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郭士英

经济学硕士;副教授;曾任北京期货学会副秘书长、太平洋证券研发部总经理。发表论文130余篇,著有《财富博弈:市场轮回的投资之道》。

新型城镇化的资源及要点分析


  粗略估计,后续城镇化需要投入的市政建设及社会保障资金高达30万亿,如果对贫弱阶层生活水平稍作提高,这一金额可能高达40万亿元,主要靠看政府的决心和财力。这一总值与农村沉睡资产价值基本相当,印证了新型城镇化其实就是农村和农民资产的资本化过程。

  如此庞大的建设工程,虽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艰巨任务,但在现有国情条件下,应该还是可以完成的。

  (一)国际环境良好:未来5-10年仍可对充裕的国际资金善加利用。

  (二)货币政策配合:截止到2013年1月31日,M2总量99.2万亿,是GDP的1.91倍。央行存款准备金18-20万亿,在通货膨胀未恶化之前、在房价泡沫得以消...

Read more

土地政策及城市化的国际启示


     (一)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及农地权属

    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土地承包期限一般应在十五年以上”,并“允许由转入户为转出户提供一定数量的平价口粮”、土地使用权转移时“对农民向土地的投资应予以合理补偿”,但仍不允许买卖、出租。

    1993年,中发11号文件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并提倡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rdq...

Read more

城市化的路径依赖与主要问题


  (一)土地财政驱动的发展模式依赖

  从1999年到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从500亿元增加到1.4万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本级收入从9%提高到44%。

  2010年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增加到2.9万亿元,2011年继续增加至3.3万亿元,分别占地方本级收入71%和63%。

  (二)长期以来对农村的投入严重不足

  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2.9万亿元,土地出让的收益1.22万亿元,其中用于城市建设的支出占61.7%,用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支出仅占18.4%。

  2008-2010年,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在土地出让收益中的占比只有2.76%、2.08%和...

Read more

新型城镇化:长短兼顾的发展主线


     (一)城市化进程大有空间:从52.57%(或36%)到70%。

    1978年城市人口约1.72亿,占17.92%。1990年到2011年,城镇人口由2.54亿增至6.9亿以上,城镇化率由22%上升到52.57%,2012年城市人口增2103万,达7.12亿人。

    (二)化解当今经济之困局:产能过剩及消费动力不足。

    (三)建设重点转移到城镇:缓解大城市的发展瓶颈--水、汽、土地和交通。

    ...

Read more

黄金会有大熊市吗?


    国际黄金期货价格在2011年9月初创出1925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此后至今的一年半时间里,多数时间在1600-1800美元的区间震荡调整。

    近期,在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史上罕见的超常规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在令人十分不安的“货币战争”吵闹声中,黄金价格不但不涨,反而加速下跌,令人费解。

    有几种解释:国际黄金多头大幅减持黄金头寸所致(此无意义);世界黄金需求增长放缓;美元可能进入上涨周期;经济复苏导致黄金保值功能下降;通胀压力不大使得保值避...

Read more

从G20财长会议及日本的辩解看货币政策


  G20财长会议并未对日本“规模史无前例的货币刺激措施”给出严厉批评,相反,从几位重要人物的表态来看,被外界喧嚣一时的以量化宽松和货币竞贬为主题的货币战争言论,在本次会议上被低调处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说:近来受到热议的货币战话题毫无根据,不应该就此指责任何人。她认为:近几个月来日元的疲软以及欧元的坚挺,是各国政府深思熟虑与积极政策的结果,汇率的变化反映出货币成本的真实变化。经合组织秘书长古里亚和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也认为:目前并没有爆发所谓的货币战争,有关货币战的争论不合时宜,且徒劳无益。

  尽管会议公报重申了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

Read more

美国债务上限及其影响


  1、市场很早就预计美债务上限还要上调,将成为继财政悬崖后美国政府的另一重大议题。

  2、需要经过激烈争论才能最终达成一致。共和党应该会激烈反对,因为他们的基本主张是限制政府支出而不是主要通过增税来减少财政赤字。

  3、奥巴马政府会争取最大限度的上调(很小的可能是取消债务上限),以免影响政府的正常运作——盘点一下奥巴马改革举措进展和影响以及支出刚性问题。

  4、现实来看,美国减赤是各方认同的目标,但过程是长期化的。根据目前的美国财政收支情况,债务上限需要提高,甚至需要持续提高。

  5、奥巴马政府已经制定了一些减持方案,如能得以实施...

Read more

中国经济L型走势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世界经济长期低迷但不一定有大萧条

  2008年至2010年,发达国家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平均上升到了7.7%,同时,排名前10位国家的外债总和已占全球债务83.8%。不断增加的政府债务正在成为全球经济之“死结”——不减赤字,公债市场迟早崩盘;如何既减债又增长还不印钞,是当今世界无解的难题。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现在已过去大约五年时间,但美国仍面临财政悬崖的长期威胁,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必需的政治氛围,并且QE作为一种权宜之计,已被证明其无法改善实体经济的结构失衡,也没有消除高失业率和社会的两极分裂,所以未来美...

Read more

过剩的钢铁行业及其前景分析


  1996 年我国钢铁产量首次超过一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此后我国钢产量连年增长并稳居世界第一。正如石油是工业的血液,钢铁是工业的骨架,中国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在世界经济再平衡大背景下,中国的主要问题是产能过剩,而钢铁行业的过剩问题又一直显得格外突出。2008年年产钢铁5亿吨,但之后中国钢铁产量非但没有合理减少,反而继续增加并屡创历史新高。2008 年10月,国内大中型钢企亏损额达到58.35亿元,到12月亏损额扩大到291.22亿元,行业亏损的局面一直维持至2009年4月,连续7 个月亏损。2011年全国粗钢产量超过7亿吨,比2008...

Read more

混沌经济再平衡中的政策与市场走向


混沌经济再平衡中的政策与市场走向

方正金融研究院院长 郭士英

 

    【摘要】美国部分经济指标有所回暖,但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还在悲剧性增长,年底或需再次上调债务上限,QE政策需要全球协调;欧债危机虽有缓解但长期衰退风险犹存,希腊之后可能会有“西班牙冲击波”,欧洲需要进一步宽松;日本债务经济萎靡不振,或需印钞稳定汇率与债市。西方债务困局亟需货币刺激,年内或会导致中国战略紧缩的被动中止。中国一季度GDP增速下滑超预期,二季度需要酝酿政策变局,持续两年多的降速调整会暂告段落。5-7月是敏感窗口期,但如西方宽松,中国政策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