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秋霖

北大经济学博士后、斯坦福亚太研究中心比较卫生政策研究员

解决医闹要堵更靠疏


  近日,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发出《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患者和公安部门都提出了要求,明确侮辱、威胁、恐吓、执意伤害医务人员等七类医闹、倒号行为,将由公安机关予以治安处罚甚至追究刑责。显然,这是相关部门针对近期发生的多起杀害医务人员的恶性事件做出的反应。

  毫无疑问,这是非常必要的。解决矛盾冲突,维护正常的公共秩序,保护冲突双方的合法权利,是政府和司法部门的责任。不管医患双方谁对谁错,司法部门都必须及时介入,保障医疗机构正常的工作、医疗秩序不受干扰。就好比出了交通事故,不管是谁撞了谁,谁的责任大,都不能允许在公路上长期僵持、打斗,警察必须介入,保证其他...

Read more

如何看医改的国际经验?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上千名医生、护士和患者齐舞二十分钟,组成“NHS”三个字母闪耀全场,这一幕,不仅让全世界人民欣赏了奥运会开幕式史上新颖的主题,也增加了人们对于英国的“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国家医疗服务制度的关注和讨论。

  奥运会开幕式呈现的一定是一国引以为豪的历史、文化、成就……有机会举办奥运会的国家,也少有自信将本国的医疗制度展示在这个国际舞台。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以展示英国的历史和发展为主题,将二战后建立的这一国家医疗服务制度作为一幕...

Read more

个人账户资金转补充医保是有益尝试


  2012年5月1日,镇江综合性门户网站金山网上有一条新闻《自费医保补充:超医保范围自费药可报40%》。该报道说,镇江市区、扬中、丹阳等地陆续施行自费医疗补充保险,每年为参保人员减轻医药费负担数千万元。镇江的这个“自费医疗补充保险”,就是社保部门用医保个人账户的部分资金,为所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住院费用中,超出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自费”费用,也可以报销40%。这一做法,不仅对降低患者个人的医疗负担有一定意义,也是解决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存在的问题的有益尝试。不过,从运行效果看,效率还有待提高,方...

Read more

中国人为何对医改失望?


   最近,摩根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和权威《柳叶刀》杂志相继发布关于中国医改进展的评估,都对中国医改三年来的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很高评价。(详见笔者的上篇文章《中国医改海外获好评》。)

 
  但是,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解决离公众的期待显然还有距离。自2003年以来,中国政府不断增加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是近几年卫生总费用的上涨很快,因此个人医疗卫生支出水平继续较快增长,2009、2010年个人卫生支出对卫生总费用增长率的贡献率基本维持在2008年的水平。医患矛盾甚至有凸显的趋势,去年和今年已经发生了数起...

Read more

中国医改要避免“轮回”


   2003年以来,医改成为中国各界关注焦点。历经五年多的争论,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出台,标志着最新一轮医改拉开帷幕,至今已近三年。

 
  三年来,中国医改取得了很多阶段性成果,尤其在基本医疗保障的扩大发展和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重建上,取得了不小成就。可能因为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也可能因为新医改和美欧一些国家的新一轮医改正好同期,具有对比的新意,中国新医改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1年10月至12月,摩根...

Read more

中国医改海外获好评


   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月刊发了一期中国专刊,对中国医改三年的进展和初步成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2011年10-12月,摩根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也相继发布中国医改进展评估报告。这表明中国医改确实产生了全球影响。

 
  总体而言,国际学术界和政策界,对中国医改的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给予了较高评价。但对于三年医改的成效,中国国内却存在一些不同观点,有的甚至认为三年改革不成功,回到了起点。结合最近发生的多起医生遭受伤害案、药企被爆使用“毒胶囊”事件,以及有的地方医院不收医保病人等新闻,人们质疑医改的成效,也理所当然了。
&...

Read more

中国要在医疗费用控制上下工夫


  最近一个月来,美国医改又起大争议:是否要私有化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新任共和党主席保罗?瑞安公布的预算计划将大幅削减联邦医疗保险的支出。尤其是该计划提出了一项刺激人心的建议:2021年之后退休的人将得不到政府提供的“按服务收费”的医疗保险项目,改为由政府发放医疗券(voucher),退休的人用医疗券购买商业医疗保险。这个建议被美国一些媒体称之为联邦医疗保险的私有化。一些观察人士认为这是该预算计划中最为敏感的,是共和党的一次豪赌。共和党称其为彻底修改联邦医疗保险,而民主党则斥之为联邦医疗保险的终结。

  联邦医疗保...

Read more

美国联邦医疗保险私有化提议和对中国医改的启示


  最近一个月来,美国医改又起大争议:私有化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新任共和党主席保罗?瑞安(Paul Ryan)公布的预算计划将大幅削减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的支出。尤其是该计划提出了一项刺激人心的建议:2021年之后退休的人将得不到政府提供的“按服务收费”的医疗保险项目,改为由政府发放医疗券(voucher),退休的人用医疗券购买商业医疗保险。这个建议被美国一些媒体称之为联邦医疗保险的私有化。一些观察人士认为这是该预算计划中最富政治敏感性的,是共和党的一次豪赌。共和党称其为彻底修改联邦医疗保险,而民主党则斥其为联邦医疗保险...

Read more

选择,反映改革现状和问题


  (按照卫生部党组关于加强卫生管理干部岗位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卫生管理队伍的要求,全国地市级卫生局长培训已纳入每年一次的培训规划。2010年培训由部人事司主办,部党校承办,300余位地市卫生局代表参加,其中卫生局主要领导占到67%。为了解各地医改推进情况,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出现的变化,卫生部党校与《中国卫生》杂志社联合对参与本次培训的地市卫生局长们进行了一次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相关问题的匿名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有效率超过六成。本文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健康中国”研究组为调查结果撰写的系列评论之一。)

  ...

Read more

中国医改也患“美国病”


  中国的医疗患上了美国病,中国的医疗体制患上了美国病,中国医改也患上了美国病!

  中国的医疗卫生发展,患上了“美国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越来越“以疾病为本”,从“重预防”移向“重医疗”,从低成本移向高科技、高成本,越来越接近以疾病生理医学模式为基础,以高科技设备为手段的美国“先进”模式。实际上,人们需要医疗卫生服务的目的并不是这些服务本身——这些服务本身是很痛苦的,药是苦的,手术是痛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