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贸工技”的无奈


  郎咸平说联想只是一个营销公司,没有自己的技术!联想以技术发家之后却走了为世人所诟病的“贸工技”之路。中国的企业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单兵做战,不像日本有综合商社,可以让搞技术的专心搞技术搞市场的的专心搞市场搞金融的专心搞金融,因为综合商社可以将技术、市场、金融企业整合在一起。很多人骂联想现在不务正业,也许它也很无奈吧!

  1984年10月,柳传志带着计算所的11个人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曾茂朝给他的20万元开办费创办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

  早期的计算机使用中,因为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有限,为了提高计算机的效率,减少在汉字输入过程中对存储器的频繁访问,总工程师倪光南主持研制了联想汉卡——以其智能化联想汉字输入得名。从而使公司“名利双收”。联想式汉卡还有另一项特殊的贡献,就是将“联想”这项技术的名称变成了品牌、变成了公司的名称。1989年11月计算所公司正式改名为“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

  1992年2月在联想一年一度的工作会议上,最热门的话题是“多种经营”。柳传志和李勤的“多种经营”是搞房地产,而总工程师倪光南认为“多种经营”是扩展PC相关业务,充分发挥联想在PC技术方面的优势,扩展相关业务。当时还没有现在已经非常时髦的3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的融合)这种概念,但倪光南认为,计算机与通信的结合是发展趋势。这种情况下,倪光南主导开发了程控交换机。1994年,第一台联想程控交换机LEX5000以及后来联想进军互联网领域所做的FM365,联想都以亏损为由关闭。

  1996年,联想集团创始人之一的柳传志正式提出联想的发展模式由“技工贸”转向“贸工技”。联想控股下属有联想集团有限公司、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联想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融科智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弘毅投资、神州租车六家子公司,涉及IT、投资、地产等三大行业,近年来涉足金融业和新能源产业。

  2000年,联想集团剥离出以分销业务为主体的神州数码,自身开始专攻联想自有品牌电脑。从此,联想的“贸”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自此,“联想”品牌成为了推动联想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拥有中国本土最广泛的渠道商的支持,挟着收购国际巨头IBM PC业务的巨大影响,还有全球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TOP合作伙伴的资格,联想品牌电脑的销售量在中国实现了迅猛的增长,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中国民族品牌的代表和骄傲。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正越来越引发人们的思考:“联想”品牌的背后是什么?

  时至今日,倪光南仍为联想集团放弃“技工贸”路线而惋惜。倪光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用IT教父施振荣的“微笑曲线”来说明联想的问题。利润主要来源或是创新和知识产权,或是品牌和规模,这是在“微笑曲线”的两端。在曲线中部是低端的装配加工,很难取得利润。在他看来,联想的第一阶段(1984~1994年)实行“技工贸”,那时只能靠创新和知识产权取得利润,如联想式汉卡的销售价大约是成本价的一倍,利润很高。1990年后联想推品牌PC,利润也不错,其中包含品牌和创新两部分的贡献。那时,PC设计还有较高的增值,但随着PC技术的成熟,这部分增值就越来越低了。现在,“微笑曲线”左端的利润主要被PC产业上游的Intel和微软等公司所占有,PC厂商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PC产业的技术门槛降低是客观趋势。

  2009年,联想多花1亿美元回购联想移动的行为,除了给兄弟公司分“红包”之外,也是对“贸工技”的联想的一次自我调整。当PC的利润日渐微薄,面对互联网、三网融合所带来的冲击,联想不得不改变。

  柳传志表示,“当年联想选择贸工技道路是一个迫不得已的做法。当时的联想既没有资金积累,又不懂得企业管理,没有销售渠道的时候走的一条路。这条路带来的好处是在92、93年外国企业大举进攻国内市场的时候,使联想能够应战,不被打倒。他表示,联想要想真正在行业里面做到突出领先的地位,甚至能够对中国,或者再大一点对人类有所贡献的话,技术的创新绝对是十分重要的。柳传志回忆,1984年开始创办联想的时候,最大的电脑公司是IBM,今天IBM已经没有硬件业务了,后面排名的是DEC、王安、HP,DEC已经没有了,王安现在也没有了,康柏也没有了。在这些没有的过程之中,很多的公司都是因为战略不能适应行业的变化。一部分公司做了一些不适应市场的举动,比如说像DEC公司,曾经是这个行业里排名第二的公司。因为开发了一种Alpha芯片,投资巨大却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所以失败了。“所以,联想今天一定要非常小心。一方面要注意有技术创新和突破获得更高的利润。但是要记住自己是一个跑长跑的公司,一定要注意市场的需求和新的创新产品配套的财务、销售、市场各方面的能力,形成一个配套”。贸工技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对我们而言,心里头一直憋着一口气:联想集团要在技术上有所突破。这么多年无论国家还是老百姓都对我们抱有很大的希望,我就是不做,因为我心里明白,还没到时候。一个企业最根本的目的是生存,不能为图大家说好而贸然去做。再伟大的理想,如果做不通就可能会要命。

  联想以“贸工技”在92、93年外国企业大举进攻国内市场时有效有序应战,不被打倒。但付出了技术缺失的代价。联想集团于2005年以12.5亿美元并购连年亏损的IBMPC业务。通过并购,联想获得了IBM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全部知识产权,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一万名员工,以及在五年内使用“IBM”和“Think”品牌的权利。掌握海外销售渠道是联想此次收购的重要原因,因为联想的海外业务从01/02财年的11.5亿一路缩减到03/04财年的不足3亿,所占比例从5.5%收缩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