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冯学成

.

体会中庸 第二讲:性命道教 修为总纲


 体会中庸  第二讲:性命道教修为总纲

 

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真理总是最简单的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本书中的“程子提示”。程子,即宋代理学家程颐,这一段是他对学习《中庸》所给出的一个纲领。我们简单来作个介绍。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

Read more

禅说庄子之《知北游》第九讲 处物不伤 与大道同化


禅说庄子之《知北游》

第九讲  处物不伤  与大道同化

 

颜渊问乎仲尼曰:“回尝闻诸夫子曰:‘无有所将,无有所迎。’ 回敢问其游。”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安与之相靡?必与之莫多。狶韦氏之囿,黄帝之圃,有虞氏之宫,汤武之室。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师,故以是非相赍也,而况今之人乎!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

Read more

体会中庸 第一讲:孔门心法,仁者得之


体会中庸  第一讲:孔门心法,仁者得之

 

儒家法统中的心法

 

前面我们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菜根谭》进行了一些选讲,如果我们直接去翻看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可能有不少人会觉得很空洞,也很枯燥,毕竟古人的语言与现在这个时代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我们通过选讲《菜根谭》的形式,使大家在感情上、理性上对传统文化、传统修养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进入对四书的学修,这样可能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方便。四书中的《大学》已经在书院和锦江区图书馆分别讲了一遍,这里再来重复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了,所以今天在这里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中庸》。

“中庸”这个理念在...

Read more

禅说庄子之《知北游》第八讲 造化一体 仁者爱人


禅说庄子之《知北游》

第八讲  造化一体  仁者爱人

 

...

冉求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可。古犹今也。”冉求失问而退,明日复见,曰:“昔者吾问‘未有天地可知乎?’夫子曰:‘可。古犹今也。’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问何谓也?”仲尼曰:“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今之昧然也,且又为不神者求邪!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子孙而有子孙,可乎?”冉求未对。仲尼曰:“已矣,未应矣!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圣人之爱人也终无已者,亦乃取于是者也”。

Read more

禅说庄子之《知北游》第七讲 空有双遣而无为无不为


禅说庄子之《知北游》

第七讲  空有双遣而无为无不为

 

光曜问乎无有曰:“夫子有乎?其无有乎?”光曜不得问,而孰视其状貌,窅然空然,终日视之而不可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光曜曰:“至矣,其孰能至此矣!予能有无矣,而未能无无也,及为无有矣,何从至此哉!”

大马之捶钩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大马曰:“子巧与,有道与?”曰:“臣有守也。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鉤,于物无视也,非鉤无察也,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长得其用,而况乎无不用者乎!物孰不资焉!”

 

蚊子叮铁牛无下口处

 

我们看后边的几段,也是非常精彩,它把道的体用,人生的修为等...

Read more

禅说庄子之《知北游》第六讲 问答双泯,隐道乎昆仑


禅说庄子之《知北游》

第六讲  问答双泯,隐道乎昆仑

 

妸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神农隐几阖户昼暝,妸荷甘日中奓户而入曰:“老龙死矣!”神农隐几拥杖而起,嚗然放杖而笑,曰:“天知予僻陋慢也,故弃予而死。已矣夫子!无所发予之狂言而死矣夫!”弇垌吊闻之,曰:“夫体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今于道,秋豪之端万分未得处一焉,而犹知藏其狂言而死,又况夫体道者乎!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于人之论者,谓之冥冥,所以论道,而非道也。”

于是泰清问乎无穷曰:“子知道乎?”无穷曰:“吾不知。”又问乎无为,无为曰:“吾知道”曰:“子之知道,亦有数乎?”曰:“有。”曰:“其数若何?”无为...

Read more

禅说庄子之《知北游》第五讲 敢问道在何方


禅说庄子之《知北游》

第五讲  敢问道在何方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徧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尝相与游乎无何有之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尝相与无为乎!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寥已吾志,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

Read more

禅说庄子之《知北游》第四讲 超越生死的解脱自在


            禅说庄子之《知北游》

               第四讲  超越生死的解脱自在

 

中国有人焉,非阴非阳,外于天地之间,直且为人,将反于宗。自本观之,生者,喑醷物也。虽有寿夭,相去几何?须臾之说也。奚足以为尧桀之是非!果蓏有理,人伦虽难,所以相齿。圣人遭之而不违,过之而不守。调而应之,德也...

Read more

禅说庄子之《知北游》第三讲 大道体宽 无门无关


              禅说庄子之《知北游》

                第三讲 大道体宽 无门无关

 

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