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寒”前一段成为世界各国的极热话题。据报道,半个世纪以来最冷酷的寒流继续侵袭欧洲各国,切断许多村庄与外界联系,困住数以万计民众,致死总计超过500人。巴尔干地区积雪深度创50年纪录。法国地中海岛屿科西嘉岛上,一些地势较高的村庄积雪最深达1米,所有航班取消。英格兰伯明翰创1947年以来气温新低。在日本,部分地区积雪甚至超过5米。
在过去几年,“地球变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把所有的怀疑论者和弱弱的反对者都拍死在了沙滩上。可眼下的极寒天气真不识相,不但为已经跌入冰点的欧洲经济又加上了一层防晒霜,也让西方世界“地球变暖”的大忽悠们和我国的“暖粉”们尴尬万分、不寒而栗,恨不得钻进被窝缝里躲起来。
现如今,“北极涛动”和“小冰河时期”又成为大忽悠们救命的新说辞,其核心是拿近年来北极地区的气压变化说事。这个理论乍听起来虽然也蛮有些道理,但怎么看也跟碳排放少有瓜葛。大忽悠们不但在高速公路上玩了个180度大掉头,而且还拿一些自己都没有搞明白的东西继续忽悠第三世界,忽悠领导,忽悠百姓,顺便也忽悠一下自己。
在白老哥的“日心说”成为普世真理之前,“地心说”长期占据着世界理论工作者的绝对的正统地位。任何天文观测中不契合的证据都被CCTW(皇家天文馆)和谐成了太阳在围着另外一个圈子转的轨迹,然后是圈子套圈子,最后据说套到了七、八十个大大小小的圈子。由于其影响是如此的深远和广泛,因此便有了我国前一段热卖的小说“圈子圈套”的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地心说”真理的统治下,任何怀疑和其它的推断都被视为异端邪说,著作要被付之一炬,真身要被拿去炼丹 - 总之,让地球进一步变暖。
笔者不是科学家,连冒牌的非著名科学家也不是,没有资格从科学上论证“地球变暖”、“北极涛动”、“小冰河时期”、“厄尔尼诺”、“反厄尔尼诺”等学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两年以前,笔者写了两篇博文,(请参考2010年3月15日和3月18日的两篇),仅仅从逻辑上挑战了“地球变暖”学说的充分性,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灾难论”的荒谬。其结果是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亚粉丝”们夸了个“粉血喷头”,令博主好生郁闷。今天“北极涛动”和“小冰河时期”等灾难大片在全球各地持续公演,我们是不是真的又会掉进大忽悠们编织的戏剧情节中难以自拔?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太太和女儿特别喜欢看“午夜惊魂”、“异形”之类的恐怖片。她们经常在享受这类电影的过程中被吓得吱哇乱叫,并且争相躲到对方的身后以度时艰。据我这位朋友讲,每当看完电影走出影院的一刻,母女俩人总是要感叹现实生活的美好。不知道这种对于恐吓和被恐吓的需求是否暗合这个世界百态众生在高压环境中越来越焦灼和无奈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预期?
现在专家和媒体总是喜欢编一些怪力乱神来吓唬听众和读者,大概也是商业炒作的需求,观众感和读者感强。但我总觉得这有点像我奶奶当年惯用的把戏,老人家常常祭出些鬼神来吓唬我,无非是想让我听话,做个乖乖仔。至于她嘴里的那些鬼怪不过是打酱油的浮云而已,没有人会查验他们的身份证和追究是否有代笔的问题。
但是咱们的这些专家们毕竟不是奶奶,最好还是自己先搞明白了以后再下结论,别最后忽悠多了连自己都相信,还拿出一句“反正我信了”搪塞大家。其实,暂时没有结论也可以是一种结论,公众可以接受这种实事求是和虚构求不是的精神。疑难病症哪里都有,留院观察总比吃错药强。
第一个告诉小朋友们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的家伙是不讨好的;声称世界上没有上帝和神灵的逆贼是犯了藐视上帝罪;据说方舟子也不太讨人喜欢 – 因为他们总是预言“这孩子是要死的”,而不是说些升官发财等虽然不靠谱、但符合听众预期的吉利话。
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真相。如果现实是“杯具”的,你又无力把它变为“洗具”,何必要打扰别人的清梦,非要让人醒来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印度的宝莱坞就是印度社会的最强大的维稳工具,因为无论是印度的僧侣还是贱民,都有在电影院中梦想好生活的权力。
对于地球“变暖”还是“变寒”的问题本篇博文木有结论,不是不愿,而是不能。博主再次声明:本人支持环保,也仍然支持减排,只是希望不再被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