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本Vs国外资本
铁在烧(不好意思用了一个餐馆的名字),每一次当局的调控带来的大跌都燃起更加强烈的欲火,证监会通知拦不住,专家警告拦不住,无数投资者义无反顾地下注,赌中国证券市场的明天,赌自己的明天。分析师眼镜掉了一地,基金经理们成了跟踪新股民的大羊群的小羊群,一场混沌显现了。
资本的自然本性就是食利的,如果有30%的利润就会践踏一切原则。资本的社会属性就是喜欢聚集,喜欢与经济增长聚集,与财富聚集。如此这般,中国证券市场就成了资本大舞台。国内资本出现了令蚂蚁大搬家,从银行涌向市场。海外资本还算有点控制,机构可控,额度可控;另一个渠道依赖贸易结算的价格差和时间差微妙处理;海内外随身带就难以估计了,现在额度上升到了2000美金,如果属于长期客范围可上升为5000美金。难以估计的就是地下钱庄,各种水深路子野的钱是国家机器都挡不住的。
国外资本最直接的动力来源是人民币升值,产权市场的跨期套利。不是买房产就是买股票,现在房产购买受到限制,股票成了一个无限制渠道。当然还有些大鳄会拍到削价处理的不良资产,竞购到中国廉价的国有企业资产。不过不如资本市场这么来去自由,流动性好。国内资本的理由更充足了,原本投资者把钱放在银行就要忍受负利率、排长队、利息税,如果有收益这么好的股市,除了爱国主义者因为银行透支国家信用以及受虐狂还愿意留在商业银行,哪能不参加股市的抢钱运动。如此说来钱在烧,钢铁烧热了,飞机热了,轮船更热了,所有的行业都热了,股指以各种理由飙升。
短期调控的合意方式应该疏导多于恐吓,像托宾所说的向飞转的轮子加一点沙子,多收点托宾税,至少用一下税收调节杠杆。银行方面利息税应该到头了,至少短期不要让资本流失的太快。利率市场化可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估计还需要存款保险制度出台配合。
长期趋势,资本市场主导型经济模式可能要取代银行主导型经济,而且还是全球性的。因为既然我们享受了贸易比较优势,我们就很难拒绝海外资本享受资本的比较优势。不过形成中国金融资源优势似乎有了一个起点,虽然还缺少丰富的市场结构、健全的市场制度、健全的监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