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中世纪大学与中国古代书院
——组织社会学视角的历史比较
朱相潭
中文摘要:组织社会学制度学派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为满足需求,自身会创造“器官”(社会组织)来承担相应的社会功能。因此,社会功能需求决定社会组织结构。按照这种观点,可以认为,中世纪大学和中国书院的产生,均在于满足社会功能需求。但是,由于各自所在社会的历史背景、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不同所导致的社会功能需求差异,决定了西欧中世纪大学与中国古代书院在组织结构、组织属性、组织目标和生存方式等方面有着本质...
作者文章归档:朱新涛
西欧中世纪大学与中国古代书院
——组织社会学视角的历史比较
朱相潭
中文摘要:组织社会学制度学派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为满足需求,自身会创造“器官”(社会组织)来承担相应的社会功能。因此,社会功能需求决定社会组织结构。按照这种观点,可以认为,中世纪大学和中国书院的产生,均在于满足社会功能需求。但是,由于各自所在社会的历史背景、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不同所导致的社会功能需求差异,决定了西欧中世纪大学与中国古代书院在组织结构、组织属性、组织目标和生存方式等方面有着本质...
——读《学科·知识·权力》
朱相潭
中文摘要:在《学科·知识·权力》一书中,美国社会学家华勒斯坦等人通过对“学科规训”的历史起源和现代状况的分析,指出:现代的高等院校组织把各种学科专业熔为一炉,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书写、考试和评分,从而使得各学科具有“规训世界”的力量。但是,本文认为,并非所有使用书写、考试和评分等教育技术的学科都能获得“规训世界”的力量。因为,一个学科能否获得“规训世界&rdq...
摘 要:精英高等教育,作为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发展阶段相区分的一个理论概念,代表着现代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之前的一种长期存在的高等教育历史形态。这种长期存在的高等教育历史形态,由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结构、知识进步状况和文化价值观念所决定,从而也具有适应这些外部条件和环境的长期稳定的内在价值观念和外部制度特征。然而,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其政治经济结构、文化价值观念正面临着现代性建构与解构的种种冲突与矛盾之中。因此,精英高等教育的传统价值与特征也势必遭遇危机与重建问题。那么,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之后...
中文摘要:不同历史时期的大学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知识进展状况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因素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大小及其指向性也是变化的。因此,作为历史过程的大学特征变化,既有连续性和继承性,也有断裂性和背叛性。所以,当我们想要通过追溯中世纪大学而获得对于现代大学理念、大学制度创新等问题的解释时,就必须对于大学特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断裂性、继承性与阻抗性具有充分的认识。唯此,才能厘清我们思维和诠...
就助学贷款问题说高等教育结构的事儿
朱相潭
我看到许多人在骂银行,骂银行不贷款给大学新生。觉得银行没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假如让骂人的人去做银行行长,他照样宁可挨骂。除非他没有职业责任感。原因很清楚,怕贷款不还,自身引咎。
为什么贷款不还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是道德问题,而是毕业后的还贷能力问题。且不说毕业后收入低,很多人毕业即失业,根本没有固定收入,甚至作为一个不肯低就的“高知漂泊者”。
可见,银行不贷款是有理由的。
问题不在银行,问题在高等教育自身,在社会大众,在国家政府。
高等学校只顾招生,很少或根本不考虑就业,高校也贷款了,不多招学生,别说还贷...
目前,在经济理论界,反思“经济人”假设是一个热点。本文作者认为,要使关于 “经济人”假设的反思深入开展,需要拓展学科理论视野,刷新理论视角。因此,本文尝试从“市场规训”视角反思“经济人”假设,自揣浅陋,愿就教各位专家。
一、从“人性恶”认识论到“经济人”假设,再到“市场规训”
古往今来,关于人性善恶的认识论问题,无论东方社会或西方世界,都可以分别举出一长串先贤圣哲的名字。他们或持“性善说”、或持...
关键词:教育市场化 理论 挡箭牌
论文摘要:教育市场化主要包括教育收费和教育竞争两方面。批评教育市场化,如果仅仅批评的是教育收费、教育高收费、乱收费,而不去批评公立教育系统的种种弊端,那就是把教育市场化的片面性或扭曲性做法当作教育市场化的全部应有之义来批评,这种批评本身就是曲解了教育市场化的全部应有之义。他只是在与那些把教育市场化观点运作成教育营利挡箭牌的人作战,而不是在和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市场化理论探讨或理性思维进行交流。教育市场化的主旨是竞争,因此,不可以把教育市场化和教育产业化混为一谈。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关于教育市场化的讨论就是一个时...
公共知识分子的定义与问题
朱新涛
(此文未发表请勿转载和抄袭)
知识分子概念是复杂的。“文化人”、“知识人”、“知识分子”、“公共知识分子”等,作为一组概念,它们的定义是交叉而又模糊的。本文认为,根据它们在具体使用中的经验性理解,作为一个组概念,其定义的内涵是第次而严谨的,外延是第次而狭窄的。人们通常把不同程度地接受过文化教育的人统称为“文化人”。“文化人”是生活话语中的一个概念。而知识人、知识分子和公共知识分子概念则是学术话语...
“鬼打墙”与“潜规则”
朱新涛
一个人走夜路,走着走着他发现自己迷路了:因为他走回了刚刚走过的路。于是他不甘心地按照自己的定位努力再走,一次两次甚至三次四次,结果都一样,还是在走循环。迷信的人认为,他遇到“鬼打墙”了。
一个人活在在世上,本本分分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可是他发现,他做官上不去,办事办不成。于是他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继续踏踏实实做人做事。半辈子过去了,他怎么也不明白:那些众人评价很低、甚至遭人诅咒的家伙,越来越活得滋润。他们要官得官,办事通神。其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