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马庆斌

马庆斌,山东泰安人,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现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学者,曾就职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属的城镇发展研究机构。主要从事全球化、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研究,在区域与城市战略、产业发展等方面研究。

2012是中国楼市的涅磐,而不是崩盘


  最近一段时期,关于中国楼市崩盘的预言越来越多,其实,这不符合基本逻辑的预言。一般来说,任何市场的崩盘都是在市场最疯狂的时候,小的如蒜你狠,豆你玩等等,大的如美国的次贷危机,美国的次贷危机简单来说就是非优质贷款过度滥发,也就是说大量的买房子的人根本就无法支付贷款,这种数量过大的非优质贷款覆盖面一旦过大,就是一种微妙的紧平衡,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就会一哄而散,最后谁也不接盘,所以也就成了崩盘。当市场都在预期崩盘的时候,恰恰是市场最安全的时候。而中国当前与其存在的基础有本质上的不同。同样,中国和日本的房地产一样基础不同(见我博文)。

  当前,中国房地产疯狂的列车由于行政力量的介入而开始...

Read more

菜贱伤农:分散弱势农户与垄断资本精英的较量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的菜价演绎了一场经典的“过山车”,前几天还一路飞涨的菜价,最近几天突然逆转跌到了谷底,前天,电视新闻上很多菜地的蔬菜被“铁牛”碾压,不免有些心痛,曾经痛斥的经典的中学课本上资本主义的故事映如眼帘,资本家为了提高利润,将过剩的牛奶倒进下水道。一方面很多群众买不菜,突然之间很多农民又因为菜太便宜而痛苦,甚至自杀。究其原因,很多人认为是因为中国蔬菜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太低。没把定价权交给市场,所以出现“菜贱伤农”的现象。其实,在我看来,是那些所谓的经济自由主义者们荒谬的逻辑。

  一、在全球化的今天...

Read more

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问题,不是简单的污染问题,实质上是区域竞争力和发展能力的问题。由此,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同样不是简单碳排放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全球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途问题,在推进城市生产生活“低碳化”的进程中,必须统筹考虑发展中国家和后发展地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问题。我曾与我导师康晓光先生曾经就这一问题专门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当时我们提出的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问题。根据产业“环境需求”和“环境压力&rdquo...

Read more

房地产战役硝烟中的冷思考


  应该说这一场不得不胜的战役,必须要胜!政策制定应该从“围点打援”到“围师必阙”,再到“顺势利导”。最近我有个认识,中国房地产问题反应出来的是中国在应对全球化过程中,就象很多国家掉进了石油依赖一样,掉进了低成本劳动力发展的陷阱,大家疯狂地追逐价格底线,而很少去思考创新和技术升级,结果产业链条难以升级,实体经济发展利润微薄,结果导致了房地产等市场投机行为火爆。

  

  回到问题本身,战争要胜利的关键是分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犹如潜伏一样,你看的敌人,往往不是最顽固的敌人,还有一个关键问题...

Read more

促进农民工举家进城,是城镇化推进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未来10年是农民工及其家庭进城的战略窗口期

  

  未来10-20年,中国宏观经济能否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城镇化进程能否稳妥推进。在人口增速放缓以及土地红线等硬约束下,城镇化的主体将逐步转向流动农民工。“民工荒"的频繁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进入了刘易斯拐点,即总体上进入了劳动力由过剩转向短缺,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提高,直接导致了城镇化成本快速提高,农业人口进入城镇定居并生活的经济门槛将更高,但是”"民工慌"的出现,又似乎告诉我们中国好象进入了一个在提高工资和全球产业链条低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