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曾鹏宇

曾鹏宇 作家,《北京青年报》记者,著有《玄机可透露》等书。

告别2010


    今天是2010年最后一天,北京城还没有下雪,每天都是太阳高照,但是外面已经是凛冽的冬天——昨天拿着整理箱去报社收拾东西,开始以为没多少,最后发现几乎要装不下——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记忆深处储藏了很多沉淀,平常都看不见,离开时才泛起回忆的泡沫。

    有11年前初入报社实习时部门开会的照片。

    有生平第一桩采访时瑞典文学院负责人的回复传真。

    有8年前第一次参加报社...

Read more

爱书的小时工


    家政公司安排了个小时工来我家,帮忙打扫卫生。我开始一直看不出她的年纪,所以都不知道怎么称呼。后来才听她说,她是80年的,只有三十岁,倒有几分出乎我的意料,她脸上已经开始有了很深的皱纹,那种风霜之色很容易让人把她往四十许人想象。

    不过她已经有两个儿子了,老大已经九岁,在北京上小学二年级。老二刚四岁,她老公是干建筑的,两口子白天在外面忙,孩子就扔在家里,交给婆婆带。我说你生两个不怕罚款吗?她笑笑说,农村人,不管那么多,老二现在还没上户口呢。

    我家的活儿其实不...

Read more

陈坤,走在通往胡四郎的路上


    昨天晚上下夜班时,见一位同事兴冲冲地往外走。问她怎么还不回家,伊说“去赶《让子弹飞》的凌晨首场”,后来便见她的MSN签名已经改成了“子弹击中我的心”。

    这一点并不出意外。《让子弹飞》的确是一部能够击中人心的电影,并不是那种靠脉脉温情潜移默化的打动,而是稀里哗啦摧枯拉朽充满力量的击中——现在中国电影中,能做到前一种的不多,很多影片连故事都讲不囫囵,却喜欢生往“人性”上努,结果先把自己打趴了;能做到后一种的更少...

Read more

新书封面


    《亲子鉴定秘档》,收录了2002年-2010年间16000多桩亲子鉴定中的典型案例,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1月正式出版——这是刚刚收到的新书封面,还不错,除了作者照片需要更换之外,哈哈。

    

Read more

猫的距离感


    家里俩猫性格迥异,船长跟谁都没距离,馒头是跟谁都保持距离,每每弄得我都觉得奇怪,差不多时间来家的两个小家伙,怎么就完全不一样呢?

    船长是刀家的第一亲善大使,谁来了都会守在门口,任摸任揉,一副大家风范。摸得它开心了,还会就地打个滚儿,乖到了人心尖尖上。现在看船长的照片,觉得眉目都舒展开了。第一天在赵阿姨家看到它的时候,可能因为那里收留的流浪猫太多了,船长安静地蹲在桌子上,那眼神带点淡淡的忧郁。

    现在,船长的表情已经一点忧郁都没有了。在刀家,天上地下,只要能...

Read more

向往的世界


    一

    不断接到同事和朋友的电话或者短信,谢谢大家的关心,对,我的确要离开这个呆了超过10年的单位,但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我对生活方向的一次小小的调整而已。

    新闻是一个站台,我这辆列车终于要开过去了。

    有个平常不怎么说话的同事在微博上留言说,挺遗憾以前没有多聊聊,因为那时候觉得时间很多机会很多,结果忽然发现共事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可不是吗,生活永远这样,不经意地流逝,不经意地错过,...

Read more

真名士,真才情


    一个兄弟负责的传是拍卖集团这两天正在搞秋拍,过去看了预展。跟那些崇尚西洋油画的拍卖预展不同,传是秋拍重点在中国书画,去了一看,立即就晕了——

    

    实在太多的好东西,看得我眼睛都直了。预展分为当代作品、近代作品以及少量古代作品。当代作品中的黄永玉,近代作品中的齐白石、徐悲鸿都是很多人追捧的对象,古代作品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像扬州八怪、四大才子等人的作品。

    说实话,拍卖预展远比拍卖会本身有看头...

Read more

关于未来的机会(2)


    前段时间,新闻学院的同学聚会,很多毕业后就再没见过的同学碰面,聊起近况的时候都很惊奇:“你是我们班上看起来最不可能在一个单位干十年的人,你多不安分啊,可是那么多看起来比你安分得多的人都不断地在换工作,你倒一直呆在那里整整十年!”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惊讶。从我在报社呆的第五、第六、第七……一直到第十年,几乎每年都有人会有同样的惊讶表达他们的意外。
 
    对此,我的回答都是&ldquo...

Read more

关于未来的机会


    生活注定会在2010年拐个弯,朝另一个方向驶去。

    签完offer那天,我一个人开车走在拥堵的东四环上,心情没有之前想的那么激动——用王菲的话说,定定的淡着,张得紧紧的——这是我到北京的第12年,也是我从青涩走向成熟的12年。在这个时候发生这样的转变,正当其时。

    九月的一天,接到猎头公司妹妹的电话,向我推荐了一个职位——猎头妹妹看了我两年的BLOG,多少知道一些我的情况—&m...

Read more

棍表姐的数字游戏


    今天棍表姐很真诚地说,听了我的建议投资基金,是她这些年做得最对的事情,甚至把这跟她前段时间出的第一本书相提并论——哇,诸位看官,你们知不知道,对于棍表姐这样的“批评女神”,得到这样的正面表达有多么的不容易。

    棍表姐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其实吧,我对基金真没啥兴趣,但是你老是追在屁股后面建议我买,说的次数多了,我有点不好意思了,最后勉强答应都是怕打击你的积极性……不过经过这几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