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石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总裁

中国的教育还是“拼爹”


  闲来无事,看了网上热传的耶鲁大学和北大风格迥异的宣传片,感触良多。

  耶鲁宣传篇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现在,强调活力和创造力;而北大则强调的是悠久的历史,是优雅的环境,是文化传承,是名校和教授。

  文化传统一直在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没有比较之前,我们似乎也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悠久的历史这本来就是我们骄傲的资本。上有五千年,有诸子百家;中间有汉唐盛世和四大发明;近代有“唯我独尊”、“禁海令”,然后是不断的割地赔款,好歹也还有蔡元培、清华四大导师、鲁迅等为我们Hold住一些滴滴失血的心…。

  那么现代我们...

Read more

中国教育的警钟


  据报道,“4月9日上午,在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启东市汇龙中学举行升国旗仪式时,一名高二学生江成博在国旗下发表讲话,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江同学说“根据调查,中国孩子计算能力世界倒数第一,创造能力世界倒数第一…”,“这种变味的教育,学了能有什么用呢?就是考上大学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该校领导称,学校认为这名同学的演讲“言论不当,...

Read more

育种科研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中国种业在新时期的发展必须以科研育种体制为起点进行多项改革。

  中国的种子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自己和自己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与国内其它产业的发展速度相比,与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我们的差距是明显的,在科研、生产和市场化方面,都落后西方发达国家20年以上。

  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

  我国科研育种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打破国内目前存在的以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大学为主的课题组的育种组织方式,而代之以新的商业化育种组织形式。

  商业化育种体制的核心是:

  第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育种的内涵是,品种在高产之外应该具备以下...

Read more

种子产业的价值空间


  种子产业是农业生产的核心,是农业的芯片产业。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灌溉、农机、栽培等这些“外因”措施都是围绕着种子这个“内因”在起作用。在先前的文章中,本人也从定性的角度论述过种子产业发展的空间。这篇博文试图从定量的角度,对于种子产业的提升空间,进行一番大胆分析和假设。

本文论述的核心依据是,种业作为一个高科技的载体和高风险的产业,其价格制定的机制将从“成本定价法”(Cost based/driven Pricing)转变为“价值分享定价法”(Value Sharing Prici...

Read more

“地球变暖”与大忽悠


  “极寒”前一段成为世界各国的极热话题。据报道,半个世纪以来最冷酷的寒流继续侵袭欧洲各国,切断许多村庄与外界联系,困住数以万计民众,致死总计超过500人。巴尔干地区积雪深度创50年纪录。法国地中海岛屿科西嘉岛上,一些地势较高的村庄积雪最深达1米,所有航班取消。英格兰伯明翰创1947年以来气温新低。在日本,部分地区积雪甚至超过5米。
 
  在过去几年,“地球变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把所有的怀疑论者和弱弱的反对者都拍死在了沙滩上。可眼下的极寒天气真不识相,不但为已经跌入冰点的欧洲经济又加上了一层防晒霜,也让西方世界&...

Read more

从民生银行的“不好意思”说起


  据报道,民生银行的总裁洪崎先生在上周举办的一个论坛上表示,“银行有些为富不仁现。在产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高到了我们都有些不好意思公布。”

  其实,洪总裁不用特别“不好意思”,因为银行业在中国本身就是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垄断行业自然享有垄断利润。民生银行的大佬们运气好,及时呼吁和跟进,作为民营资本,被国家发了银行业的一张“外卡”,自然就有资格在垄断的圈子里搭顺风车,混吃混喝。与“八大”银行相比,民生银行效的利润很“区区”,也不用特别的“不...

Read more

交通秩序是社会秩序的缩影


  一个多月来,甘肃正宁的校车出事了,据说已经有22名幼童因事故死亡;江苏丰县的校车出事了,据统计官方和民间的不同口径,已经有15人至37人死亡;山西介休的校车出事了,北京的校车出事了…,总之,没有哪个地区的校车不出事,也没有校车不出事的地区。

  最近频发的校车事故引发了全国的关注,也催生了国务院的校车安全条例。但是,我很怀疑这个条例的作用。

  甘肃正宁的校车事故似乎是与工程车发生车祸所致,与校车的种类,甚至超载关系并不一定十分密切;江苏丰县校车是侧翻事故,似乎是超速所致,超载也不一定是主要祸因,因为幼童体重远远低于成人体重,即便按照人头算是超载,其总载重应...

Read more

像卖可乐一样卖种子


  在我接受过的众多采访中,深圳“证券时报”的记者余胜良写的比较有深度。这里将其采访稿中的关于营销的一节转载在这里,供同行参考。

  刘石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他日常工作,主要是企业战略、管理和营销,通过观察和学习,刘石不断将自己的想法注入到企业运营中。

  进入种子行业,刘石也是一个外行,不过正因如此,没有受到行业固有思维模式约束。他曾表示在种子行业没有师傅,其实是跟着很多老师在学:首先是学习国内同行的做法,其次是学习西方的种业公司先进的理念和管理,第三是学习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小农户一些技术推广和服务的独到的经验。但是所有这些,都不能取代自身的创...

Read more

经济活动的因果关系


  上周应邀在中国农业大学做讲座,其中提到要学生们学会正确辨别因果关系,正确辨别目的与手段。也许在学生们看来这属于老生常谈一类的说教,可是当我们进一步思考时却发现,不仅仅是学生,现在国内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和各级政府官员恐怕都无法正确辨别和处理这两种基本关系。

  先说因果关系。我们以企业的“推销”为例。目前国内许多企业还把与客户企业总经理或采购经理搞好个人关系、喝酒、送礼作为制胜法宝。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管理制度上的原因,因为企业的采购时总经理或采购经理一个人说了算。但是笔者看到,许多纯粹市场化的公司也是这样做所谓的“销售&rd...

Read more

仅有“十八亿亩耕地”无法保证粮食安全


  这两天看到有报道,中国的耕地好像涨了。“耕地就是粮食”这在许多人的眼里是天经地义的硬道理,因此,“十八亿亩耕地”等于“粮食安全”似乎也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在欣喜之余,笔者对此却不敢苟同。

  影响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保障的因素很多,以笔者之见,最重要的有:

  第一,   农业科技进步。中国和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的历史证明,粮食生产总量的增产主要是依靠农业的技术进步。过去一百年来,种子、化肥、农药、栽培、灌溉、农机等技术的应用和不断的提升才是农业生产效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