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男女一方死亡,另外一方是否享有继承权?
1.可能发生的继承问题
现实社会中有很多未婚同居男女不仅会视对方为自己的“妻
上篇:婚姻关系与财产纠纷 9
子”或“丈夫”,并且双方的家长也往往承认对方为自己的“儿
媳”或“女婿”。在长久的同居生活期间若发生同居一方死亡或同
居一方的亲人死亡时,同居的一方能否享有对另一方的继承权,以
及一方能否享有另一方的亲人去世后遗产的继承权的争议仍然较
多。
...
作者文章归档:张浩
离婚时如何界定哪些债务是夫妻个人债务
刘晓俊(女,化名)和王怀德(男,化名)婚后五年。王怀德是个有点小聪明的人,他不想通过踏实工作创造财富,总想寻找致富的捷径。有一次跟朋友喝完酒去赌钱,手气很好的王怀德赢了不少,以为找到发财之道的他以后便经常去赌博,开始偶有几次手气不错,之后就一直在输,最后还欠下了赌债,给人出具了欠条。债主拿着欠条找到刘晓俊和王怀德,要求双方偿还,但是被刘晓俊拒绝,债主就把两夫妻告上法庭。经过法庭审理,该欠条所述债务系赌博所生之债,不受法律保护。因而,驳回了原告诉讼请求。
夫妻个人债务,是指夫妻一方非为共同生活所需而负担的债务,包括夫妻一方婚前所负债...
什么情况法院可以判决离婚?
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是否判决离婚应以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为事实依据,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破裂,应当从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夫妻关系的现状和有无和好的可能等方面综合考虑。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和审判实践经验,凡属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疾病的,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它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
2、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
3、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4、一方...
离婚时双方能否依据原来签署的夫妻忠诚协议分割房产?
离婚时双方能否依据原来签署的夫妻忠诚协议分割房产?
什么是夫妻感情破裂?判决离婚的标准,那些情况下可以离婚?
什么是夫妻感情破裂?判决离婚的标准,那些情况下可以离婚?
上海离婚律师张浩律师总结如下:(张浩律师咨询电话:15800797508
感情破裂的最新标准
婚姻法32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1、 已婚或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
2、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3、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4、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2年的;
5、 其他导致夫妻感破裂的情形。
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在确认夫妻...
父母出资给子女买房,离婚时如何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最高院的解释”)第22条第二款:“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
一方不同意离婚怎么办?如何离婚
离婚后又同居,同居期间财产怎么分割?
一对夫妻刚在清浦区法院的调解下离婚,没几天又同居生活。然而,在相处一段时间后,二人又因为琐事而分居。同居期间,“妻子”取走“丈夫”卡上7000元现金,“丈夫”要求对方返还这些钱。近日,清浦区法院公开审理了这个同居关系析产纠纷案。
去年6月11日,扬雪梅到清浦区法院起诉,要求与丈夫章朝阳离婚。经法院调解,双方于去年9月2日离婚。婚生女扬文轩随扬雪梅生活。然而,就在同年9月12日,双方又开始同居生活,但一直没有领取结婚证。今年3月6日,章朝阳在银行存了7000元钱,银行卡设有密码。3月9日,扬雪梅取走了这笔钱。3...
反悔赠与财产,财产转移前赠与人可撤销
一对离异夫妻在协议离婚时,约定双方共有房产一层归女方和女儿所有。离婚不久,女方写下一份承诺书,声明愿意放弃房屋产权,归还男方及子女所有。此后,该房屋一直未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由于在外生活居无定所,女方要求搬回住所居住,却遭到男方拒绝。因此,女方和女儿将男方告上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要求确认房屋一层所有权。
近日,法院判决,房屋一层归女方和女儿所有。
两年前,阿霞(化名)与阿远(化名)离婚。离婚时,他们签写了《自愿离婚协议书》,对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进行了约定。双方约定夫妻共有房产一层归阿霞和女儿所有,二层归阿远和儿子所有。
离婚后,双方按照离婚协议书关于...
理财款反目打完财产官司又闹离婚
母亲给了新婚的儿子100万元存款,儿子认购信托产品理财获益8万余元。这本是让全家人开心的喜事,孰料为争夺这笔理财款,小夫妻走到了离婚的边缘。近日,滨湖法院审结了这起亲人之间的委托理财纠纷案,判令小夫妻二人将理财款本金及收益全数返还给母亲。
刘女士和老伴家业殷实。儿子张先生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银行工作,时不时地给二老介绍一些理财产品的信息。一来二去,二老心动了,便委托儿子买些理财产品。自2003年起,刘女士夫妇开始委托儿子理财。开始只是小打小闹,尝到甜头后,二老的手脚放开了。2007年-2008年,二老先后十次委托儿子购买基金,投资总额高达百余万元。
2009年初,刘女士的儿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