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从今年4月份开始加大投资项目审批,到现在已经半年了。从一些经济超前指标看,似乎已经开始出现好转的迹象。比如节日期间公布的PMI数据,在连续4个月负增长之后,9月份首次回升,尽管绝对数据49.8,还在枯荣线50之下,但毕竟出现些许良性变化。
PMI是不是已经出现拐点?还需要连续三个月的观察。所以还远远谈不上可以高枕无忧。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解决起来困难很大,这个问题是:钱从何来?尤其是资本金部分从何而来?财政?民间?还是银行?
2008年之后的一轮大投资,地方政府没钱,因为此前打压房地产,地方政府卖地收入锐减。也正因如此,地方政府对中央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
作者文章归档:钮文新

谁该对中国股市负责?
为什么上证指数2000点告破?为什么中国股市“雄”冠全球?谁对中国资本定价负责?谁该对中国经济负责?谁懂得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资本市场?谁敢说中国股民不是老百姓?谁对中国国民财富负责?谁会对中国股市如此走势感到痛心?……?我们有没有必要问此一系列的问题?谁又来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
明确地说,从华尔街到香港再到A股市场和中国的银行,种种迹象已经充分证明:做空中国的势力已经开始大手笔动作,而谁会相信这是真的?谁又该出面遏制这样的态势?说实话,中国经济已经在恶性循环中不断恶化,而更要命的是对此麻木不仁的态度,我行我素的作风。
...
“新股改”岂能照猫画虎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昨日正式发布。《规划》提出了下一步“着力完善股票市场”的9项举措,但看起来依然是泛泛地提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一系列基础性制度的表述。说实话,缺乏新意,而且对“新股改”的核心理念未做任何说明,这实在令人遗憾。
中国股市建立就是照猫画虎的结果,而每次新建一个市场同样是照猫画虎,最要命的是,我们的管理者为了政绩更是热衷于照猫画虎。就像刚刚出道、但背景坚实的“画家”,把虎画得如猫似虎、形似无神,却会煞有介事,指猫为虎。这就是“多层次&r...
股市决战动员
“中国金融业的结构性不平衡,直接融资比重过低,已成为影响当前中国金融稳定、未来有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的隐患”。这个观点是郭树清召集几大银行和众多私募基金高层管理者举行座谈会时,与会各方达成的共识。尽管这个共识来得晚了一些,但这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共识。有了这些共识,资本市场的事恐怕就好办多了。
尽管与会者对近期做空中国势力活动猖獗“只字未提”,但从会议召开的时点上看,两者间不能说没有联系,而且从会议的层级上看,也不像是证监会的一己之为。郭树清强调:资本市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各个专业机构秉持价值投资理念,...
中国股市掉进"空头陷阱"
"做空容易做多难"已经是中国股市不争的现实,这是不是说明中国股市已经掉进空头陷阱?我看像。这里所说的"空头陷阱"是指:利用市场多头力量严重虚弱而实施的恶意打压,是一种市场失灵的极端化表现。
尽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正在经历历史罕见的经济危机,尽管国内经济政策出现过严重闪失,但我们毕竟看到经济危机的两大主战场――欧洲、美国的股市表现远强于中国股市。从运行状况看,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已经形成恶性循环状态――中国经济数据难看,重挫股市信心;而股市越跌、人们越发看淡中国经济。
从最近一段时间的新闻报道中观察,现在,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
全球性滞胀已经露脸
全球性滞胀是不是已经露脸?已经可以给予肯定答案。如果说“胀”还不够明显,那“滞”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我权且找不到一个大家可以公认的词汇去替代“滞胀”的说法,所以只能按照传统的解释去描述滞胀。所谓“胀”指的是物价上涨,而“滞”指的是经济停滞,合在一起解释就是“经济停滞、物价上涨”。
这是挺奇特的一种经济现象。说它奇特是因为它违背了传统经济学理论所给出的一些规律。传统经济学认为,货币发多了,一定会引发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现象;也正是因为总需...
QE3:中国做好准备了吗?
美联储最近一次的议息会议即要终于面世了,从其公布的内容看,美联储这次真的讨论过QE3的问题,而且为之预设了明确的前提条件:如果美国经济继续疲弱。那美国经济会继续疲弱吗?会,毫无疑问。尽管美国通过大量的资本引入,通过大量的优惠政策吸引实业资本回流美国本土,但这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更重要的是:美国面临“财政断崖”的危险,政府已经没有财力大规模支撑以减税为前提的“优惠政策”,相反加税已成当务之急。
既然美国经济赢弱难改,那QE3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吗?当然,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美国的债务早已到了不可持续的境地。这一点,无论时局如何变化...
分红是义务还是赏赐?
上交所出台上市公司分红政策“指引”。这一“指引”把上市公司分红“达标”当作公司再融资的前提条件之一,并引发市场热烈讨论。现在看,无论是上市公司管理着还是投资者,对这样一个指引似乎都有这样那样的不满。可以理解,分红制度的改革,它是股市重大而核心的利益分配制度的改革,是中国股市走向健康必须进行的改革。但问题是,如何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投资者(股东)意志,真正发挥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作用,这对股市而言,不是小事,而是个根本性的问题。
我们当然支持中国股市一切朝向正确方向的改革,但我们必须指出,中国股市改革必...
警惕新一轮“逃废债”潮
江西赛维LDK公司(LDK.NY)出事了。政府紧急出手救援,以确保企业正常经营。尽管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我们并不十分清晰,但企业资金链断了,发生了“债务危机”,应该不是一个过分的判断。关键是如何看待这样的“个别事件”?笔者担心,这样的事情可能会越来越多,到头来会不会再次形成新一轮“逃废债”风潮,也未可知。要立即停止这样的不良循环。
其实,我们很早以前就已经做出判断:一轮过度紧缩货币政策执行下来,企业财务状况一定会出现急剧恶化的情况。因为上一轮物价上涨主要是前端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推动。在此背景下,能够拿到贷款的...
中报会不会酿成股灾?
宏观经济形势已经获得企业微观财务状况的反映?也许是的。 2012年7月16日的暴跌,100余家公司股价跌停,而其中大多数都是中报预亏的股票。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今年股市行情是,政府不希望股市继续下跌,甚至期盼股价上涨,但美好的愿望不能获得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财务状况的支持。
所以,政策方向的好消息挺一下股市,但宏观经济数据一出来,财务报表一出来,都会引发股市大跌。加上股市制度方向必要的改革不可能立即出台和实施,就连一个简单的蓝筹股分红都做不到,投资者信心无以获得激励,那市场会涨?除非政府印钞买股票。
真的是很危险。这样状况算不算股灾?我说不清,但按照一般定义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