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崔守军

崔守军博士,1978年3月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2006年7月毕业于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同年8月加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为外交学系讲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兴趣是中东国际关系、中国外交和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中东国际热点问题研究、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等课程。2006年8月参加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Asia)暑期学习项目。

页岩气革命推动世界能源格局调整


  “水平钻井”和“水力裂压”技术的成功使页岩气大规模开采条件成熟。本世纪开始,美国拉开了页岩气产业革命的序幕。

  据美国能源情报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估算,美国有超过近50万亿立方米的技术可采天然气储量,其中页岩气、致密砂岩气和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占60%,且页岩气的储量最高。美国国会研究中心(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的研究报告认为,美国的能源储量超过中东国家,居全球之首。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

Read more

中加能源合作还需突破哪些难关


  加拿大油砂资源的巨大开发前景催生新的能源战略,改变对美国能源市场的单一依赖,实现能源出口的多元化已成为加拿大哈珀政府的既定战略。

  这种变化客观上为中国能源企业进入加拿大能源市场提供契机,但应看到,中加能源合作实现实质性飞跃的关键在于海上通道的真正开启,而连接太平洋航线的“北方门户”管道则是打通石油“大动脉”的突破口。

  然而,中国登陆“美国前院”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除受加拿大国内保守势力干扰外,美国是最大的第三方制约因素。

  加拿大能源战略的亚太转向

  加拿大总理斯蒂芬&midd...

Read more

国际能源格局现三重变化


  近两个多月以来,一系列带有“偶发性”和“不确定性”的地缘政治事件正在改变着全球能源地缘政治的格局。在突尼斯点燃的“革命”之火,延续到了埃及和利比亚,又波及到海湾君主国巴林和沙特阿拉伯,世界石油“心脏地带”波斯湾也引发“涟漪效应”。在东亚日本,里氏9级地震引发海啸侵袭,导致福岛核电站反应堆爆炸、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件以来的最大灾难。

  北非、中东地区富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地区动荡的不确定性担忧让石油价格飙升,产油国从中收益;日本核电危机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