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悦阳

王悦阳

汪大文:女画家的四世同堂


      如同一幅深得中国传统艺术精髓的画作,女画家汪大文的人生描绘了一道美妙的圆。经历了24载漂泊岁月,足迹踏遍了美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土地,如今她终于回到了上海,寻回了自己的根。在她位于苏州河畔的画室“神石轩”,墙上正挂着一幅刚完成不久的《牡丹》,上面所题的一首小诗,颇能道出汪大文如今的心境:“我本无意画牡丹,随手写得富贵来。原想随花寻桃源,却应春宴赴瑶台。红尘碌碌总是梦,丹青款款诉情怀。只须留住童心在,已白双鬓笑灿烂。”如今已近古稀之年的汪大文就是凭借这样的心态活得自由畅快——...

Read more

林怀民:磐的哲学


      62岁的林怀民,把自己人生一大半时间“瓜分”给了云门,云门舞蹈也为林怀民的生活添上了五彩斑斓的色彩。都说岁月不饶人,这样的自然规律在林怀民身上似乎一点不起作用。一身黑衣、黑裤、黑皮鞋、黑边眼镜的他坐在阔大的扶手椅上,时而舒展身姿,时而蜷成一团,活生生的一个大男孩。在他黑色细框眼镜背后的双眸,光彩烁跃、眉飞色舞,说到动情处潸然泪下,说到会心处眸中熠熠,独具个性的话语也一如既往的感性如诗。

      林怀民准备带着《行草》走遍中国大陆。他的视线凝重地落在宣传海报上墨水挥毫与黑衣舞者的舞姿组...

Read more

格里莫:黑白键上的“狼女”


      上海大剧院的宴会厅,回响起富有节奏感的高跟鞋声。

      “埃莱娜·格里莫来了”,不知谁在一旁嘟囔道。没过多久,在众人眼前,出现了这位身着“俏皮”红袄的“雅姿杰出女性艺术家演出系列”第一人。她见了记者,莞尔一笑,不紧不慢地用手擦拭着身上的雨点。随后,她用纯熟的英语向我们招呼道:“谢谢你们还留在这儿等我。”

      这是上世纪阿格里奇之后,又一位引起世人关注的女...

Read more

刘铮:请不要叫我“男旦”


      锣鼓响了,位于现代化的国家京剧院大厦8层的畅和园剧场正上演着周末专场。剧场很华丽,仿佛古时王侯贵戚的府宅,雕梁画栋,铺金贴银。观众早早地坐在场子里,座位并不多,不过百余个,望去却是黑压压的一片,几乎都坐满了。当天演出的戏码一共三出,全是旦角戏。有意思的是,这其中三分之二的戏,还都是由男旦完成的——开场是程派青年男旦杨磊的《荒山泪》,压轴则是梅派青年男旦刘铮的《穆桂英挂帅》。毫无意外,观众对于两位男旦的表演很满意,鼓掌、叫好之声不断。演出完毕,观众们更纷纷涌上台与两位红妆小伙亲切寒暄。

    &n...

Read more

是是非非说男旦


     从年初电影《梅兰芳》的华丽上映,挑起了人们对男旦这个如今有些神秘的行当的无穷热情,到年底连番举办的纪念梅兰芳诞辰115周年、纪念梅兰芳赴日90周年的庆祝活动,山城重庆也为当地硕果仅存的男旦艺术大家沈福存先生隆重举办了从艺60周年纪念活动——2009,是京剧男旦频频亮相的一年。

      一时间,街头巷尾,男旦掀起不可抗拒的风情。日本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带来的一曲日本男旦版昆曲《牡丹亭》为冬日平添一份精致的热闹;电影《风声》中苏有朋精彩演绎的昆曲男旦也为这股潮流推波助澜;还有在&ldquo...

Read more

文化如何产业化?


      2010年早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与政协第三次会议如期举行。寒冷的天气没有阻挡代表、委员们的热情,数天的会议开展得颇为热烈。世博会安全问题、民生问题、经济建设……一系列关乎上海未来发展的话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而这其中,“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城市软实力”更成为颇为引人关注的焦点。

      文化是产业还是事业?

      “不可否认,文化产业化势在必行。”作为市政协常委,著名导演江海洋几乎每次都...

Read more

当代艺术:走过冬天


      2010年的春天来得有些早,北京城里刮着小风,非但不冷,还颇有些暖融融的感觉。已是中午艳阳高照,曾经一度火热的798艺术区却行人寥寥,这座由旧厂房改建的艺术区曾经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大本营,如今,却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偶尔,有一两个韩国、日本的旅行团,一群老太太走下大巴,惊喜地东拍拍西望望,可她们的热情丝毫提不起园区内大大小小画廊的兴趣,冷冰冰的大门始终关着,不少还索性挂起了休息的门牌。无独有偶,在上海的苏州河畔,曾经作为热门文化产业的M50艺术园区同样很萧条。除了门口的咖啡馆还有一两桌生意,园区内各家画廊几乎无人问津。

   &n...

Read more

白先勇:只坐经济舱


      白先勇72岁了,这个年纪本该在美国享受着伯克莱大学荣休教授的幸福生活,然而,一贯低调几十年的他却在这几年频频亮相,一会儿美国,一会儿香港,一会儿欧洲,一会儿台湾,内地更是几乎跑遍了。有趣的是,这一切的一切竟然都是为了昆曲,一个与其作家身份毫不相干的东西。

      从2004年挂帅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至今,白先勇作为“昆曲义工”已经走过了整整六个年头。本着“尊重古典但不因循古典,利用现代但不滥用现代”的原则,青春版《牡丹亭》不仅走进了国内各大城市的一流剧场...

Read more

罗晨雪:朱鹮鸟的梦想


      20出头的罗晨雪天生就像是戏文里走下来的人物,清秀的脸庞上有一对闪烁水灵的大眼睛,微笑的时候,嘴角稍稍翘起,显得很甜美,很青春。舞台上,她是当之无愧的主角,16岁时就担任了江苏省昆剧院《1699·桃花扇》的主演,从田沁鑫、荣念曾到林奕华,许多一流的舞台艺术家都很喜欢这位率真漂亮的小美人。舞台下,生于南京的她,有着金陵女儿的温婉,更有着石头城般的古雅,却又不失90后的活泼自然。

      “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参加世博会的演出。”面对《新民周刊》记者,向来率真的罗晨雪...

Read more

真真假假那些画


      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画家,林风眠的艺术作品一向是美术界、收藏界趋之若鹜的无上神品,因此自上世纪90年代起其作品拍卖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更不断攀升。然而,在一片经济大潮左右着艺术品价值、命运乃至名誉的今天,关于林风眠先生作品的真伪却也成为业界坊间争议最大的话题。

      2009年,在圈内一片质疑声中,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署名林风眠的两幅作品——《渔获》和《京剧人物》分别以1634万和842万港币成交。前者创下林风眠画作拍卖价新高,因此也成为众矢之的,伴随高价成交的新闻,伪作之疑争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