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毛喻原

男,1956年6月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市,大学本科。先后任教于中国农民大学、四川函授大学、西南计算机工程讲习院、桂林教育学院。

伤心的是我们的六月


伤心的是我们的六月

伤心的是我们的六月,人世间弥天大罪的一次最震撼心魂的证明。千年不见,万年不显,是人类罪行无可逾越的一根标杆。我坐在南方黄昏的空屋中独自一人依临在窗前,望着灰朦朦的天空,感受着无比的混乱、无限的阴沉从北方飘来。这是让人的呼吸彻底窒息的时刻,世界失去了人之温情,生之底线。

叫我怎么说呢? 、疯人院、帝国城镇、罪人河、恶人谷、腥腥广场。随地吐痰,扔垃圾,大街上放水,满地纸屑的图,遍野黄土凋零。城市拥挤的街道上跑着伪装的公共汽车,直率的手拐、脚蹬,果断与砍切的咒骂,性语像旗帜一样飘扬。还有什么可以展示和出手的?都拿出来吧。你们的“全统主义”蛮劲...

Read more

公然还有脸说文化


公然还有脸说文化

你们还有脸说文化,还有脸说你们有文化,呸!天下哪有如此无知、无耻、轻狂、癫狂的事?有文化,怎么会把整个国民整得来只知道追求皮肉之欢,只知道享受物质之乐呢?怎么会对精神之事采取打隔断,封石膏,施绝育的整法呢?

看见那些蛊惑人心的反文化政客们在台子上聒噪什么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的调调,我就皱眉恼火,同时也笑得不行:十足的傻瓜蛋和疯子。难道你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这种整法,硬是要我一百分之二百地相信:在物国,确确实实除了疯子,就是傻子;除了傻子,就是疯子。要不就是既疯又傻,或既傻又疯,再也生产不出别样的花子、另类的货色。

在如此国情民况的条件下,怎么还有脸面去奢谈文...

Read more

解放:恼火的悖论(读书笔记No.173)


解放:恼火的悖论

德国小说家和戏剧家福伊希特万格(Lion Feuchtwanger 18841958)在其根据史诗《奥德赛》改编的剧本“Odysseus und die Schweinedas Unbehagen an der Kultur”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片段:水手在被女巫喀耳刻(Circe)施了妖术并变成猪后,整日沉湎于现状,感觉不错,坚决反对奥德修斯破除魔法使他们恢复人形的种种努力。在奥德修斯告诉他们,他已经发现能破除魔咒的魔草,他们不久就能恢复人形后,那些猪身水手们...

Read more

每一天,每一夜


每一天,每一夜

每一天,每一夜,我都在你的泪光中看到这个世界足以令我感动的风景每一天,每一夜,我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对你说一些我内心想说而不曾说出的话语。“朝霞果真会随着晨雾的弥漫而升起吗?大自然是否已以慈母般的心肠关照我们精神的眼睛,而让我们渐渐慢慢分娩出的新一天的涵义?”

时光永流,除了那日常匆匆的事物,我们尚有晨祷和晚祈。每一天每一夜,我都思念那颗趋善、致真向美的心。我知道,我所遇的存在是有痕迹的,由于你的缘故,无疑已形成一种时刻都有可能闪现出奇迹的希冀。我知道:世界并非极苦,也非极美,而是一种有待我们去扩充与填补的“经历”。只是由于你的介入,我才...

Read more

就《汉箴》第六期敬告博友


就《汉箴》第六期敬告博友

 

    各位博友,《汉箴》第六期出炉在即,这是送给大家年中的礼物。本期有两大看点,也就是为诸位特编的两个专辑:一是关于台湾的,二是关于今年当代汉语贡献奖的。另外,由重庆陪都文化研究中心供稿的“中国抗战殉国将领总神位”也值得特别推荐与收藏。

    现将本期封面与目录公告于此,有兴趣的读者可致信我的伊妹儿([email protected]),联系订阅事宜。

 

 

作为一个无神论者的困难(《回答莫斯科的圣经》第6章)


第6章 作为一个无神论者的困难

 

    我们应尽最大的可能与我们的无神论朋友接触。

   无神论可能成为从错误宗教向精神真理转换的通道。无神论在一个时期里可以被认为是对前一伪宗教迷信的取代,但它同时也是一种通道。不要仅仅停留在这个通道上!

    我们也知道,并非所有自称的无神论者确实就是无神论者。19世纪声名卓著的无神论哲学家之一的巴伦·霍尔巴赫将上帝称做他个人的敌人。对于他,除了自然以外,没有别的存在。按照他的说法,自然创造了一切,而自然本身是自存(uncreated)...

Read more

大亨的恩惠与掘墓人(读书笔记No.146)


大亨的恩惠与掘墓人

 

    脍炙人口的思想史著作不多,读来不想放手合页的思想史著作更是凤毛麟角,美国历史学家罗兰·斯特龙伯格(Roland N.Stromberg 1916~2004)撰写的皇皇巨著《西方现代思想史》无愧为这样的思想史著作。有人把该书称之为此类中的抗鼎力作,因为作者历史的眼光高屋建瓴,文字的表达激越昂扬,哲理的分析透彻犀利。我觉得,能够用如此简约的笔触来对近500年的西方思想史作如此生动的勾勒,并且脉络如此清晰,叙述如此流畅,实在是非天才莫属。

    斯特龙伯格在该书中有这样一段记...

Read more

沙漠中的无聊,荒凉中的难堪(读书笔记No.147)


沙漠中的无聊,荒凉中的难堪

 

    现代法国小说,至少有两本可以找来一读。一本是米歇尔的《圣诞树》,写核威胁下的恐怖世界,以及在这种恐怖氛围中凡人的爱;另一本是贝格伯德的《19.99元》,算得上是一份卧底密探报告,不认皇地揭了现代广告业的老底。它们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前者优美、雅典,具有一种非同凡响的悲悯激情;后者辛辣、幽默,但语言的狂肆中又不失某种严肃的思考与智性的深沉。

    反正读了这两本小说,你会觉得两位作者的那些前辈同胞——比如司汤达、雨果、巴尔扎克、福楼拜、左拉、波德莱尔、兰波、魏尔伦...

Read more

价值的等级(读书笔记No.148)


价值的等级

 

    舍勒是我喜欢的现象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家、伦理学家。他在《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非形式的价值伦理学:一种创立伦理学位格主义的新尝试》中提出了价值等级的思想。

    他把人类生活关涉的所有价值分成了五个等级,或者说五个档次,它们分别是:

    1.       宗教的价值等级(神圣和非神圣的价值等级);

    2.    &nbs...

Read more

宗教的定义(《回答莫斯科的圣经》第7章)


第7章 宗教的定义

 

    《无神论手册》开宗明义分析了哲学家们对“宗教”这个词所下的不同定义。

    柏拉图说,宗教是对待诸神的正确行为;普卢塔克(Plutarch)[1]认为宗教处于无神论和迷信之间的中途——但《手册》中只字不提这两个人的名字。

    《手册》谈到的都是稍后的思想家。我们不得不很遗憾地说,他们在弄虚作假,没有一条语录是正确的。

    卡莱尔说:“谎言一经发现,就应被踏上一只脚,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