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富中

王富中,居重庆。 84年生人,业余写小说,偶有中短篇作品在国内文学期刊上发表。

爱莲说


 

1

炙热的浓夏来了,充满厌烦。毒辣的太阳像一张满是窟窿的旧桌布,把整个城市罩住,蒸得每条街道,大汗淋漓。小保姆周颐选择大清早出门,去最近的菜市场,也要挤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而且她还得一路躲着麦克。麦克是个二十六岁的澳大利亚小伙,因为一场雷电暴雨,认识了周颐,然后开始了他的一见钟情。麦克的追求疯狂而执着,他想尽办法,找到周颐做保姆的这个别墅区,然后手持鲜花,在窗子下面,唱蹩脚的中国情歌,尽管他的中文颇为娴熟。在别墅物管一次次地把他赶出园区后,麦克就开始在路途上堵截,菜市场,公交站,甚至某个卖土鸡蛋的摊位前。周颐不知如何是好,她习惯了听别人怎么吩咐后,再做事,面对麦克的围追堵截...

Read more

《文学港》2010年第5期(双月刊):《别样的天伦》




文学港2010.5(总第159期)

Literature Port Magazine

 

 

特别关注


004 / 有摩托车为什么不骑 / 余 余
009 / 暮色来临 / 余 余
013 / 夏 日 / 余 余
019 / 寻找:余余小说的内在本色 / 谢志强  余 余

 

小说港湾
023 / 夕照故里 / 子 川
031 / 深 渊 / 吴 正
051 / 像阳光一样透明 / 尹向东
066 / 别样的天伦 / 王富中
074 / 普通人家 / 翁晴为


人间笔记
079 / 那一年建军节 / 李浙杭
081 / 湖中日月长 / 邱 闳...

Read more

《文学与人生》2010年第9期:《喷 虎》


实力
对  手  罗伟章
附:罗伟章简介及创作年表
苦难与成长
——对罗伟章几部中短篇小说的解读   张宏

 

散笔

这个春天   沙爽
变老的村庄  田鑫 
一头老水牯的死亡历程  向善华 
时间旅程 林文钦 

 

小说
我们村的日本鬼子  曹永 
隐 士  周蓬桦 
麻 醉 师  朱朝敏
喷  虎 王富中

 

汉诗
——中国诗歌民刊方阵
《核诗歌》十人诗选

王西平  ...

Read more

张泉|出安徽记


选自《锦绣》2010年7月,撰文:张泉

 

 

雍正十一年二月,33岁的吴敬梓把全部家当堆进一艘小船。他决定彻底离开故乡安徽全椒,去南京寻找新的生活。料峭春寒里,没有人为他送别。所幸诗人从来无需送别。

在船头枯坐的吴敬梓彻底告别了不愉快的青年时代,他的家财,几乎被叔伯和堂兄弟们瓜分殆尽,除了一些他的诗稿文章,以及一部刚刚起笔的小说——没有人对它们感兴趣。

吴敬梓试图逃离的故乡全椒,是一个被死亡恐慌笼罩的小城。饥饿的人们长年煮白石为食,人吃人的惨剧时有发生,即便在土地贫瘠的安徽本地,这样的传闻听来都匪夷所思。全椒人对于安康生活的惟一记忆,来自遥远的东汉,饥民刘...

Read more

《岁月》2010年第6期:《十月》


2010年第6期
[总第二百七十一期]

 

开卷有益
睁开散文的第三只眼睛………………………………王克楠01


本期推荐
与喜鹊的几个下午和清晨……………………………李  汀04
从李汀《与喜鹊的几个下午和清晨》读到纯然………李瑞平09


网海拾贝
鸟鸣声声(二题)………………………………………李存刚10
       …………………………………………………贾哲慧12
一滴水的声音…………………………………………郭宏文14
声  音…………………………………………………汪维伦16
迷失的布谷…………...

Read more

颠覆和生产想象力


颠覆和生产想象力

——读刘洁岷诗集《蚂蚁的阴影下》随言


大体上,我是个慢吞吞的人,读书亦如是。刘洁岷君的这本诗集,承蒙馈赠已有些时日,从收到诗集的那个微雨的春晨到今夏的闷热,数月过去,却读得缓慢。我是诗歌的外行人,单纯的读者态,却被那些闪着想象力的句子,震撼住。诗歌的阅读量,我少之又少,而且完全凭借着个人的喜好。倘若这阅读,也需要经验的话,我则属于那种一读就应该惊讶之类。但这不重要,我有梦的想象力。起初,我就是这般认为的。

月光、小径、桥、山、蜻蜓、蚂蚁……我无法描绘刘洁岷到底在我和他的句子之间,搭建了怎样一道通途。我记得是随意一翻,《散落的节气》,惊蛰、立夏、霜降……农历中的节气...

Read more

《天津文学》2010年第7期:《黑暗里的光》


一个写于2006年的小说,在杭州去往北京的火车上完成,记忆深刻。

期间一直修改了数次,满意后投递给天津文学的王富杰老师,现在发出来了。

还记得收到稿子的那天,天津应该是大雪,王富杰老师给了我信息,让我准备内容简介之类的。

现在已经入夏了,问夏好。

 

王富中|黑暗里的光

1

  如果站在马鞍山上向下看,临江镇的轮廓就像是一条鱼,朱香的家在这条鱼的尾巴上。顺着这条鱼尾巴上的某一根刺一直走,到了胡同的尽头,视线穿过那根老榆树,朱香就站在她家的门口,像是这鱼身上的某一块毫不起眼的鱼鳞。这条胡同叫复元巷,一年四季里都没有路灯,黑得眼睛里充满了难受的沙子一样。朱香家的门是木门,和门前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