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白益民

白益民,男,1968年8月18日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白益民1981—1987年就读于北京101中学,1991年毕业于北京轻工业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精细化工专业。1991—1993工作于北京第一轻工业总公司, 1993-2005年,就职于三井物产(中国)有限公司,12年中了解和掌握了日本财团及其综合商社对国家微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功能和作用;2006年,白益民创建了推出研究日本经济模式的专业网站--“超级主义者”网站率先提出东方经济学的理念,并推出了介绍日本经济模式的《三井帝国启示录——探寻微观经济的王者》一书;2007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的理事,并组建了“财团经济研究室”,还同时担当多家财经类杂志媒体的特约撰稿人。

重估沃尔沃


  毫无动静的沃尔沃成都生产基地已经远远落后于大庆,大庆整车基地的飞速推进预示着沃尔沃正在努力实现到2016年在中国20万辆销售、20%市场占有率的目标。但令人冒汗的问题是,沃尔沃在中国缺少整车相关配套企业,更没有一个完整的物流体系支撑,沃尔拿什么去拼? 向13亿人销售产品是令人垂涎的一个期望。但如果缺少一个完整的物流体系支撑,这多少会令人尴尬。

8月20日,大庆市规划建设局召开了沃尔沃大庆整车厂项目规划方案对接会,大庆市及沃尔沃汽车相关领导均出席了会议。问题是,大庆整车项目还未获得政府批复,但生产基地建设已经过半。在对接会上,凯旋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沃尔沃大庆整车生产厂)负责人透...

Read more

安倍晋三背后的财团魅影


  2012年12月26日,日本国会众参两院举行首相指名选举,执政党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当选日本第96任首相。

  对于中国人来讲,最关心的莫过于日本新政权上台将如何处理剑拔弩张的钓鱼岛局势以及因此而受到严重打击的中日经济关系。人们也许还在等待,安倍晋三能像2006年那样,刚上台便奔赴中国,展开“破冰之旅”。当时,安倍与中方一起让小泉纯一郎时代降至冰点的中日关系逐步修好。中日最终在2008年达成了两国间的第四份联合公报。

  不过,时过境迁,经过鸠山政权垮台的启示,安倍晋三也不可能再重走老路。安倍晋三在第二次成为日本首相的当天就表示,钓鱼岛问题没有谈判余...

Read more

中俄能源合作尚待走出纸上谈兵


  中国是俄罗斯“双头鹰”战略的重要棋子,是其在亚太地区的重要战略协作伙伴,同时也是牵制美国、欧盟国家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日本是俄罗斯经济发展所需资金和技术的重要来 源。俄罗斯积极发展与中国和日本等东北亚地区国家的能源合作,以平衡和牵制为手段,他既可以利用东北亚地区的大量资金开发远东地区,亦可利用中日两国在能源争夺上的矛盾大搞平衡 战略,从而牢牢掌控东亚能源主导权和定价权

  普京再次就任俄罗斯总统后于6月5日首次访华。访问期间,中俄两国签署了17份不同种类文件,能源合作成为两国元首正式会谈的主要议题。但备受关注的中俄天然气价格谈判,并没有 因为这次访问取...

Read more

中国经济的理想蓝本:美国?还是日本?


  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主要是在学习美国。用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来构建中国的改革路径,这一选择让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发展问题,如经济结构不合理、外贸依存度太大、社会贫富分化、持续增长存在严重隐患等。回顾过去,对比中外,我们有许多东西要反省和调整。蓦然回首,一衣带水的日本,或许对我们经济发展更具有参考价值。

  美国经济模式通过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教科书而广泛传播,不仅渗透到全世界的院校,而且渗透到全世界制定政策者的思维之中。急于改变自己落后经济状况的中国,受到这一思潮的影响也颇为深入。但是,在经过近30年的理论借鉴后,我们却突然发现,对后发国家而言,更值...

Read more

日本企业独特的组织架构


  总经理会议”、交叉持股、综合商社……日本财团以其特有的生存方式和手段展现了其强大的综 合作战实力

  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全面崩溃。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企业的竞争力远远比不上美国和欧洲的企业。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不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世界100家大企业中,日本只有4-5家;在包括美国企业的世界100家大企业中,日本还榜上无名。

  为了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50年代,大企业之间合并、协作以及产业再组织论,成了当时日本政策思想的主流。日本政府认为,小企业体制是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迅...

Read more

商权天下,日本综合商社的启示


  如果一个国家不能输出价值观,就不能称为大国;如果一个国家不能成功地输出资本,则算不上一个真正的经济大国。

  对外直接投资,是衡量一国资本输出的最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中国经济各种宏观指标中的最大弱项之一。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而对外直接投资额(FDI)的存量却只有2300多亿美元,与欧洲小国丹麦差不多,与日本的2.9万亿美元相比,不算九牛一毛,也只能是九牛与一牛。这意味着,中国如果想通过海外投资在更深层次的领域影响全球商业走势,其道路还很漫长和曲折。

  尽管国内外经济学家大多都在提醒中国避免日本经济的覆辙,但就海外投资战略来说,中国还是更应该...

Read more

联想“贸工技”的无奈


  郎咸平说联想只是一个营销公司,没有自己的技术!联想以技术发家之后却走了为世人所诟病的“贸工技”之路。中国的企业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单兵做战,不像日本有综合商社,可以让搞技术的专心搞技术搞市场的的专心搞市场搞金融的专心搞金融,因为综合商社可以将技术、市场、金融企业整合在一起。很多人骂联想现在不务正业,也许它也很无奈吧!

  1984年10月,柳传志带着计算所的11个人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曾茂朝给他的20万元开办费创办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

  早期的计算机使用中,因为计算...

Read more

柯达破产,源于美国国家战略


  2012年1月19日柯达,这家拥有131年历史的影像业老店向纽约一家破产法庭申请破产保护。,1997年以来,柯达仅有2007年一年盈利;市值从1997年2月最高的310亿美元一路剧降,以1月18日0.555美元的收盘价计算,市值已仅有1.45亿美元,十年间蒸发了超过99%。自去年12月初至今,股价一直在1美元左右徘徊。

  是否如众人所说,柯达沉迷于胶片美梦?

  柯达前高管、罗彻斯特大学西蒙商学院教授拉里·马特森(Larry Matesson)表示,他曾在1979年撰写过一份非常精准的报告,预测了市场的不同部分将如何从胶片时代转向数码时代,首先是政府勘测机...

Read more

华为不敌日本NEC,兵败澳洲的真相!


  华为被迫退出澳大利亚通信项目,日本NEC胜出.

  2012年3月24日,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澳大利亚政府以担心来自中国的网络攻击为由,禁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数十亿澳元的全国宽带网设备项目进行投标。与此同时,日本电子设备商NEC近日赢得澳大利亚国家宽带项目建设的合同,NEC将为澳大利亚的宽带批发商提供端到端的语音、数据解决方案,包括云技术相关的电话及联络中心技术。有数据表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受阻是全球国家中最高的,而华为并购失败比例在国内是最高的,而很多企业虽然完成了收购,但整个收购确是亏本的,而像华为这种的一些有利可图的收购却抢不过别人。所以政客口中的“国家安全&...

Read more

“产业日本”与“金融美国”


  中国产业创新体系应该怎么建?

  我们对于创新的概念一直都很模糊,一般人认为类似美国那样的发明创造才是创新。但实际上对于创新应该有两种模式的概念:一种是像日本那样在技术上日益积累、升级和综合集成化;另一种就是美国式的、通过股市进行融资,将一种发明变成产品甚至衍生成产业,这种创新来自大学的实验室。

  日本与美国创新模式的不同首先源于经济模式的区别。

  日本创新模式的主体是财团等大型综合性企业,它依靠技术合成,使产品不断复杂化、多样化并促使功能不断高级化,从而实现产业的升级。这种升级方式依靠的是世界各地大学的既有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占领市场,建立产业链,等着坐收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