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杨卓舒

杨卓舒,男,1952年生,中共党员,黑龙江人。现任卓达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北京卓达大学校长、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主任、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房地产十大新锐人物、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儿童慈善家。作为独立学者,杨卓舒严谨治学,尤其在哲学、经济学、史学、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见识高远、成果卓著。主要编著有《中国市场经济大辞典》、《中国房地产概论》;专著《卓舒演讲录》、《卓舒随想录》、《卓舒访谈录》、《赢在品格》、《新女学》等书,即将由国家权威出版社结集出版。其著述《九买九卖》、《论知识经济》、《企业家—现代社会之魂》、《在理想主义旗帜下集合》、《大学宣言》、《民族与历史》、《专制与战争》、《百论文化产业》等著多文章,屡见于国内知名报刊、专业门户网络,涤荡人心,影响久远。他也因此被中央众多媒体推为郁结着民族情结、心装“三农”问题的有大责任感的学者型企业家和企业家型学者,学术、人文思想传播深远。

做项目要能让市场兴奋起来


  一个项目要想成功,最基本的必须回答200个问题,必须把项目设计成一个完整的盈利机器。造个最简单的机器也得有个非常科学合理周密的设计。做项目的人弄个PPT文件,或者拍摄个光盘去打动政府并不难,难的是这个项目怎么能真正做下去,做到实实在在的盈利。否则的话,政府通过了,自己却做不下去了,那就是彻底失败。

  有的项目市长会很兴奋,可市场不兴奋,那也没什么用。有句话,在出发点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就像坐飞机似的,波音747需要3700公尺的跑道,飞机到了跑道上以后,飞行员第一件事是电脑控制,连一毫米都不能差的对正方向,到2700米至2800米的时候飞起来了,如果一起步时差一毫米,等到起飞...

Read more

高端人群不需要城市中心


  由于网络的普及,现代的人一人一本电脑,随时随地可以上网。大企业的核心层面、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中国的房地产企业都应该充分关注这个变化,寻求产品的升级换代。我小时候读关于伦敦的小说,那时候天永远灰蒙蒙的,白天永远像黄昏,让人感到压抑,后来听人说演“007”的肖恩康纳利住在伦敦,我非常惊讶,认为这个城市太破,他这个大明星不会住在那里。其实这是我的误解,伦敦已经是世界第三大宜居城市,很多高楼都扒了不用了,建成了花园、广场。过去伦敦之所以建大高楼,都是发展中的过程。因为那时的经济状况、通讯手段、生产方式、生产业态、工作方式没有达到现在网络平台,只...

Read more

领导者最重要的是领导明天


  中国城市化进程在未来50年是不可能停止的,既然是一种进程,就有路线,路线就不是一条,有很多路线可供选择,但是城市化进程不可能停止。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很多的镇都被“城市化”了,不仅是镇,实际上有的县城也只能算半个城市。城市有个特别重要的标准,就是市民非特殊情况,一般就医、购物、消费不需要到别的城市去,就是说在文登住,看病不能到威海去;在威海住,看病不能到青岛去;在青岛住,看病不能到北京去。看大病、重病没办法,有条件那就得去北京301医院。如果按这个标准来衡量,中国很多的镇就是农村,文化、体育、商业、教育、医疗,镇一级以下的基本都没有,所以,中国城市化人口顶多三成...

Read more

真正的城市运营不是把一张大饼擀薄


——杨卓舒总裁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精编


    卓达正在进行的蓝色半岛香水海新城建设、卓达海港开发被外界称为城市运营。与简单的房地产开发相比,城市运营需要有如下前提条件:

    第一,必须是新建的城市或者大规模的旧城区改造才能进行大规模开发。跑到上海去说自己是城市运营商,那是瞎扯,有你没你,上海都是上海。跑到北京去说自己是城市运营商,根本用不着你,其它类似的城市也是如此。能称得上城市运营的,要么是新建城市,要么就是规模巨大的旧城改造。举个例子,在烟台,当地政府要进行一个1000万平方米的旧城改造,这个可以...

Read more

如果我是山西煤老板


如果我是山西煤老板

——杨卓舒总裁接受山西媒体采访内容精编

 

  如果我是山西煤老板,手里有5亿-50亿元,遇到现在的煤炭产业整合形势,我会寻找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应该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个机会。甚至我会联合10个煤老板到这来,我没有机会造大港,但是我有机会搞临港产业园,做一个大物流区,给国家搞一个大配送基地,或者搞一个大油料储存基地等等。

  “十二五”规划已经定了头三年就要求有20%的钢铁企业搬到临港来,因为中国的铁矿粉95%得靠澳矿、印矿、巴矿。临海的日照钢铁公司一吨钢利润1000元,而内陆的钢厂每吨利润也就200元,利润都被高额的运输成本吃掉了。因为国外的铁矿粉...

Read more

中国还有这么好的天赐福地


中国还有这么好的天赐福地

——杨卓舒总裁接受山西媒体采访内容精编

 

  我们国家地大,但是人均土地很少,地大但适合人生存的地方,特别是宜居的地方就非常少,可以说这里是中国最宜居的地方。我们国家正在面临着1.5亿人左右的生态大移民,实际上移民已经开始。山西很多靠资源起来的煤老板,到北京买房,到天津置业,到海南去,既是资本转移,也是生态移民,到那里去生活去了。但不是山西所有人都走得起,当然这是另外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了。山西这种情况是由于资源开发造成的,但是绝不止山西,在没有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前,很多地方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做代价的,绝大多数城市都是重污染的。

  山西在历史上也...

Read more

大港迎来从煤海到蓝海的资本裂变


大港迎来从煤海到蓝海的资本裂变

——杨卓舒总裁接受山西媒体采访内容精编

 

  中央给出了特殊的政策,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深圳当年的改革开放相当于全国像铁桶一般,于是在深圳那里捅了一个洞,然后连接着香港,香港的水也往这里流,全国的水也往那里流,于是深圳就起来了。浦东新区的建设是想恢复上海在70年前世界金融三角的地位,纽约、伦敦、上海,这是它担负的特殊使命。而天津滨海新区是让世界各国的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在中国给了他们一块特殊的土壤,比如说南方的植物是酸性的,北方的植物是碱性的,于是把滨海新区换了一次土壤,让南方的植物到这里能生存,于是世界500强来了300多家...

Read more

山西煤炭资本与卓达港口经济如何对接


  作为在蓝色半岛开发的一个企业,卓达希望全国的资本都向这里移动、倾斜,这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中央政府给出政策,要举全国之力给中国民族寻找一个新的生存空间,就是面向海洋,给出了一个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一个大特区,这个大特区是深圳不能比的、浦东不能比、滨海新区不能比,任何地方都不能比的,它的特点就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把目光、生存空间转向了海洋。

  实事求是的说,蓝色半岛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践行,否则盲目的西部大开发将使中华民族最后一点元气丧失殆尽,环境将彻底恶化。在这个大背景下,山西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带来3000亿到3万亿的赋闲资本,这个资本无外乎以下几条路:第一,在山西的产业升级换代...

Read more

一个热衷于按摩和卡拉OK的社会是低智商的


    比如说我过去读的《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后来的《美国四大总统传》,还有《孙中山传》、《辛亥革命英烈传》等等一系列,这些书对人起最重要作用的是能使人产生崇高情感的,能使人产生远大抱负的、宏大志向的,这些才是至关重要的。
    我在很早以前曾经得到过一本《辛亥革命英烈传》,是民国年间出版的辛亥革命60个英雄,现在这本书找不到了。我很小就读,一群伟大的英雄在激励着自己。
    我们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考试,一直考到大学毕业,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精神需要,如果不给孩童、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