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昝胜锋

   山东德州人,1974年出生,山东大学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研究员,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系教师。文化产业方向博士后,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产业经济学)。历任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文化产业研究》集刊执行主编。
   昝胜锋结合国际前沿理论与中国国情,对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累计在CSSCI类期刊发表论文十数篇;参与组织编撰《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规划案例精析》等教材著作编写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文化部基金课题、江苏省软科学课题研究5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笔和负责江苏南京、南通、无锡、浙江衢州、云南昆明、山东济宁等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项目15项;主笔1912娱乐休闲街区、天印文化广场、桃花坞创意园区、昆明文化空间、金箔产业集聚区等文化企业策划方案20多项。作为文化产业研究的青年学者,还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讲座数十次,学术研究水平得到了学界认可。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体育赛事产品差异化:以NBA2007中国赛为例


1 引言

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比较而言,中国的体育产业起步晚,虽发展迅猛但同质化竞争严重。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GDP达到201464亿人民币,体育产业只占1%左右,同期美国、意大利等体育产业占GDP的比例接近10% 。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服务性产品主要包括体育竞赛表演、健身娱乐、体育空间服务、体育培训教育、体育信息咨询等。如美国橄榄球和NBA产业、意大利的足球工业、瑞士体育旅游产业等享誉世界,而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自主经营的赛事仍处在保本甚至亏本状态,大多数职业俱乐部也无法依靠自身收入维持1

在产品差异化理论中,厂商将产品差异视做一种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