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韩东

1998年毕业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后开了一小公司,后破产,现在家写书。 喜欢历史,喜欢从历史的角度去看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

怎一个李斯了得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丞相李斯为秦国设立了郡县制,皇帝可以直接对国家进行治理,这不同于前周朝的分封制。
  说句题外话,有人认为此时的中国依然是封建社会,并且直到1911年才结束。而我却认为,分封制才是封建社会的标志,欧洲在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前都还是封建社会,日本在明治维新前都是封建社会。而恰恰是李斯设计的这个制度,帮助秦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把中国带入了专制社会。
  李斯在对秦始皇解释郡县制对比分封制的好处时说:周立朝之初,周王分封了很多同姓和异性的功臣为诸侯,助其治理天下。可后来随着诸侯势力的增加,导致周王室大权旁落,诸侯相互兼并视周王朝如无物,帝王的威信早...

Read more

论蠢货治国——郎咸平与屈原


论蠢货治国

                       ————郎咸平与屈原

在中国历史上560余位帝王中,蠢货不少,其中最愚蠢的莫过于楚怀王了,

楚怀王在位时,秦国派张仪入楚鼓吹“连横”,劝楚国断绝与齐国的关系,好让秦国从容打齐国。张仪对楚怀王一通猛烈歌颂后,口头许愿将商於(在今河南淅川县西...

Read more

制度决定一切——之制度决定创新


专制下的创新

中国一直将自然知识施用于人类,讲究“道法自然”,这远胜于欧洲。但是科学技术为什么会被西方人一统天下,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欧洲,而不是中国?在科技史曾经领先的中国被西方列强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销声匿迹,再无作为。为什么会这样?

在专制制度下,统治安全是当权者的绝对前提,必须坚持自己的统治,保证自己的利益。当权者绝对不能让其它势力发展壮大,从而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安全。在这样的思想前提下,统治者对创新,对新生事物总是保持着警惕的心态。也可以说,统治者对所有新生事物都有种潜意识的恐惧感,因为统治者不知道新生事物将产生什么影响,未来的发展能否在自己所掌握的轨...

Read more

制度决定一切——之制度决定人才


专制下的人才

在专制制度下,还没胜利呢,大家就已经开始防范了,那么等到稳定之后,人才就更是难以崭露头角的。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事实教育了子孙后代什么叫功高震主,功臣的下场都是什么。对于有功劳的大臣,君主会害怕,因为大臣有篡位的实力。

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皇袍加身篡夺了周朝的政权后,有一次下人禀报说某大臣在周朝的庙宇里一边祭祀一边哭。赵匡胤就问这个大臣是文官还是武官,下人说是文官,赵匡胤立刻放心地说不要管他,也不用追究。为什么文官就不用追究?因为文官没有能力造反,所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Read more

制度决定一切——之制度决定团结


专制下的团结

中国人语言不畅通,又没有人性,那团结起来就更困难了。

    “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中国人的团结精神,而这常常让中国人感到心疼和羞愧。无数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分析过中国人为什么不团结,甚至不惜敲开中国人的骨髓来寻找原因。

其实不是中国人不愿意团结,而是在专制体制的社会里无法团结,团结之后的问题太多了。人与人之间只能共苦,在患难中可见真情。但却不能同甘,因为,能同甘的时候就意味着大家都安全了,生存环...

Read more

制度决定一切——之制度决定人性


专制下的人性

语言可以表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性情,而行动则是性情的具体展现。正是那些耸人听闻的历史故事,导致中国人民对自身人性的警惕和批判。

中国人的性情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已经被无数中国文人回答过。梁启超先生曾指出:内乱时,民生六种恶性:侥幸性,残忍性,倾轧性,狡伪性,凉薄性,苟且性;内乱后,有恐怖性,浮动性(《论私德》)。还有一个中国人偏至说,列举了十几个中国人的缺点,那些其实都与专制制度有关:

1、  自欺:统治者大都好听喜报,那下面的人必然多报喜。非自欺也,实不敢说也。孟德斯鸠曰:专制政体之国,其所以持之经久而不坏裂者,有一术焉。盖有一种矫伪之气习,深...

Read more

制度决定一切——之制度决定语言


专制下的语言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击匈奴,并派遣飞将军李广孙骑都尉李陵为李广利监护辎重。而李陵主动请求以自己的五千人独当一面,汉武帝应允。李陵的五千人行军一月到达浚稽山南的龙勒水(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后,和单于三万人遭遇。李陵以步兵抵抗骑兵,血战十余日,且战且退,前后杀伤匈奴万余人。可毕竟是孤军深入,给养发生很大困难,李陵最终在内无弓矢粮草,外无援军的情况下投降单于。

    消息传道长安,汉武帝大怒,太史令司马迁替李陵辩护了几句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