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丁志杰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金融学会理事,北京市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国际金融、发展金融、金融制度比较,《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效应与政策研究》、《国际金融》的作者。

国际货币体系变革艰难前行


  因为欧洲债务危机一波三折,法国要把二十国集团(G20)戛纳峰会办成最有成就峰会的愿望很难实现。而从先前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来看,在主办方事先拟定的6个重要议题中,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可能有一些实质性进展,将成为峰会的一大亮点,多少会给主办方带来一些慰藉。

  国际货币体系是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谁控制了世界货币这一制高点,谁就可能掌握世界。法国选择戛纳而不是巴黎作为此次G20峰会地点,也许有为未来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谋个好名字的想法。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在当前危机中暴露得一览无余。

  第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没有动摇美元的国际货币霸主地位,正是借着美元的...

Read more

解决欧债危机需政府开源节流


  中新网11月3日电 不断恶化的希腊问题和持续暴跌的欧洲股市,正使欧债危机雪上加霜。G20戛纳峰会如期举行,欧债危机的议题更是备受关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时表示,欧债危机主要是政府债务负担过重,根本上解决欧债危机需要政府开源节流。

  欧债危机就是欧洲的有关国家政府债务的负担过重,已经大概不可持续的程度,发行的债券面临着违约的风险,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不仅在欧洲存在,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现在都存在主权债务危机的问题。这是目前这个危机,主要是政府债务负担过重,但它的根源可能是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代危机。

  希腊一直是这场欧债危机的一个主角,最重要...

Read more

希腊公投更多是博弈 有退出欧元区风险


  中新网11月3日电 不断恶化的希腊问题和持续暴跌的欧洲股市,正使欧债问题雪上加霜。G20戛纳峰会如期举行,欧债危机的议题更是备受关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时表示,希腊全民公投更多是一种博弈,如果不进行结构性改革,可能会有退出欧元区的风险。

  希腊对救助方案进行公投,可能两个原因,一是觉得别人救得还不够多,拿到的不够多。第二个,就是说希腊政府怕担这个责任,它在获得救助的同时,也承担了要进行减少赤字等结构性的改革,怕老百姓不满意。希腊公投应该在今年年底之前,希腊是否还要呆在欧元区里面,给未来的欧元区,希腊是否退出欧元区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是最近这...

Read more

未来美债风险加大 减持有必要


  8月份美债评级被下调,不同国家储备管理的反应不一。发达国家和美洲的新兴市场国家增持了美元,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中国减持了美元。

  8月中国所持有的美债总计11370亿美元,明显低于7月的11735亿美元,环比减持365亿美元,继续位列各国及地区之首。但这是中国5个月来首次减持美债。为什么大幅度地减持美债呢?

  减持美债首先是正常的组合调整。美债评级下调表明过去被认为无风险的资产其实是有风险的,减持是根据新的市场状况所作出的正常调整。美债评级被下调后,美债收益率不升反降,价格上涨,提高了已持有的美债存量的收益率,也给减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并且美债收益率不降反升也非正...

Read more

2011年四季度世界经济走势与主要风险分析


  一、世界经济复苏受阻

  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危险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月份认为,年初以来发达国家复苏步伐出乎预料地显著放缓,8月份以来财政和金融不确定性急剧增加,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某些石油生产国社会动荡升级,美国经济中需求从公共部门向私人部门的转移出现停顿,欧元区遭逢重大金融波动的影响,全球经济活动减弱并进一步失衡,市场信心近期大幅下降,出现风险资产抛售风潮,实体经济受到波及,经济下行风险逐渐增大,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危险阶段。花旗银行9月22日报告认为,9月份以来的市场表现与2008年9、10月份惊人的相似,股票和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美元反弹,当时信贷...

Read more

警惕参与欧洲主权债务救助的风险


  欧洲主权债务问题远未结束,有很多的人为因素,尤其是国家间的博弈使得形势错综复杂,中国参与欧洲主权债务救助需要充分考虑到风险,量力而行,择机行事,避免陷入泥潭。

  主权债务问题是全球性问题而非欧洲的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间歇性爆发,从欧元区外围国家向中心国家扩散,并愈演愈烈。如表所示,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目前陷入危机或处于危机边缘的欧元区国家,其政府债务和赤字的状况在严重程度上并没有明显差异。危机的选择性爆发表明,必须关注市场力量之外的因素。如果从市场投机性攻击来看,问题在先投机在后,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现在的状况是所有的鸡蛋都有缝,苍蝇叮哪只蛋成为关键。
...

Read more

中国要转换在世界分工中的角色


  在刚刚结束的达沃斯论坛上,温家宝总理重申去年与奥巴马会晤所提的建议:“美国要放开市场,让中国的企业到美国去投资,使债务变成投资,从而促进美国的就业”。这表明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中国不能仅仅充当世界的储蓄者,还要努力做世界的投资者。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扮演世界储蓄者的角色。根据中国的国际投资头寸表,到今年3月份,中国的对外资产达43948亿美元,对外净债权为19340亿美元,然而对外直接投资仅为3174亿美元,加上对外股本证券投资632亿美元,温总理所说的投资规模也仅3806亿美元,在海外...

Read more

中国要转换在世界分工中的角色:从储蓄者到投资者


  在刚刚结束的达沃斯论坛上,温家宝总理重申去年与奥巴马会晤所提的建议:“美国要放开市场,让中国的企业到美国去投资,使债务变成投资,从而促进美国的就业”。这表明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中国不能仅仅充当世界的储蓄者,还要努力做世界的投资者。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扮演世界储蓄者的角色。根据中国的国际投资头寸表,到今年3月份,中国的对外资产达43948亿美元,对外净债权为19340亿美元,然而对外直接投资仅为3174亿美元,加上对外股本证券投资632亿美元,温总理所说的投资规模也仅3806亿美元,在海外...

Read more

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与应对


  源于美债问题的全球金融动荡还在继续,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减速已成必然,但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和可控,可以借机推行结构转型。

  一、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争论

  欧美主权债务问题恶化引发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争论。三季度之前,几乎所有的国际组织和机构都认为,世界经济将继续低速复苏,基本不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进入三季度,美债规模上限、美债评级下调、全球股市暴跌、欧债危机扩散等相继发生,加大了世界经济下行的风险,围绕是否二次探底出现了激烈的争论。

  在本轮世界金融动荡之初,大多数机构和经济学家认为二次探底的风险不大,而且主要聚焦于美国经济。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midd...

Read more

人民币国际化与热钱


  货币国际化改变一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形态。在货币没有国际化时,跨境资金流动以外汇为载体。随着货币国际化,不仅有外汇形态的跨境资金流动,还有本币形态的跨境资金流动。如果跨境流动的目的是基于短期投机套利,那么无论是外汇还是本币,这些资金都具有通常所说的热钱性质。

  货币国际化加大一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和管理的难度。一是本币形态的跨境资金流动的交易载体与国内交易没有差异,二是跨境资本性交易可以隐含于经常性交易之中,后者在货币国际化过程中尤为突出。以跨境贸易本币结算为例,以本币结算的进口(出口)可以看成为一笔以外汇结算的进口(出口)+一笔外汇流入(外汇流出)的组合。结算货币的改变,产生了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