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杨卓舒

杨卓舒,男,1952年生,中共党员,黑龙江人。现任卓达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北京卓达大学校长、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主任、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房地产十大新锐人物、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儿童慈善家。作为独立学者,杨卓舒严谨治学,尤其在哲学、经济学、史学、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见识高远、成果卓著。主要编著有《中国市场经济大辞典》、《中国房地产概论》;专著《卓舒演讲录》、《卓舒随想录》、《卓舒访谈录》、《赢在品格》、《新女学》等书,即将由国家权威出版社结集出版。其著述《九买九卖》、《论知识经济》、《企业家—现代社会之魂》、《在理想主义旗帜下集合》、《大学宣言》、《民族与历史》、《专制与战争》、《百论文化产业》等著多文章,屡见于国内知名报刊、专业门户网络,涤荡人心,影响久远。他也因此被中央众多媒体推为郁结着民族情结、心装“三农”问题的有大责任感的学者型企业家和企业家型学者,学术、人文思想传播深远。

读书是我人生最大的收获


  最大的收获不是当没当记者,不在这个,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从童年、少年,一直到青年,长时间读书,对一生是非常有益的,也才能有一点点成就。

  自然科学中除了科普,其它的我都看不懂,社科类的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方面。我前一段时间又重新读了《巨人传》,有一个大学生毕业了到我们这里来实习,我问他理想是什么,这是我20年间第一次见到有一个理想要做政治家的人。他说读《君主论》,读了六遍《君主论》。然后说他在《君主论》中做了很多眉批,写了心得。我就把他的这本书要过来了,还有他的笔记本。因为这本书在很早之前,我在比他还小的时候就读过,我是十八九岁的时候看的,他是二十三岁,比我大四岁,我想看看比我大四岁...

Read more

从文的人并不比从商的认识社会要深刻


    有的人从文会从的很好,但是从商就不行,有的人从商从的很好,但是从文就不行,也有的人既能从商也能从文。就好像有的人既喜欢吃苦的,又能吃甜的,喜欢吃辣的,同时又喜欢吃酸的,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现在很多的专家学者都是从文的人,对社会认识就非常肤浅。有人说从事企业的人对社会认识就不深刻,这也不见得,因为从事企业的人是在社会得最深处,第一线,时时刻刻感受着这个社会,社会所有的方面都要亲历。比如说体制的不健全、改革的不到位、市场经济的不完善、法制的不健全,企业发展就遇到了很多障碍和困难,所以办企业的很多人都有切肤之痛,...

Read more

把企业办好就是最大的社会责任


    做企业本身就是在对社会做贡献,所有办企业的人,不管动机、主观目的是什么,客观行为、客观效果,只要是正经的企业,守法经营,就一定是在贡献社会。

    做企业要纳税、安置就业、拉动经济,这本身就是非常大的贡献。因为社会就靠这个存在,没有人纳税,人们无处就业,经济不会拉动发展,社会就崩溃了,所以所有办企业的,无论规模大小,无论主观愿望如何,客观上的贡献都是很大的。至于说做了企业之后再做些慈善,不能因为自己做慈善就觉得别人不崇高了,就觉得别人做的不对,这不行。你愿意做那是自愿,没做的也有没做的原因。

  &...

Read more

干净公正的社会环境是使人崇高向上的必要条件


    作为个体,无论怎样捐,只要有能力都是应该的,这也涉及到一个终极思考的问题,就是我们是谁、我们从哪来、这一生到底为了什么、究竟怎样做,才能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一些。不能把慈善作为一种名利的手段,沽名钓誉,也不能把慈善的机构做成了名利场,更不能通过慈善去达到其它什么目的,它应该是十分纯洁又十分纯粹。

    现代慈善理念关注财富的传承与价值的创造,某一个家族拥有几百亿美金的家产,是让后人不劳而获的享有、占有,还是归属于社会,这是一个非常显性的问题。100年前,美国老一代企业家巨富的子女有很多都放弃了家产,开始转向从事科学、教育...

Read more

父爱不能通过钱来表达


    “积善人家必留余庆”,积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外多做好事,做纯而又纯的好事,君子施恩不图报。对内还有一个积善,因为有很多人就是工薪阶层,一个月就挣1200块,自己生活都很紧,但他照样积善。这种积善,帮扶人一把,友善客气待人,严格要求孩子,绝不骄纵,绝不溺爱,绝不隔代教育,让孩子简朴、自律、坚强、友爱、宽厚、内省,所有的这些也都是在积善。

    我的孩子让我非常放心,因为没有卓达他也可以自食其力,他没养成乱花钱的习惯。因为没有把自己架的很高,就一定没有跌落,很平常的生活,很平常的人,所以我感觉到这是我最大的成功之一。

&...

Read more

做善事是一种自我教化和升华


    有的官员孩子出国留学,每个月回来一趟,都是坐头等舱,还得有人陪着,一到国外读书,马上把跑车、别墅都给准备好了。我想这是作孽,官再大,但把下一代毁灭了,到老了什么也不是。所以我经常说,哪怕我这一生就是修自行车、擦皮鞋、扫马路,只要勤勤恳恳,堂堂正正做人,教育好孩子,有一个好家庭,当我满头白发的时候,我就胜过那些曾经显赫一时、拥有无尽财富,因为他的家败了。我经常说,不能因为做官,不能因为有钱,就家不家,业不业,妻不妻,子不子,这是彻底失败。平常、普通、随意、自然,于是就长久。

    所以,做善事也是对自己的一种...

Read more

中国社会需要从心灵深处治疗


    中国社会上很多人当一提慈善的时候,他就觉得要掏他的腰包,就觉得要让他献血,他就受不了,这很难使很多人参与进来。因此,我提出一分一分、一点一点向善,先自己不做坏事,培养善良之心。越是自私的人,越是内心非常丑陋的人,越是抱着贪婪欲望的人越想得到幸福。我们集团曾经有七八十个员工和家人出去度假,走到半路下大雨,刚好路边有个新建好的庙,善男信女在里边挤了不少,但不让他们进去避雨,进去就得掏钱。说这些善男信女虔诚,可路边就有需要救济的人,进去避雨都不可以,这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所以中国社会需要从...

Read more

慈善哪怕做秀也比不做好


    大善是指一个人能通过献身于一种崇高的事业,能够为自己的国家、民族效劳,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国家进步、民族强盛,这是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情怀。

    临终的时候写下遗嘱,把一些有用的器官解剖或者捐献给有用的人等等,这是作为一种小善,它纯属在个人可以操作的范围内,这是一个单体的个人在一定的条件下就能做。

    有人说陈光标拿慈善做秀,我认为做慈善哪怕是做秀,只要能把秀长久做下去,哪怕做一次秀就比不作强,因为好歹做了。对中国来说这是非常匮乏的,它不是非常普遍的充满爱的社会。做一次鼓励就鼓励...

Read more

蓝色半岛 一生不可再得的宝贵机遇(六)


重拾十年前规划,建设一个海洋开发的高科技产、学、研一体化的蓝硅谷

    记者:全国的海洋科技人才,山东省占60%以上,大部分都在青岛,其中有23名院士。中国顶尖级的科研机构都在青岛呢,国家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农业部黄海研究所、中国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大学是亚洲唯一的海洋大学。山东半岛很重要,几个高科技产业都在山东青岛呢. 

    杨总:我们在十年前就规划过一个蓝硅谷项目,海洋研究所和海洋大学的一些院士、教授都知道卓达一直在谋求这个重大项目。为了开发海洋,建一个蓝色的高科技基地,叫蓝硅谷。初始想放在三亚,来青岛联系的时...

Read more

卓达招贤榜(第三号)


终身奋斗的事业舞台 理想主义的精神家园 成功人生的无悔选择  

卓达:

在石家庄,一个投资20亿元的新型材料厂已完成立项,老厂已从固安迁往藁城,新厂选址高新区,世界领先的技术,使产品已风行中东、南非、俄罗斯等国家,目前已有订单上百亿美金。

在石家庄,近200万平方米太阳城正全力打造民政部和中国老龄基金会的中国养老样板区,总二期300万平方米及新民居建设已启动。

在天津,与民政部合作的建筑面积上千万平方米中国养老样板区正在全速建设。

在天津,开发总面积达上千万平方米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第一期已交付使用。

在山东,在国家蓝色半岛经济大特区,卓达早已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