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的经济形势说明“稳增长”的必要性。政府扩大支出与减税,都是政策的选择项。但是,如何做才更有效,更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则是当下“稳增长”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此前的“保增长”,财政收支手段并用,稳定了经济,但也留下了巨额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的“稳增长”又该如何去做呢?
“稳增长”不能走老路。政府所作所为应该转向尊重市场力量,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扩大支出刺激市场需求,可以收到立竿...
作者文章归档:杨志勇

财政与税收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副主任(执行),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与比较税制
目前正致力于比较财政制度分析、中国税制改革研究、国际税制跟踪研究工作以及税收知识的普及工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 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编号:08BJY139)。
中国应改变“零敲碎打”的减税模式
持续十多年的税收收入快速增长,为实施一揽子减税计划提供了基础。
中国应结合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的调整,分步实施一揽子减税计划。短期内可着手实施消费税减税政策,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继续下调个人所得税税负;从中长期来看,要逐步降低增值税基本税率直至10%的水平,提高税收的国际竞争力,要通过增加专项扣除降低个人所得税税负,要恢复出口商品零税率制度。
我国需要调整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
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物价高位运行。目前,国内市场上许多商品价格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市场结...
经济政策选择着力点 亟须转变
核心提示:实体经济所流露出来的寒意,不得不让我们对名为稳健实则紧缩的货币政策进行反思。
目前,CPI经过较长时间的高位盘整,已基本消化掉货币扩张所带来的物价上涨压力。10月份,CPI进入“5”时代;11月份,CPI更是进入了“4”时代。这是大势所趋。即使是在CPI的“6”时代,物价问题的严重性甚至都不如增长和相关的就业问题。遥想上个世纪90年代,面对20%以上的物价涨幅,我们最终还是实现了软着陆。可以说,现在,通货膨胀已成强弩之末。但是,实体经济所流露出来的寒意,不得不让我们对名为稳健实则紧缩的货币政策...
增值税全面取代营业税是未来改革方向
11月17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明确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增值税最终全面取代营业税,是未来中国间接税制改革的方向。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即以前所称的“增值税扩围改革”。新提法可防止误解。增值税改革所涉及的税收专业名词较多。由于缺乏税收专业知识,普通民众可能将“增值税扩围”误解为现行增值税征收得还不够多,还要扩大征收范围,要多收增值税,而忽略了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的前提是替代原先的营业税。
相反,在国家所实行的“结构...
完善财政体制的重要一试
最好的办法是对地方政府的债务需求加以合理引导,以公开透明的地方债取代透明度不够的地方政府性债务。
财政金融风险的化解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当下的中国货币政策的基调仍然是稳健的,但现实中,经常表现为紧缩性的政策,亟须尽快恢复中性。与此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仍然需要坚持。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获准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
地方自行发债是分税制财政体制完善的一项重要内容。分税制财政体制要求各级政府财政的相对独立性,以更好地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性。相对独立运作的地方财政,收大于支或收小于支都是正常的。当财政收小于支时,地方财政的运行...
主权债务危机:怎么过大关
赤字与公债的规模应该适度,必须在政府理财思路中占据重要位置。纯粹的“以支定收”思路极易导致政府陷入债务危机。财政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是要回到经济层面。只有健康有活力的经济,才是财政稳定的坚实保障。
由于主权债务危机问题的持续发酵,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似有增强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大幅下调了全球增长预期。
主权债务危机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收不抵支的产物。过分讨好所谓民意的结果是政府负担越来越重,最终必然是债台高筑。
在周期性财政平衡观念的影响下,借新还旧通常能够持续。但是一旦遭遇经济、金融危机,市场变化可能迅速...
宏观调控与制度改革
制度改革需要有合适的时机,至少不应与宏观调控背道而驰。
10月份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5.5%。这是自6月份以来,CPI首次回落到6%以内。物价上涨势头得到一定的遏制。由于经济的惯性作用,未来一段时间内物价还会在高位运行。但是,需要明确的是,经济的不确定性尚未消除。这可以从10月份的财政收入数据上明显地看出来。10月份的财政收入增速继9月份之后连续下降。这是对经济状况整体的反映。特别是,和经济活跃程度关系最为密切的货物和劳务税增速。10月份,增值税增速仅为7.6%。这是今年以来增值税增速首次下滑到10%以下。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拿欧洲国家来说,希腊问...
推进财税改革正当其时
与其坐等地方政府不堪重负,最后撂下担子一了百了,不如加快中央与地方财权财力格局调整步伐,重新调整财政体制,合理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
201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答卷表明,各界担心的滞胀未成现实。但控制通胀任务依旧艰巨。消费物价指数(CPI)上半年为5.4%,6月份达到6.4%,创3年来新高。通胀压力下,希冀货币政策承担促进经济增长重任几乎是不可能的。新一轮房地产调控进行了一年多,房价上涨压力仍未得到充分释放,行政性调控政策如何与市场有效结合,还需要智慧支持。
世界经济比年初预想差很多。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余额上限已到,何去何从直接影响美债信用。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几乎遍及...
统筹施策重塑企业竞争力
低成本曾是中国制造业的一大优势。生产要素成本持续快速上涨、税费负担重等都给制造业带来了冲击,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上的优势正在逐步丧失。面对新形势,中国企业唯有顺应形势,因势利导,进行竞争力再造,才有出路。
财税体制改革早已成共识,但具体改革方式与改革时机的选择都是一个待定的问题。财税改革必须在整合社会各种利益的基础之上进行。财税改革应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如何在财税改革中激活我国企业的优势和创造力,是财税改革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从根本上说,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主要靠的是企业内部的力量。培育企业竞争力,不能再依靠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而应转向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新发展模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