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党双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南开大学、安康学院客座教授。1991年任省农业厅综合处副处长,1994年任综合处处长、政策法规处长。2002年在深圳市龙岗区挂职。1992年秋、2001年春在省委党校学习,2010年春在国家行政学院学习,2019年秋在中央党校学习。2003-2007年任宝鸡市市长助理。2007-2011年任宝鸡市委常委兼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2011—2018年任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现任陕西省林业局(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省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曾致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破解“三农”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创新机制体制,推行星级管理。推动城乡制度并轨,创建新型城乡关系。近年来,关注生态演变,倾心增加生态生产,着力树经济、树生态和树文化研究。近年来,致力于创建秦岭学知识体系,推进大秦岭保护。先后出版《秦岭简史》《学习力》《中国树文化》(四卷本)《制度并轨与城乡统筹》《“三农”治理策论》《知识农业与农业转型》《中国秦岭》等著作。在国内外发表上百篇有关大秦岭、学习力、城乡制度并轨、生态空间治理、农业空间治理的文章。先后在外交部、美国耶鲁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大、省人大、省检察院等单位专题报告近百场。

防护林之省


  森林是绿水青山的主体,防护林是中国森林的主体,也是生态产品、生态服务的主要生产者、供给者。防护林“顶天立地”,其绿色能级、防护能力,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持续性具有决定性影响。

  顾名思义,防护林是地球陆地表面防风险、避灾害的“防护之林”,是以防御自然灾害、调节气候环境、维持生态系统功能、促进生态生产力为主要目的确定的森林类型,包括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再进一步说,防护林是防御风雨灾害之林、维持生存发展之林、支持生物多样性之林,为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城乡安全、发展安全而设防。不同功能的防护林组合在一起,即构成完整的防护林...

Read more

永葆中华祖脉生机勃勃


 

  秦岭是天然的国家版本馆,深藏着中华文明密码。秦岭与黄河、长江构成的“一山两河”是中华家园的核心,而秦岭又是“一山两河”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构建起“21世纪中国秦岭观”——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23年5月,在古城西安举行的中国-中亚五国峰会,让我们依稀回...

Read more

为深绿陕西提供战略支持


  近年来,全省林业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谋实招、求实效、出实力,初步建立起切合陕西实际的规划财务体系,在深绿陕西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制定实施《陕西省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生态空间治理思路布局和目标方向,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国土绿化、湿地保护、草原保护修复、防沙治沙等专项规划,基本确立了建设深绿陕西的规划体系。二是发展路径持续拓宽。立足陕西实际,制定实施秦岭、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三个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创新开展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百万亩绿色碳库&...

Read more

古树,示范省


  陕西得天独厚的古树名木资源具有五大显著特点,(1)古树名木数量巨大。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省现存古树名木72.73万棵,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散生1.14万棵、古树群271个71.59万棵。(2)拥有全国最“古“的古树,全国5棵树龄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全在陕西,分别是黄帝手植柏、保生柏、老君柏、仓颉手植柏、洛南古柏。(3)具有全国最大人工古树群,黄帝陵人工栽植古树群数量超过8万棵,其中树龄超过千年的古树名木3万棵以上。黄帝陵古树群是世界独树一帜的数量大、年代久、保存完整的古树群。(4)拥有全国最大天然古树群,柞水牛背梁冷杉及其伴生杜鹃古树群,...

Read more

问答“深绿陕西”


  组织开展“深绿陕西”研讨交流,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主题教育”见行见效,把“三个年”要求落实落细,高质量实施深绿战略、奋进深绿之路的具体实践。陕西是中华家园的内园、老园、核心园,是唯一全境在黄河与长江几字弯内的省份。北京时间在陕西,中国大地原点在陕西,祖脉秦岭之芯在陕西,母亲黄河之芯在陕西。立足建设“绿色中国芯”“美丽中国芯”,持续推进生态空间绿色革命,完成了由黄到绿的历性史转变。绿是美之基,深绿即是大美。进入“十四五”以来,我...

Read more

野性田峪河


  4月26日,再次造访了田峪河,又一次深切感受了田峪河所葆有的野性魅力。

  ​田峪河,古称蚰蜒河。这一古名称,极为精妙的宣示着田峪河独具一格的山形水势。田峪河是秦岭关中七十二峪之一,头枕秦岭主梁,自南往北,一路奔腾,于楼观台东侧注入渭河平原。山内河段在秦岭国家植物园—田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境内,全长36公里,俗称七十里蚰蜒河。由金林峡、兴凤峡、四十里峡三峡组合而成,峡长谷深,峰徊水转,如带似玉,风光旖旎。

  田峪河本是陕西省楼观台生态实验林场的轴心河。21世纪以来,建设秦岭国家植物园、陕西省西安田峪河湿地公园,田峪河受到了多种规制重重保护。如今的田峪...

Read more

以学促干“两个好”


  学习不是负担是动力,不是面子是里子。特别是各级领导集中学习是岗位学习,不是要装门面、做样子、走过场,而是实打实、对标对表、联系实际、聚焦问题,端正岗位履职方向,校正前进路径、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要学以致用,以学促干,抓手是“学”,落地在“干”,要更好的干活,要把活干的更好,不“干”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要用高质量学习,推动高质量工作、推进高质量发展。

  学习所得是知识、信息、技能,也是立场、观点、方法。每一个参加集中学习的人,都要从内心反问自己:这次学习学好了吗?要看是不是学好了,关键是要看在学习中的所...

Read more

人与自然:和谐与斗争简史


  人的本体是动物,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以消费者角色参与自然生态过程。人与生态系统互惠共存,与自然生境互动共生,并与之成为密不可分、牢不可破的生命共同体。人类古文明生发国,古中华、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皆与茂盛的森林、优美的生态环境共生共存。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都是共生的关系,从来没有别的关系。只不过,这种共生关系表现出不同的形态,有时表现为矛盾冲突的共生,有时表现为混乱失序的共生,有时表现为有序和谐的共生。

  全球工业化以来,大尺度改变了地球面貌。工业文明浩浩荡荡,城市高楼雨后春笋,“铁公机”全面开花,无限开采岩石圈,掠夺自然资源,霸凌生物界,写就...

Read more

深绿之舌


  春天花会开。每当春季来临,太阳会加速向生态系统“充电”,促使植物、动物、微生物纷纷结束冬季“休假”,开始生产季“工作”,在大地织造“锦绣”。由此,莺歌燕舞丽日长,枝繁叶茂花似锦,生态系统进入了每天都忙忙碌碌的状态,生态生产活跃,生态服务增长。沐浴着和煦春风,人们看翡红翠绿的植物,听悦耳和美的天籁,望深邃蔚蓝的天空,呼吸清新淡雅的空气……遥望未来,深绿路上,巨木参天,百鸟和鸣,万物并育,山清水秀,用生命绘制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迈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

Read more

深绿路上立新功


  今天下午,省林业局召开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进行再传达、再学习、再部署、再动员,确保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在实施深绿战略、奋进深绿之路上再立新功。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坚持深学细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局系统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带头领悟主题教育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