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蒙曼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士。1992年至1999年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至200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隋唐史专业,获博士学位。2002年至今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及中国古代妇女史。

蒙曼说唐·长恨歌1月1日预告:天宝繁华


    大家都知道,唐玄宗一共统治了46年,换了三个年号。第一个年号叫先天,用了不到2年,第二个叫开元,用了29年,第三个叫天宝,用了15年。如果说开元时代的特征是锐意进取的话,那么,从公元742年开始,唐玄宗的统治要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了,这个时代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奢侈享乐,这个新的时代名字叫做天宝。

 

一、改元天宝

    可能有人会问,唐玄宗开元年号用了29年了,用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改元呢?根据《唐大诏令集》第四卷《天宝改元制》以及两《唐书》等等史书的记载,是因为当时天降宝符了。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唐玄宗声称自己梦...

Read more

我的唐史情缘


    1995年暑假,我还是一个刚满二十岁的大孩子。虽然已经在历史系上了三年学,但是,对历史是什么并不甚了了,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迷惘。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之下,我漫游到了西安,又搭顺风车到了埋葬唐玄宗的泰陵。看到泰陵之前,我已经瞻仰过西安的许多胜迹了,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昭陵的石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着这样的印象再来看泰陵,我真的震惊于它的卑小。难道,这不足一人高的石狮子守卫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盛世天子唐明皇吗?搜寻了一下自己的历史知识,依稀记得,玄宗逝于安史之乱中。也许,天下大乱,陵寝就只好因陋就简了?可是,清末更是乱世,慈禧太后的定东陵不也照样奢...

Read more

蒙曼说唐·长恨歌12月30日预告:宰相斗法


    张九龄曾经是唐玄宗非常欣赏的一个有才情的宰相,然而好景不长,唐玄宗发现,张九龄这个人很固执,并且不通人情,所以就慢慢地疏远了张九龄。唐玄宗的这种心理变化,让一个人看到了可乘之机,此人就是另外一个宰相李林甫。李林甫由于没有文采,经常被张九龄挖苦。这些都让李林甫记在了心里。现在,唐玄宗和张九龄的关系出现了裂痕,李林甫认为收拾张九龄的机会到了,那么李林甫会怎么做呢?

 

    上集讲到,张九龄虽然名望很高,人品很好,但是跟玄宗的配合并不默契。在这种情况下,一贯忍气吞声的李林甫终于看到机会了。通过一年多的冷眼旁观,李...

Read more

蒙曼说唐·长恨歌12月31日预告:太子风波


    历朝历代,在谁当太子这个问题上,往往都是明争暗斗,风波不断。唐朝自然也不例外。开元后期,唐玄宗的宫廷也上演了一场争夺太子之位的大戏,最后甚至还演变成了血腥的家庭悲剧。那么这个争夺战中,竞争对手是哪些人物呢?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彻底被李林甫打败,被贬荆州。就这样,唐玄宗时代最后一任贤相下台了,这对唐王朝和张九龄来说,这当然是一个政治悲剧。但是更加可悲的是,就在张九龄被贬之后不久,一个更大的悲剧发生了,唐玄宗在一天之内杀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其中还包括当朝太子,这是怎么回事?在唐玄宗的宫廷里,...

Read more

蒙曼说唐·长恨歌12月10号回顾:异军突起


  上一集讲到,李隆基回到长安,参加祭天大典,原来是韦后想利用这个机会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为自己登上皇帝之位做铺垫。作为李唐王室的子孙,李隆基对此心理倍感压抑。经过潞州历练之后的李隆基,越来越觉得自己有责任要为保卫唐室而战。可是当时的李隆基羽翼未丰,要是直接对抗韦后无异于以卵击石,而且当时的政治格局也没有给李隆基插足的机会,可是就在半年之后,唐朝的政治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机会终于来了,那么这是一次怎样的机会呢?李隆基最终是如何一步步壮大自己势力的呢?

   

   中国古代人很聪明,既推崇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又很现实地赞...

Read more

蒙曼说唐·长恨歌12月11号回顾:诛杀韦后


 

第五讲 诛杀韦后

   上一集讲到,在唐中宗李显死后,韦皇后打算要效法武则天登上皇帝之位,李唐王朝再一次陷入吉凶难测的历史节点。就在这个时候,原本默默无闻的三李隆基决定力挽狂澜、发动政变,彻底粉碎韦皇后的称帝阴谋。

   而正当李隆基悄悄准备举事的时候,一个原本属于韦皇后集团的大臣崔日用突然反水,他提醒李隆基说,形势紧张,政变随时都有暴露的危险,必须赶快行动,否则可能会功亏一篑。

听到崔日用的话,李隆基将作何反应?政变是否继续进行?同时,敌对双方的实力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

Read more

蒙曼说唐·长恨歌12月12号回顾:太子监国


第五讲 太子监国

 

   上一集讲到,李隆基发动诛杀韦后的政变一举成功,解除了韦皇后对于李唐宗室的威胁。 “国不可一日无君”,推翻了韦氏政权之后,究竟谁来当皇帝呢?李隆基作为政变的主谋,功不可没,但是当初发动政变是以拥立的父亲相王为由,那如果相王李旦登上了皇位,李隆基又是否能够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太子呢?

 

 

   我们看吉尼斯世界纪录,经常会发现一些奇奇怪怪的创意。比方说够几百个人吃的香肠,几千个人吃的蛋糕等等。其实,在唐朝,也有类似的创意。李隆基就创造了一个能让五个成年人睡觉的大枕头,又缝了一张五...

Read more

蒙曼说唐·长恨歌12月13日回顾:荣登大宝


    李隆基成为唐睿宗李旦的太子之后,与太平公主之间展开了一场暗流涌动的权力斗争。而唐睿宗李旦出于国家稳定的需要,决定让李隆基实行太子监国,而将太平公主赶出京城。那么,面对这样截然相反的安排,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会有怎样的表现?太平公主是否会就此甘心被冷落?李隆基的登基之路又是否将会因此而变得豁然开朗呢?

 

 

一、痛定思痛

    上一集我们讲到,唐睿宗听从了姚崇等等几个大臣的意见,让李隆基监国,同时,把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两个哥哥宋王李成器以及豳王李守礼都发配到地方去了。这个诏令一出来,太平公主可是太意外...

Read more

蒙曼说唐·长恨歌12月14日回顾:巅峰对决


   在上一集节目中,蒙曼副教授讲到,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下诏,正式传位给二十七岁的太子李隆基,李隆基成为大唐王朝的第六位皇帝。但是唐睿宗的退位退得并不彻底,在最重要的军国大事上,还是由唐睿宗说了算,这样,在李隆基当皇帝之初,出现了太上皇与新皇帝共同主持朝政的局面,而太平公主也借此机会在朝廷里安插了大量的亲信,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那么,此时的李隆基将如何处理与太上皇、太平公主之间的关系呢?他真正成为最高统治者的日子,究竟何时会到来呢?

 

 

一、初谋政变
  上集我们讲到,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斗法的过程中,唐睿宗李旦为了维护政治的稳定,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