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孟繁旭

.

王文襄故意杀人一案二审辩护词


审判长、审判员:

  黑龙江孟繁旭律师事务所依法接受被告王文襄委托,指派我参加二审庭审为其辩护,经辩护人充分论证本案,发表如下辩护意见:

  一、一审判决无查证属实证据认定王文襄主观有杀人故意。

  一审判决针对本案列举了七类证据,因本案涉嫌复杂共犯,且王文襄属非实行犯,这就使得本案七类证据中除被告人供述外的六类证据均因缺乏证据三性之一的因果关联性而对王文襄失去证明力。本案焦点在于确定王文襄的授意内容,因此,探究三被告人供述至关重要。据卷宗及庭审,关于证明王文襄授意内容的三被告供述尽管表述不一,但供述的核心内容却高度一致,那就是王文襄的授意内容是只“绑”非“杀”,为证明此点,辩护人将简...

Read more

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告人供述


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告人供述

                            孟繁旭    唐学文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是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独立证据形式。供述在司法实践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相对于其他证据形式,供述(口供)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影响...

Read more

和谐社会呼唤律师


和谐社会呼唤律师

 

 

古代哲人眼中的和谐是一个这样的大同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吏安其官,民乐其业”、“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皆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而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赋予了现代和谐社会的新的蕴涵。这个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们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形态,是一种治国理想,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探究其本质要求“和谐”即是整个社会关系中利益要均衡。在这个构建中,我们清晰看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无不与法律相关。十五大提出的“社会...

Read more

建设节约型社会 司法人应责无旁贷


建设节约型社会  司法人应责无旁贷

 

中国一度以“地大物博、 物产丰富”自诩,在泱泱十三亿人口为分母,加之这数十年来的资源无计划开发与浪费,造成各领域资源紧张,缺水、缺电、缺煤等现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于是,建立“节约型社会”一时成为国人热议的话题,建设“节约型机关”、“节约型企业”、“节约型家庭”等活动轰轰烈烈地展开,特别是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通知,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工作,办公区域夏季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度的出台。这一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率先垂范,有力的推动了社会节约...

Read more

立法呼唤律师


立法呼唤律师

                   孟繁旭

制定法律规则即是立法,立法是一个权利与义务分配的复杂工程,是一个制度的理性构建。立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因为立法价值的良恶、权利与义务分配状态的多少、质量的高低,都会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人治思想以及建国以来我国实行的体制因素,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根本没有完善的法制。正如伯尔曼说,“法律不只是一整套规则,它是在进行立法、判...

Read more

谁在践踏法律的信用(一)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各个领域,基本达到了有法可依。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将法制建设法治建设,并写入宪法之中,使人们对法律的认识提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在宣教之下,在未参与法律生活时,人们心目中认识的法是神圣的、至上、最高权威的。对法既敬畏、尊重,更是爱戴、推崇和信赖。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对法产生的是归属感和依恋感。但是人们在寻求社会正义的现实中,却被无情而又冷酷的大量事实,碰得头破血流,人们不但未能完全实际体会到法律的正...

Read more

谁在践踏法律的信用(二)


  三、司法上的践踏法律
        
司法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有力的救治手段。不公正的立法固然是一种弊害,但未经最终适用到具体个案的处理之前,这种弊害还只是潜在的或说是印在纸上的文字。而一个以追求社会正义为存在基础的司法却可以将此弊害降至极限。不公正的执法是降低了法律的信用。但毕竟还可以持司法之剑以救济,以此扶平伤痛,挽回法律之信用,可是司法人司法不公,就将公众对法律信用的最后一点希望都彻底给熄灭了。人们觉察法律的实现往往依赖于法律职业的从业者,他们对法律信用的评价必然连带始于法律职业...

Read more

孟繁旭律师事务所简介


孟繁旭律师事务所坐落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241号。这里高楼林立,人口密集,市场繁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孟繁旭律师事务所创办于1993年年末,是全国首批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律师事务所。1998年,为了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壮大律师队伍,该所不惜巨资购置了近2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写字楼,被誉为“孟繁旭律师楼”,成为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律师事务所,在全国律师界也屈指可数。整幢办公楼全面实行楼宇自动化管理,配有楼宇监控、电脑联网、电话联网、中央空调和独立采暖设备。律师楼按照功能分为律师工作区、接待服务区、行政管理区、后勤资料档案管理区、网络中心区、娱乐活动区等六...

Read more

品牌魅力与律师事务所发展


 

    目前,我们国家已经拥有律师十几万人,律师事务所一万多家,但律师事务所的管理难依旧是阻碍律师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很多学者专家和律师事务所的成功管理者,都从微观操作上阐述过各自的观点,无异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但由于律师事务所发展的多元化及管理模式的差异,一个律师事务所的管理经验并不适用于其他事务所。因此,探讨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律师事务所的管理理念,对律师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根据十多年成功创办律师事务所的实践,从宏观出发,概括整理了一些律师事务所管理理念,即以“坚持不懈塑形象,与时俱进创品牌”为目标,一靠人才,二靠创新,三靠...

Read more

构建和谐社会,司法公正是底线


    寻求自然秩序的和谐,建立一个大同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长久向往的社会。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共产党人的总书记胡锦涛在汲取人类智慧,总结中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的“和谐社会”。这个和谐社会的内涵即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审视这个和谐社会的内涵,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都无不与法律密切相关。回顾改革几十年的成果,社会之所以比较巩固和稳定,根本在于国家制定的法律基本上符合自然世界发展社会各个群体和谐的规律,而这些法律基本上又都较好的得以执行。所以和谐社会的内涵突出了法治的地位,可以这么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