥的丹麦哲人克尔凯戈尔的《一个诱惑者的日记》,还有一本就是...

Read more

佛学书籍的翻译问题


读了几本关于佛学的书籍,发现翻译质量很一般,甚至很差。而有两本却是国内著名的出版社推出。一本是《佛教伦理学》(Buddhist Ethics:Essence of Buddhism),作者是斯里兰卡裔的哈玛拉瓦•萨达提萨(H Saddhatissa),由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4月面世,译者为姚治华和王晓红;另外一本由辽宁教育和牛津大学联合出版,书名叫做《当代学术入门:佛学》,属于“牛津精选系列”,作者是伦敦大学的关大眠(Damien Keown)。
两本书都是绝好的书,但是译文堪忧,尤其是前者,有些句子简直是不知所云,我怀疑译者自己根本就没有看懂。比如在《涅槃》一章里...

Read more

文章丢了,做点交代


(闻中按:此文一修改,就成了乱码,丢失了。作为弥补,我简单交代一下此文的来历,如果朋友感兴趣,自己去搜。我曾经比较迷恋美国诗人坡的小说,那些神奇怪诞的恐怖小说成了我一个时期的重要印记,他在一个小说中居然研究起人的心理现象,他说你没有什么心理是无迹可寻的,都可以找到他们互相的关联,比如一分钟前意识中出现“火柴”,而一分钟后,也许还不到一分钟,你的脑中也许就是“天王星”,你别看两者互不相关,但是在坡看来,这是很清晰的,有一条意识流动的痕迹,只要你警惕着,你去注意去追寻,很快就会发现了内在的秘密联络。没有无故的成因。我现在交代这个文章贴在这里的成因,有一样的思路:那个夜晚我正在阅读某些奇异的现...

Read more

掌心的流沙纷纷落下


(闻中按:英国的冬天其基本性格是风大雨多夜长。多年前自学英语时就读过一篇文章,说一个漂泊异乡的英国人终于带着回家园梦的意愿回来了,买了房子,安好了心,结果却被这湿冷的气候给吓跑了,重新开始了异地的漂泊。就我眼前来看,还真像是那么回事。其实湿冷我倒不怕,至多不出屋。但是我怕夜啊,那夜是从午后四点开始降临的,而那时候的我常常还在午休之中,然后一直延续到第二天的八点才开始透出一丝光。而我因网路常在中夜才开始正常起来,所以我的夜息也就有点紊乱了,故白天常常很累,如果能够睡个正常的午觉还好,如若失去那样的休整,那么我整天就像梦游了,呵呵,今天就是这样,在外面悠荡,风吹雨打。我干不好事,读不好书,于...

Read more

历史常常与时间无关


历史的构成并不仅仅以时间为尺度,它常常与线形结构的时间观无关。历史是由事件构成的,而只要是事件,则必有轻重主次缓急之别,那就意味着历史本身并不是那么结构匀称地发展过来。与其说它是线形的,不如说它是圆形的,而且它常常宛如湖面受击后的水波一圈圈地荡漾开来。也就是说,历史,它是有中心的——中心事件构成历史运行的秘密。时间可以等分,但是历史不。只要这些历史事件发生了,那么它的影响就辐射开来,不但辐射到未来,也辐射到过去,人们不但从中得到了未来的启示,也获得全新解读过去的能力,也就是说,它同时改变了过去和未来。而人类历史就是不断由那些中心事件构成,有些历史阶段全是琐碎不堪,甚至一片空白,那么这...

Read more

何者最终决定人的生命走向


决定人的生命走向的三业(身语意)其作用是不一样的。
人们往往忽略了,以为最重要的是行为,也就是佛家所云的“身业”。这原是受实用主义影响的结果,而外在的法律所能够管辖的也只能止于此。语和意一般交给伦理道德去解决,属于自律的范畴。但是对法制的强调使得人们以为外界的准则可以决定和谐之道的诞生,悲哀啊悲哀。如果恶念和恶语可以自由运行的时候,人们希望凭借那小小的身体之善业来维持甚至纠正社会的种种问题,那无疑是一种痴妄之想。因为相形之下,身体所造成的业其占有的比例极少,而语意二业所占的比例却是绝大部分。是它们在秘密地决定着人的生命质量和社会的最终走向啊。
其实我们可以将平常的任何一个日子随手...

Read more

圣诞颂歌已经响起


  


圣诞即将来临,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十二月初,当我还呆在Bourne End的吠檀多中心之时,种种征兆已经此起彼伏。而今天我在伯明翰就参加了一个圣诞颂歌的合唱与祝福的活动。
前几日我已经看到楼下的公布栏里有一个活动的通知,即19晚五点,来自Selly Oak卫理公会教堂的一支合唱团将过来齐颂主耶稣的美名。
时辰一到,果然在门口传来了手风琴的声音,我们都赶过去。发现了一支合唱团已经在寒风中唱开了,有琴师,有圣诞老人,有男有女,但以长者居多。
门口灯光暗昧,他们就依着这灯光打开唱本尽情欢唱,也有的用手中的小电筒照亮歌本。还有一个小女孩骑在父亲的肩上很有节奏地随着节拍。要知道,...

Read more

爱默生与梭罗: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作者:毛喻原)


一、故居、日记
  
   在细雨中走出爱默生故居的时候,一个问题如眼前的雨丝一样缠绕着我的心绪。以我的观念,这座房子,无论如何应该有梭罗的一个位置,这不仅是他曾前后两次、长达两年多时间住在这座房子中,为前往欧洲游学的爱默生看守家园,呵护家人,而且《瓦尔登湖》的写作与修改也曾在这座房子里进行。在一定的意义上,这座房子对梭罗而言堪称精神的家园,但现在的梭罗却被他的家园放逐了。
  
   这座建于十九世纪初的房子,方方正正,典型的乔治时代的木制建筑。双层,对称的八个大房间,爱默生与第二任妻子莉迪安生活的一切在这里详尽陈列,还有终生未嫁的大女儿的画像及卧室也都如昨,当年爱默生的“超验...

Read more

泰戈尔给安德鲁斯的信


今天阅读泰戈尔给安德鲁斯的书信集,前言有一篇安德鲁斯的序言,介绍了泰戈尔德诗歌成就和他的人格魅力。安德鲁斯是一个很特殊的西方人,他是甘地思想传播到西方的重要人物,而且他参与了甘地所发动的许多重要运动,比如Ahimsa,Satyagraha和Sarvodaya等运动。
人们阅读甘地的传记时候一定会发现他。他还是泰戈尔的好友,也在泰戈尔创办的圣蒂尼克坦学校任教过,他把泰戈尔在1913年起得十来年书信集在一起出版。给人们以更深更真实地认识泰戈尔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泰戈尔十分早熟,他的文学觉醒在12岁前后,其老师是早期的孟加拉诗人Chandidas和Vidyapaty,他完全陶醉在这些少...

Read more

伦敦出行计划


(很惭愧,来英国都三个月了,还没有去过号称世界第一大城的伦敦。恰好武汉大学的张建辉博士有此出行之心,于是我们三人就把时间定在了12月21日,由大清早出发,请教了一些行家,我们就安排了如下行程,)
  
早上5点30从伯明翰出发,估计9点到伦敦维多利亚站。右转5分钟,tub station;买1-2区地铁票,day ticket;估计要5镑左右吧,有免费的地铁图可以取,以之来导游。
1、第1站,乘地铁绿色线,右行2站——大本钟,国会;时间:1小时30分。
2、第2站,原地铁线反方向返回,在St James下——白金汉宫在维多利亚车站与St James之间;11点30要赶到,看英国兵换岗,12点结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