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
观世者,可以远观,可以近观;可以观之如饴,也可以悲天悯人。不过是自观者而言的一种心态罢了。聪明人总是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寻求对于自性满足的最好角度 —— 他们将宏观作为”纲“,挟微观为“目”,进退有据,纵横捭阖,左右逢源。总之,也不过就是为了消弭风险,获得掌控感和安全感罢了。实在无关“战略”,却要煞有介事。也是人之可恶之处一例。
再者,远,或者近,本来就是一个关乎尺度的概念,与宏观和微观更没有任何关系。人们利...
作者文章归档:胥英杰
观世者,可以远观,可以近观;可以观之如饴,也可以悲天悯人。不过是自观者而言的一种心态罢了。聪明人总是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寻求对于自性满足的最好角度 —— 他们将宏观作为”纲“,挟微观为“目”,进退有据,纵横捭阖,左右逢源。总之,也不过就是为了消弭风险,获得掌控感和安全感罢了。实在无关“战略”,却要煞有介事。也是人之可恶之处一例。
再者,远,或者近,本来就是一个关乎尺度的概念,与宏观和微观更没有任何关系。人们利...
(初次发表于Tumblr,2020年4月9日。)
(缘起:这次COVID-19大疫席卷全球,所有称为“国家”的领地,几乎无一幸免。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即使到最后,就算在规模和死亡人数上不及20世纪初的“西班牙流感”,对于世界和人类的影响,也已经远远超过。)
21世纪20年代初这一次的大爆发与大流行,“仰赖”于两个关键的助力因素:全球化,以及科技。
也许还有信息化吧。总之工业化之后,最令人激动(特别是持久地激动)的,就是信息化了。我们正处在信息化人...
1、人类从语言诞生的那一刻,就为自己建造了一副桎梏。语言框定了人类表达的范式,更是限定了人类思维的边界。人类通过语言建立了文明的基础,语言也成为人类文明的基因。同时,人类也永远地披上了“文明”的枷锁 —— 人类的进化过程,正是这套枷锁愈来愈重的过程。
2、人类没有勇气,更没有动力抛弃语言,抛弃语言,意味着人类自身意义的丧失 — 那是人类对于自身(作为宇宙间一种文明的主体也是本体的)彻底的否定。
3、然而人类还要寻找什么生存之外的意义呢?生存本身似乎比语言的集合范围更大一些,但那也只是多...
(本文由本人首次发表于新浪博客,时间:2014-11-18 05:18:41)
1、一个个独一无二的个体组成了大致稳定的总体 — 传统的行为学常常更多地关注总体的行为特征的抽象、描述和干预。对于个体,“总体上”是忽略的。大数据时代,人们似乎更加喜欢从“海量”的个体行为集合中抽象出“总体特征”。实际上,还存在着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大数据方向:对于每一个“个体”(无论它将被分割的如何“小”),能够进行尽可能全面和精准的描述和数据化,并通过与其他个...
(文本为本作者原发表在新浪博客的文章,发表日期:2014-10-25 19:03:26)
标签: 空谈 杂谈
1、《失控》并不是一种特立独行的思想,这可以解释它之所以让如此多的人着迷。迪伊霍克在他的那本并不著名的《混序》中就已经将其中的精髓灌注进了组织和管理的思维中。第一次读到《混序》是在2007年,而该书的首次出版也是在90年代末期。霍克对于未来组织的构想和实践,几乎与《失控》所要表达的思想一脉相承。
2、不过在书中,“精确描述”仍然无处不在。这种描述方式,似乎与书中所要表达的核心思维背道而驰?人类的语言是否正是束缚人类对于自...
我一直在新浪博客安家。很久了,虽然很少写东西,但总觉得那里恐怕是写字的人最终可以守候的地方。《价值中国网》当然是我喜欢的,但以我这么多年飘来飘去的经验,永青兄想要悉心守望的这个开放而包容的宝地,难保不会遭遇某种难以揣测的命运。
于是,在我的新浪博客荒废了很久(中间间或也会写上一点点东西,主要是为了记录和心情极度时的一点儿排解。思想几乎凝滞了,毫无生机)之后,大约三、四个月前,一位老朋友,也是新浪上勤奋的博主(虽然从来没有认真推广过,但她的短文我一向视为精品:高频,随意,短小,细腻的心情,以及时时流露的睿智和情怀。)微信我,说新浪博客不能发表和更新,只能浏览。
我想这种事情既在意料之中...
(原文发表于新浪博客,2013-03-21 00:56:04)
北京,恐怕几十年难得一见的春雪美景。一时,城市就似乎美好而且沸腾起来。雪景的照片在微博、微信上亢奋地飞来飞去。
一位朋友在微信上感慨:外面的雪景真美。
我们的聊天从这里开始。
我说:是。但一瞬即逝。
朋友说:即使转瞬即逝的美,留在心里却可能成为永恒。
我突然觉得有一种无法压抑的压抑。清晨,心情并不是这样。拉开窗帘,阳光泻过玻璃,耀眼的白色世界,还有挂在树枝上棉厚的银色树挂。我仿佛觉得天地间似乎只我一人在静静欣赏,并同时希望每一个清晨望出窗棂或走出户外的人都能够这样错觉:一种震...
刚刚有了一点国际地位就奢谈文化,这其实是一种浮躁的心理,不是一种严肃,更不是一种理性。
当你追求人文精神、道德精神时都会碰到一个天花板,而且很快就会碰到,这个天花板还是不能逾越的,否则,你就不是你了。
“虚拟化”并非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经济,只是程度被加强了。其实这个过程是一直在进行的。
文化浮躁
林永青:在社会的进程中,技术对未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技术对人的影响,已经是非常深入了。而中国其实还缺技术,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止一点半点,连技术...
永青学长最令我尊敬的地方,在于他永远不会停止思考的脚步和尝试的努力。他对于“知识社会”和“价值家”的提议和思考,引发了我对于这个话题的浮想。
知识的初始价值在于其对于人类经验的积累,这种积累是进化意义上的,人类活动的经验积累,被打上了遗传的烙印,于是人类可以不断强化自己的适应性与竞争能力。动物和植物同样具有进化意义上的积累,但它们无法形成“知识“,所以知识还有一种属性,那就是知识除了进化(本能)意义上的价值外,还能够创造并且促进传播,并且在传播的过程中加快了人类进化的进程 – 这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