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唐正鹏

干过行政,管过企业,做过生意,之后16载在湖南团结报社以“新闻”为职业。如今,每天重复着写稿、审稿、读书、睡觉这些枯燥却快乐的玩意儿,也许这几件事一辈子也做不完了。 追求:止而后观,安而后觉,用毕生的精力寻求和完成身体欲求之外的责任。

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理性地审视儒家文化(下)


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理性地审视儒家文化(下)

唐正鹏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上面所述内容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然而,通过对儒家文化历史渊源的粗线条追溯和主要文化思想的粗浅探究,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能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片面地定性为“主子文化”、“奴才文化”、“愚民文化”和“排他文化”,更不能把“‘中国创造’阳痿”归咎于儒家文化&ld...

Read more

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理性地审视儒家文化(上)


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理性地审视儒家文化(上)

 

唐正鹏

 

    近年来,文化界有两股思潮在悄然兴起,在学术理论上相互辩驳攻汗,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两股思潮是什么呢?一股为坚持弘扬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潮。他们认为,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与其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这种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仍有强大生命力。于是乎,儒、道、墨、法等诸子百家学说重新被搬上讲台,学者们试图通过古往来今的佐证破解这些传统文化所包含的经邦济世之“玄机”和修身养性之&ldqu...

Read more

见危知大节 奉身明大义


 

 

——读《斜川集》谈苏过文化价值取向之三

唐正鹏

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尤其是文学总与审美相关联,而这种审美与人类的无意识心理密不可分,无不是一种既原始、又被扩大了、延伸了的泛“性本能”情感(喜、怒、哀、乐、忧、思、恐等)和与人类道德、宗教、甚至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高级情感之间相互矛盾和斗争,并常常以符号、声音或者体语等形式表达、表现这种最后趋向平衡和冲融的情绪。因此,文人们总是企盼情感得到宣泄,在宣泄中寻找一种愉悦或解脱,并以此消解内心深处的隐痛而实现自我保存和自我价值,只不过是形式和方式不同而已。苏过一生...

Read more

融贯众家时内省 淡泊功名常超旷


 

——读《斜川集》谈苏过文化价值取向之二

唐正鹏

 

居闲本可乐,闲久复难度。

此心苟无著,永日未易落。

平生有习气,但对黄卷语。

读书与博弈,本是忘闲具。

不如观此心,安用途劳苦。

湛然返灵源,当求无所住。

——杂诗·其十

这首诗为苏过《杂诗》中最后一首,作于郏城居丧期间,即今天的河南省郏县,时间是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2年)。据《苏过年表》记载,此时苏过年届不惑,为父殁居丧的第二年,孝服尚未除去,又传来了朝廷勒石朝堂,元祐旧臣之子弟“不得到阕”的噩耗。一...

Read more

“江郎”何以“才尽”?


“江郎”何以“才尽”?
 ——江淹现象的文化思考

 

唐正鹏

   

       千百年来,世人常以“江郎才尽”一词不比喻一个人才思衰退。

        江郎何许人也?江郎何以才尽?江郎即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江淹,字文通,今河南兰考人,生于公元444年,古代著名文学家。他少年丧父,家境贫寒,早年...

Read more

开启湘西文化的美学窗口


开启湘西文化的美学窗口

 

——评《诗性的湘西》

 

唐正鹏

 

      我一直认为,湘西文化源远流长,跌宕起伏,因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受特殊的地理条件、历史条件和业已形成的民族心理的制约和影响,除了具有中华文化“勤谨中庸”的共性外,“神秘诡异”似乎就是它的“个性”特征了。然而,湘西文化的主色调、主旋律什么?它之所以为往古来今的湘西人所认同,靠什么来粘接?其“神秘诡异”的&...

Read more

溯古抚今说家风


溯古抚今说家风

 

唐正鹏


 
     家和万事兴。作为构成社会基本元素的家庭是否和谐,不仅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身心健康,也影响和制约着一个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文明与发展。因此,现代社会打造文明进步的家庭文化、养优良的家风,对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着十分重要得意义。

  家风就是门风,即一家的传统作风、风尚。“传承性”和“与时俱进”是家风的两个显著特点。家风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更替,在其内涵和标准上既秉承了传统家风的精华,又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甚至被...

Read more

新闻媒体“犯禁”成因及治理对策


  曾经被各类媒体互相转载,炒得沸沸扬扬的北京电视台“纸馅包子”新闻,不是“失实报道”,也不是“报道失真”,而是一条由媒体从业人员蓄意设计制造的假报道。这条假报道的后果,必然使媒体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在公众心目中业已树立的良好形象受到严重损害,直接导致新闻媒体公信力的下降,最终危及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应该引起新闻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高度警觉,并结合自身实际深刻反思,切不可等闲视之!

  “纸馅包子”假新闻事件发生以后,业内不少人士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这些观点和看法概括起来...

Read more

脉承荆楚巫傩 源接华夏文明


脉承荆楚巫傩  源接华夏文明

——湘西苗族节会文化历史探源

 

唐正鹏

 

    苗族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民族,往古来今繁衍生息在古荆楚大地上的苗族,其文化不仅源远流长,且因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人文等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中华文化几千年交流融汇的发展史上,更具神奇、神秘之特色,扑朔迷离、诡谲难解的湘西苗族节会文化当是其证。

 据湘西州民俗专家介绍,迄今为止,在湘西苗族聚居区几乎每月都有节庆聚会活动,如正月十五的“尾巴年”、二月二祭“...

Read more