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谓文

转型中国,转型世界。

佣兵外传——中国外投2000亿美圆投资什么?


  

  掌握着来自血汗工厂的2000亿美圆中国外投虽然目前还名分不清,但是其目的应该非常明确。第一目标就是平衡贸易投资差,其次让外汇资产保值增值。不过目前看来初期的形势非常尴尬。

  第一笔30亿美元的单子就下给了Blackstone,地球人都知道中国人被涮了个底朝天,似乎当时应该知道美国政府要增税,而不能听信Blackstone过去的盈利神话。不用说现在的次贷危机,对冲基金落入重灾区,Blackstone在劫难逃。第二笔单子应该是通过国家开发银行给了巴莱克银行,同样受到次贷危机的威胁。

  不用说为了Blackstone的业绩,中国政府还被绑架,在对凯雷投资之类股权...

Read more

抑制通涨——央行与谁共舞?



      中国人民银行升息了,如果看了前期的相关货币运行报告应该不会怀疑这个机构行为内在理性;振兴东北纲要出台了,假如还在质疑此前的国家发改委刚刚发布的阐述:“目前物价上涨不是全面通货膨胀的前兆”,就能明白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对于个体行为而言,乐观者享受着欣快的刺激可以忘乎所以;悲观者哀叹着红尘滚滚的失意顾影自怜、偾事嫉俗都是五彩斑斓世界不同组成,没有什么不可以。不过就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经济体系的两个关键部门出现对于通货膨胀如此重大问题,产生如此大的认识差异,由此而形成相...

Read more

城乡统筹动了谁的奶酪?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经济社会这个道理几乎等同于陈词滥调。当然对于成渝两地的城乡统筹实验来说也不例外。这个政策一出台,地方政府就好不激动,用了大量传媒资源造势,滔滔赞誉之词如东海之水。本人以为这应该是针对大量乡村人口没有社会保障的严峻现实出台长治久安之策,地方政府将会承担更多的责任。按照现在原本存在的地方政府负债水平,应该叫苦不迭。试想现在社保体系就存在8000亿空帐等待消化,来自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可能不那么容易。在没有什么预算立法修改,构造新金融工具提供跨期均衡的条件下,这个成本由谁支付就非常令人困惑了?

国土资源部的大员来蓉了,似乎提供了部分答案。地方政府可能还是从土地入手,乡村土...

Read more

什么支撑股指持续上升?(二)


什么支撑股指持续上升?(二)
——国内资本Vs国外资本

铁在烧(不好意思用了一个餐馆的名字),每一次当局的调控带来的大跌都燃起更加强烈的欲火,证监会通知拦不住,专家警告拦不住,无数投资者义无反顾地下注,赌中国证券市场的明天,赌自己的明天。分析师眼镜掉了一地,基金经理们成了跟踪新股民的大羊群的小羊群,一场混沌显现了。

资本的自然本性就是食利的,如果有30%的利润就会践踏一切原则。资本的社会属性就是喜欢聚集,喜欢与经济增长聚集,与财富聚集。如此这般,中国证券市场就成了资本大舞台。国内资本出现了令蚂蚁大搬家,从银行涌向市场。海外资本还算有点控制,机构可控,额度可控...

Read more

什么支撑股指持续攀升?(一)


  什么支撑股指持续攀升?(一)

  ——理性贫困VS非理性繁荣

  人性是贪婪的,当上证指数连续翻过2500、3000、4000点,几乎所有的分析师都感觉到了缺氧窒息的同时,无数大银子、小银子以及散碎银子涌入了股市。海龟派们常常引用格林斯潘在美国互联网泡沫时期的一篇讲演中所提到的非理性繁荣来形容中国股市,土鳖们则狐疑:中国股市何时曾经理性过?无论是大跌还是大涨,熊市还是牛市,现在还是过去。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开放,股票定价与国际市场接轨还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中国股市已经开始影响国际其他地区的股市,因此用放大镜来寻找其理性成分应该还是蛮有趣的事。

...

Read more

娃哈哈为何饮鸠止渴?


娃哈哈能有今天与宗庆后善长资源竞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年虽然靠着自己借来的16万元起家,不过在当时的气候下,因为所有资源都集中在政府体制中,不依赖校办集体企业的红帽子会很难。比如说银行贷款的企业限制,有了红帽子获得流动资金贷款才可能有名分,尽管不属于即使亏损也有政府支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

但是即使优良的集体企业的扩张还是有更多的资金限制,在金融资源配给上,如上市指标、长期银行信用贷款很难排名靠前。因此当达能伸出橄榄枝的时候,娃哈哈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愉快地接受了股权合作的协议。

在有了来自达能的金融支持后,娃哈哈的后腰硬了起来,加上宗庆后资源竞争大师妙手,如借势西部大开发,在长江上...

Read more

马六甲疑云之三:谁来治理公海?


备了几天课,以为可以轻松了,不曾想又遭遇了白日入室盗窃。小贼好像还有点良心,没有翻箱倒柜,直接把一台飞利浦液晶平板电视扛走了。警察不用说自然是酒囊饭袋,和前年深夜入室盗窃一样不查指纹线索,没有任何结论,枉自政府为了他们的自尊和市容,专门为他们请了华伦天奴设计了据说全国最帅的制服,像成都方言说的:烂眼还是烂眼,麻袋片上绣不得花。能不像火车北站铁路警察与小偷沆瀣一气,联手作案就算好了。警察和保安们都说,我们这个院子是整个区里最好的之一,还没有发生伤人、绑架等恶性案件,听着都汗!

 

回头再来说马六甲海峡,拜上天所赐,虽然在最狭窄处只有37海里,这里一直是公海,所以每个国家在这里...

Read more

马六甲疑云之二:阳光下的阴谋与阳谋



  如果没有闽广华人涌入,并不断创造出财富神话,马六甲周围的原著民几乎是在赤道阳光的暴晒下昏睡着。和非洲同纬度的刚果人一样,他们一旦从昏睡中清醒过来又是暴躁易怒好斗的,结果很严重。不知是什么年代,穆罕穆德的使徒降临,让这些原著民成了教徒。

  不过马六甲周围诸岛的街道上游荡着这些穆斯林男人一般非常安静,华族人打趣,因为穆斯林家里娶了4个妻子,家里闹成一团,穆斯林男人们只好到街上散心;有钱10块钱,9块钱买醉,1块钱拿回去养家。当地的基尼系数在0.5左右,从经济角度看,社会稳定性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

  新加坡有幸在这样的环境下独立,虽然经济发展迅速,可是强邻各个身怀利刃,...

Read more

马六甲疑云之一:新加坡独立风云


 

虽然今年国内是一个少有的暖冬,春节期间温度还是冬季气温,不过偏高,到了新加坡那就意味着到了盛夏。从赤道北纬1度新加坡启航穿越马六甲海峡,富有穿透力、明晃晃、赤道阳光让人头脑晕眩。极目远眺,看得到地平线上不动的岛屿、移动的巨型油轮,抚今追昔,却看不清笼罩在这条黄金水道上的种种迷团。这里曾经是历史上一个大舞台,现在同样也是一个多种势力的竞技场。

从航程的起点,我开始疑惑这样一个扼守海峡的钻石宝地如何独立,尽管李光耀说,新加坡是被逐出马来西亚的;尽管英帝国当年在此有六万多驻军,两艘航空母舰组成的舰队,可是当时生生地宣布让新加坡独立,即使在当时新加坡也是英帝国殖民地的心脏地带,...

Read more

民间金融≠非法吸存?


成都周围的小镇都有一些叫绝的东西,可能在大唐帝国被安禄山逼进西蜀的时代就有了。诗仙李太白也没有搞清楚蚕丛和鱼凫是如何开国的?现代人对于怎么在三星堆会挖出三凸眼面具,在金沙挖出凤凰鸟神器更是茫茫然不明就里(也许是因为现代的学者已经没有了王国维们的博学与定力)。不过新繁田大妈泡菜的故事应该很多人都记得。新繁的泡菜一直非常有名,不过没有什么品牌,当年镇上有一位田大妈的泡菜特别受欢迎,一位好事的记者被出稿压力逼得游荡到此,顺手采访了这位田大妈。不曾想田大妈还颇具公关意识,把自己存在泡菜坛子里一卷卷的人民币拿出来证明自己泡菜了得。

这一下果真非常轰动,田大妈泡菜一下出名了,田大妈在一些各界策划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